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丘成桐,拎不清
送交者: 歷程歷程 2024年05月17日19:04:1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丘成桐,拎不清

 

最近,丘成桐批評中國數學界太過注重於物質獎勵,沒有創新,中國的數學水平還沒有達到美國20世紀40年代的水平。這個說法大致靠譜。

他接着說,任何一個強大的現代化國家,數學的成就必須名列前茅。因為數學既是物理學的基礎,也是一切工程理論的基礎。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中國數學界對自己處在世界前沿什麼位置並沒有搞清楚。

看到這句話,我覺得他開始“拎不清”了。雖然他批評中國數學界對自己處在世界前沿什麼位置沒有搞清楚,可是他自己對他講話的對象也沒有搞清楚。特別是,他說的“現代化國家”是什麼意思,看來他自己完全不清楚。用他的邏輯,因為中國數學沒有名列前茅,中國目前還不是“強大的現代化國家”,因為他認為數學厲害“是必須的”(趙本山也這麼說)。問題在於,“中國”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願不願意成為丘成桐想象的那種“現代化國家”?

他還說,中國和英國、法國、德國這些老牌數學大國相差甚遠。日本在1940年代末期開始在世界數學界出人頭地,出現了對世界有影響的數學家。美國數學在1960年已經領導世界,而中國還沒有達到美國20世紀40年代(1940年到1949年之間)的水平。也就是說,中國數學和美國數學水平相差了幾乎80年。

這麼看,丘成桐內心的“強大的現代化國家”就是美、英、法、德、日諸國了。問題又來了:中國真的想成為這樣的國家嗎?關於這個問題,建議丘成桐先去問問“黨和人民”,而不是忙着趕數學上架,給人們一種誤會認為是數學的落後拖了國家的後腿。罪莫大焉。

拎不清啊。

在丘成桐演講的以“現代中國數學的現狀”為標題的部分,他更投影出下面的文字:

但是今天中國之形勢,在外則強敵環伺,無理打壓,科技被卡脖;在內猶是貪官污吏,劣紳豪強,學者眈於安逸而不思危。

而今國家承平日久,大部分學者只知向政府求個人利益,不少官員則不敢擔當,無視國家前途,正如諸葛亮說的“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這段文字讀起來夠“憤青”的,也非常費解,覺得真應該對丘成桐有一個新的認識了。

“外則強敵環伺”是什麼意思?誰是外面的強敵?誰的“敵人”?是丘成桐的敵人還是“黨和人民”的敵人?還是整個中國的敵人?就這麼模糊着說,聽起來覺得是在聳人聽聞和挑撥離間。

【畫外音】隱約之中,丘成桐說的“強敵”應該是指美國。但是,他回國前的幾十年不是一直在美國受教育和工作嗎?現在把美國指為敵人,這又是怎麼回事?聽起來,他好像是已經站到了“黨和人民”這邊。不過也不一定,也許他只是即興地替“他們”說話,並沒有把自己算進去?他這番譁眾取寵般的胡言亂語,未必能贏得“黨和人民”的真正信任,卻反而可能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外部世界中引起對他反感和警惕。最後得到的結果是先把自己搞亂了。

拎不清。

“無理打壓,科技被卡脖”又是什麼意思?打壓誰了?卡誰的脖子了?“無理”是怎麼回事?有理無處申訴還是自己本來就與講理無緣和不搭嘎?

無理打壓的事情發生得太多了,包括在丘成桐的故土香港。他對此一直安之若素視若罔聞。但是,他現在卻倒過來對中國大陸憂心忡忡了。也許他“心存高遠”和“志在國家”?因此,他自覺地把他的脖子和“他們”的脖子擰到一起了。就是不知道,他們要不要他,或者帶不帶他玩兒?

拎不清。

“在內猶是貪官污吏,劣紳豪強,學者眈於安逸而不思危”這幾個字簡直把國內的官員、企事業家、學者都一網盡收了。還有好人嗎?似乎只有丘成桐自己是獨善其身的。不是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難道,丘成桐回去是為了鶴立雞群和做出水芙蓉供人艷羨?

