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個移民社會,最先也是最容易被融入的成分便是吃。特別是一年一年,隨着兒子漸漸長大,活動、交往的範圍越來越寬,“見識”越來越廣,帶回家裡來的關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起初我有點兒不知如何應付,慢慢地,入鄉隨俗,開始學着做一些“本地菜”。
其實,不論是哪國的“大菜”,基本的原料都離不五穀雜糧、雞鴨魚豬牛羊、以及河海里的各種鮮物,烹治的方法也不外乎是煎炒煮燉炸烤蒸。不能否認,有時候,某種特殊的工藝或工序,對某種菜式或甜點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做creme brulee (法式焦糖布丁),最後非要用那個特製的火槍燎一下才算完美。
不過,我以為,如若使用同樣的食材,那麼,各國菜式如其所以然的主要原因,便在於其所用的調味料的不同,一如我國八大菜系之色香味之差異。但是,一些我們中國人常用的香料,同時也是所謂西方或其他菜式的主要調味料,比如桂皮、大蒜、青蔥、丁香、小茴香籽、茴香、芥末、辣椒等等。中、外菜式在味道上有差異,也有重合或相似的一面。
有一年聖誕節,請一對兒美國的朋友夫婦來家吃飯,我做了我們家的招牌菜——紅燒豬肘。朋友的那位德裔丈夫連連說好吃,然而讚嘆之餘,居然說,我做的肘子是地道的德國風味!怎麼可能,我是按照地道的中國式方法做的,只不過稍稍融匯貫通了南北的口味而已,離德國遠着呢。
至於烹調方法,誰能說我們的油燜虎皮尖椒就一定輸於墨西哥的烤辣椒,而中國的湯麵一定遜於意大利麵? 黑椒牛柳與半熟的烤牛排不相伯仲;和印度的椰奶咖喱雞相比,我更喜歡我們自己的麻辣雞丁。
於是,我們跟着兒子吃起了“百國飯”。漸漸地,不同國家的家常菜上了我們的飯桌,意大利、印度、日本、西班牙風味的菜式,都曾在我的廚房裡留下香氣。
我的廚房裡有一個專門裝各種調味料的柜子,裡面大大小小几十個瓶子,裝着天南海北的味道!(待續)
寫於2015年8月28日 於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