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年輕人絕不希望韓國瑜當選
針對鄧小平的“一國兩制”設想,台灣曾經提出了“一國良制”,來反對鄧小平的構想,反對以社會主義制度為主體的統一方案。“兩”和“良”在中文裡是諧音字,音相同,只有聲調上的細微差別。“良”就是好,這裡“好的制度”,就是指台灣的“三民主義”,指資本主義。而“壞的制度”是指大陸的社會主義。對台灣當時的國民黨人來說,1990年10月的兩德統一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歷史證明,即資本主義的西德統一了社會主義的東德,“好的制度”戰勝了“壞的制度”,“良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在兩德統一後的第二天,台灣高層政要在行政院會議上說,“德國統一的事實證明,只有好的制度統一壞的制度,而壞的制度必須接受好的制度的道理”。大陸官方批駁了這種觀點,但也沒有因此掀起更大的意識形態批判浪潮,因為激烈的意識形態爭論只會惡化兩岸的政治空氣,加深大陸和台灣的矛盾。
台灣還提出過“一國兩府”主張,大陸主要是從國際法的方面予以批駁。台灣有人以東西德統一前為例,說明“一國”可以“兩府”,大陸方面認為這是不恰當的。在中國共產黨看來,一是中國與東西德的情況不同,不可類比。二是,東西德在統一以前,實際上是兩個主權國家。而國民黨政權在大陸被推翻後,占據台灣省,實際上只不過是個地方當局,根本無權代表中國,況且國際法也不允許同時有兩個政府代表一個國家。其實,無論是共產黨的“一國兩制”,還是國民黨的“一國良制”或“一國兩府”,一個大的政治前提是存在的,那就是大陸、台灣都具有“一個中國”的共識。這種情況在90年代發生了變化。當時,台獨勢力發展很快,李登輝製造“一中一台”的“兩國論”。到新世紀初,台灣的民進黨上台,陳水扁強調兩岸“一邊一國”,互不隸屬,並試圖通過公民投票將台灣獨立合法化。大陸方面對此的政策底線是,“只要台灣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什麼都可以談”。
台灣舉行大選前,《法蘭克福匯報》文化版發表題為"世代間的裂痕"(Ein
Riss zwischen den
Generationen)的專題報道,試圖剖析台灣年輕一代與父輩在身份認同及對國家前途認知上的深刻隔閡。記者在台北採訪了幾位年輕的選民後得出結論:在處理與對岸關係的問題上,可以看出台灣社會的撕裂。對於多數年輕人來說,"距離台灣海岸僅130公里的中國,並不是他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而更是一種威脅。因此他們絕不希望走與中國親善路線的國民黨的候選人韓國瑜在一月份當選。他主張同大陸保持更密切的貿易關係。他們擔心,這種關係可能悄然開啟(台灣)被中國吞併的漸進過程。北京已於一年前宣布了這一目標。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一月的新年致辭中表示,實現與台灣的統一是他追求的目標;台獨是死路一條;他不排除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選項。"
文章提到了習近平的新年致辭被執政的民進黨總統蔡英文所拒絕,所謂的"九二共識"對台灣的年輕人來說,與他們所經歷的政治現實相去甚遠。
"他們十分自然地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希望儘快徹底擺脫中國。而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則在身份認同問題上還難以做出最終取捨,不少人還覺得自己既是台灣人同時也是中國人。因此,來自北京的威嚇對這兩代人起到了不同的效果:許多老一輩人傾向於平息對岸的怒氣、小心接近,而年輕人則支持現任總統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