拎不清。

“而今國家承平日久”這句話與前面的文字又發生矛盾。另外,“國家承平日久“不好嗎?怎麼在丘成桐的語境中成了造成後面惡劣情況的社會環境?

拎不清。

“大部分學者只知向政府求個人利益,不少官員則不敢擔當 —— 又來啦!如果真如丘成桐所說,”大部分學者“如此,讓中國知識界情何以堪?另外,他說的”大部分“是多大比例?想必是大於百分之五十。”只知向政府求個人利益“又是如何量化定義的?“不少官員則不敢擔當“ ——讓官員們擔當什麼?又如何不敢了?誰把他們嚇着了?我相信丘成桐這裡只是信口開河,興致所至,完全忘記了一個學者應該具有的嚴謹和科學的態度。他並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拎不清。

“無視國家前途”這句話就更有問題了。什麼是“國家前途”?誰又能看見?丘成桐能看清楚嗎?是不是他前面說的那些“強大的現代化國家”?他知道“黨和人民”心目中的“國家前途”是什麼嗎?我相信,在這方面,他同樣不清楚自己在說什麼或者在替誰說話、替誰操心。

還是拎不清。

有一種看法是,無論如何,丘成桐還是一心想幫助把中國的數學“搞上去”。這個看法我也同意。但是,他的方法和想法可能源於他的個性而實行起來往往適得其反甚至把事情搞砸。

特別是“搞上去”這幾個字讀起來別有深意。當然,關鍵在於怎麼“搞”。

關於這個,丘成桐搞砸的一個最著名的例子是關於龐卡萊猜想引起的一系列事件(對不起,我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吶)。

這裡,為了便於敘事,讓我們摘錄維基百科上面的一段。

龐卡萊猜想(法語:Conjecture de Poincaré),或稱裴瑞爾曼定理,是幾何拓撲學中的一條定理,最早由法國數學家儒勒·昂利·龐加萊提出,是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數學方面七大千禧年難題之一。2006年確認由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完成最終證明,他也因此在同年獲得菲爾茲獎,但並未現身領獎[1][2]

最終證明爭議

200663日,曹懷東和朱熹平給出了完整證明的第一個文字記錄first written account of a complete proof),於《亞洲數學期刊》發表論文。據報道[9]丘成桐曾表示曹懷東和朱熹平才是第一個給出了龐加萊猜想的完全證明[10]

2006828日出版的《紐約客》雜誌發表西爾維亞·娜莎和大衛·格魯伯的長文《流形的命運——傳奇問題以及誰是破解者之爭》。該文介紹了佩雷爾曼等人的工作並描畫了一個令人厭惡的丘成桐的形象,暗示他為他的學生曹懷東和他支持的朱熹平的工作宣傳了過多的功勞[11]。因曹懷東與朱熹平的論文未經同行評審,丘成桐被質疑以期刊主編的身份,發表有利於他們研究團隊的論文成果,對此丘成桐作出了回應:曾邀請包括佩雷爾曼在內的幾位數學家審稿,但沒有被接受,丘成桐自己審稿。此文發表後,引發了很大爭議。丘成桐表示可能採取法律行動,由律師發出信函,要求雜誌更正。

一名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指出曹、朱論文[10]中引理7.1.2與克萊納和洛特2003年發表的成果[12]幾乎完全相同。據此,洛特指責曹和朱兩人有剽竊的行為。此後,曹懷東和朱熹平在原刊發表糾錯聲明,確認了此引理是克萊納和洛特的成果,解釋沒有指明出處是由於編輯上的差錯,並為此向兩位原作者致歉。在12月發表的修正論文《龐加萊猜想與幾何化猜想的漢米爾頓-佩雷爾曼證明》(Hamilton-Perelman's Proof of the Poincare Conjecture and the Geometrization Conjecture)中,曹懷東與朱熹平在定理7.1.1的第二步特別說明使用並修改了克萊納和洛特的方法,而這一步其實只是佩雷爾曼第一篇文章定理12.1中一個結果的弱版。

 

其實,丘成桐圍繞龐卡萊猜想的所作所為產生的惡劣影響遠遠不局限於上面提到的幾個人。相信很多人都記得,那個時候,中國的新聞界、科技界、教育界、也包括層層官員們,都主動和被動地被深深捲入到那場虛假的“封頂之作”和“臨門一腳”的鬧劇之中了。這個事件如同在國際學術界的嚴肅審視下跳的一場自我陶醉的集體自嗨舞。舞曲之後,沒有人喝彩,只有冷漠的沉思和鄙夷。毫無疑問,它對中國數學界造成了難以估量和消除的持久性傷害。這種負資產,即使是在中國數學落後的全部歷史時期,也是不曾出現過的。丘成桐這麼搞,難道是為了“國家利益和前途”和“敢擔當”嗎?


【畫外音】原以為放的是一顆衛星,後來才知道其實是一個氣球,而且,裡面的“氣”,也是“借”來的。“搞什麼搞?”(這是上海話中的另外一個常見的情感表達,用於表示對某種行為或情況的不解、不滿、質疑、抱怨。)


所以,看來,丘成桐的這個“拎不清”問題,早已有之,是痼疾了。

我也真是因為看不下去,才做了上面一番議論。

之後,我在恢復了心平氣和的心情下做的結論是:丘成桐的確還是想着要幫助中國把數學和基礎科學搞好。這中間雖然做了一些錯事、說了一些錯話,其原因也都是“拎不清”造成的。應該屬於無心之過,屬於好心辦砸事之列。

有時,看戲之人也不由得入戲太深。不是說,“觀棋不語假君子,見死不救真小人”嗎?如此,讓我試着切換一下角色來為“我國”政府的國家前途和人才布局做一番認真的盤算:丘成桐,鑑於他的學術影響力、管理理念、愛國情懷,不妨讓他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貢獻。所以,我建議給他科技部部長噹噹。可以期待,丘成桐將在這個職位上給中國科技界帶來新的氣象和很多新的重大進展。而“拎不清”,只是枝節問題,可以被忽略。幹嘛盯住不放?再折騰一番,無非是給一場大戲添加新的情節和戲碼,何樂而不為?畢竟,“生命在於運動”。

 

【畫外音】“看跳舞。” —— 康斯坦丁諾維奇(電影《列寧在1918》)

 

【畫外音】拎不清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個問題或情況沒有搞清楚、沒有理解清楚、或者說話偏離了事實、不着邊際。這個詞語中的是上海話中的一個常用字,意為理解弄清楚,而不清則是不清楚的意思。這個詞語通常帶有一種批判和諷刺的意味,它暗示一個人在討論或表達某個問題時缺乏嚴謹性或不負責任、缺乏邏輯性、缺乏事實依據、甚至可能是憑空臆測、無中生有的無稽之談。

 

【畫外音】在一個演講場合,一位演講者隨心所欲地發表自己的議論,實際上是對聽眾認知水平的藐視和不尊重。反之,在受尊重的聽眾面前,演講人往往會更加嚴謹和審慎,言論也會更加客觀和言之有據。在這種情況下,演講人和聽眾之間存在着一種相互認可和相互尊重的精神默契和平等心態。如果演講人覺得聽眾不過是他的一群仰慕者,他的演講在他的個性的驅使下就可能會是信口開河和不負責任的。因為,在他看來,他想講的東西,對聽眾來說都是精神上的啟蒙和指導。這時,演講人與聽眾之間精神上的默契、共鳴、平等都是缺失的。這種狀態,在目前社會環境下往往是司空見慣的。


【畫外音】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流逝而被歷史記住的,除了輝煌,還有恥辱。



0%(0)
0%(0)
  Grigori Perelman documentary - 棋牌室 05/18/24 (294)
  好久  /無內容 - 老村 05/18/24 (271)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殷瑗小聚》美的覺醒--楚辭 雲中君 (
2023: runqun 的祖國大獲全勝。
2022: 戲子總統向歐美吹牛說,能徵兵100萬抗
2022: 歐洲禁售內燃機車都換成電動車?但電從
2021: 一年前,各路地毛可拉稀國度對彎彎的評
2021: 不婚不育不買車房躺平即正義族蓬勃興起
2020: 給萬維某著名傻網
2020: 佛教在非洲
2019: 文革中父親被關押四年多後回家
2019: 美國這是要集中火力對付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