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插队风云二 杀鸡儆猴.家访拜山
送交者: 老尚童 2020年09月16日18:17:19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插队风云1、歪打正着

我所在的生产大队分五个生产队,一、二两个生产队是一个大村落,百十多户人家。从村子正中分开,分别是一队、二队。北面隔着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公路对面是三队。西面隔着一道沟,沟对面的四队、五队是两个村落,相距二里多地。

平均下来,每个生产队五、六十户,全大队300多户。如果按平均每户两个学生算,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应该有六百多个学生,实际没那么多,不上学的、中途退学的不少。所以全校不到300个学生。一、二年级两个班;三、四年级两个班;五年级一个班、六年级一个班。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不分级。

全校六个教师,一、二年级一共两个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算数;三、四年级也一样。每位老师还兼着一个班的班主任。五、六年级两个老师,也差不多,不过五、六年级分成两个班,因为年级高啦,教学内容差别加大。另外,学校少不了少先队组织,校长担任了全大队的少先队辅导员。

校长叫刘二梅,身材高挑,腰杆儿挺得笔直、胸脯挺得高高滴,当过女兵,党员,公社派来的。算是国家干部,开工资,每月二十八块五,外带一些粮油补贴。另外的教师,包括我在内,都是“民办教师”,两个跟我一样,是本大队的,一个家在公社,一个家在县城,公社、县城距离大队都有十几里地,不过公社是沿公路向东,县城是沿公路向西,两个方向。

一、二年级的两个老师,都是女滴,年轻的是本村儿的叫张月凤,长得漂亮,说话声音虽带本地口音,却声音甜美,有点儿磁性,迷人;老的姓曹,四、五十岁,带个眼镜,说话完全山、陕味儿,怯了吧唧,声音还挺大,后来才知道,她丈夫在县城“知青办”工作,免不了走她的后门儿。三、四年级的老师,一个是校长刘二梅,一个叫杨长富,家在公社,两人平时的住在学校。

学校在一、二队村落的最北头儿,两间东西走向、坐北朝南的连排瓦房算是一栋,两间教室。一共四栋,排成两排。东侧两栋共四间教室,分别是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西侧两栋分成学校兼校长办公室、教室办公室、教师宿舍、库房等等。

教室前面有一片将近六个篮球场那么大的空地,算是“操场”吧。后来,因为有了我,我在操场上立了个电线杆子,装了个高音喇叭,每天早晨、课间,我指挥、带领全校做广播体操、组织全校运动会等等,很是风光了一阵儿。在那之前,全凭曹老太太扯着嗓门叫唤着指挥做操。

后来还在操场边儿上“盖”了四个乒乓球台子,正经八百的弄了个篮球场的标准场地,这都是后话……整个“校园”没有围墙,只有临时种的一圈儿小杨树。您想啊,一个村子,街里街坊的。哪儿来的贼呀,没必要。

到学校报到时,受到校长、老师、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校长刘二梅,对我别提多好啦。别看官儿不大,说出话来真像“党的领导干部”,到底是当过兵。说是对我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准备把大队辅导员的工作让我担当起来,教学呢?先从三、四年级开始,熟悉了以后,五、六年级的课程全部交给我。

这不奇怪,因为农村的孩子,越大上学的越少,一般家长只要求孩子能认字、能简单的算账,就算完事儿,多数家长都需要孩子回家干农活儿、做家务。那农村,遍地是宝,哪怕养个鸡、放个羊也能赚俩钱儿。所以五年级学生只有十五个,六年级不到十个,这些学生中,只有一半儿,也就五、六个学习比较好的、家里也同意的准备毕业后,报考公社或县城的初中。这几个学生才算是我的入门弟子,所谓名师出高徒,后来都特有出息………

对不住列位,以上都是废话,正经故事刚开始,说得是第一次进三、四年级教室。那也是我第一次当老师,俗话说“教室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园丁”、是“火柴”、是“灯塔”………那心里能不紧张吗?当然,我后来初中、高中、大学、函授、成人教育……等等的老师都干过,还带过几个“研究生”……但是,第一次当老师的心情毕竟不同寻常,更何况还差点儿丢脸,幸亏我急中生智,这就是所说的“歪打正着”的故事。

中国不是出了个有名的“爱国贼”叫芮成钢吗?就是这孙子的姓,当时我不认识这个字!进了教室,刚一进门,学生中有个班长,女学生、小姑娘,穿的挺破旧,一看就是贫雇农出身,但是很干净,小辫儿梳的也好看。声音清脆,先站起来高喊一声“起立!”,全班同学跟着站起,齐声喊“老师好!”,这是我刚好走到讲台前,面对学生,一张张花朵一样的笑脸,紧张的说了句“同学们好。”女班长再喊:“坐下”。这是一套礼仪,之后开始上课。

我的开场白是这样说滴(前一天晚上,准备了半天):“同学们好,我呢,是新来的老师,名字叫XXX”,之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本来计划再讲解一下名字的含义,没想到一紧张,忘啦,紧接着转过身,手都不知道放哪儿,一把抄起讲台上的“记名册”,说:“好啦,以后我来教大家算数、语文、自然、图画、音乐、体育等等……”说到这儿,底下就开始有人发笑,还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也有”,大概是我说得太正规了?当下来不及多想,赶紧接着大声说:“大家先互相认识一下,现在我开始点名,听到名字的同学站起来,我让坐下再坐下。”

这一招儿还真管用,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我心中暗自得意,于是开始念点名册上的名字,名字前面有学号,这个我非常熟悉,毕竟自己当了多年“好学生”啦。什么张月娥啦、李彩花啦,杨二狗啦、赵春仙啦,反正那名字都挺俗气的………

点到第37号,坏啦,名册上赫然写着“芮润桃”!这个名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润桃,多好听的名字啊,记得清清楚楚,芮润桃日后成了我最喜欢的学生。可惜当时不认识“芮”字。念内?还是什么?念错了岂不惹人耻笑?这么多学生,如何是好?总不能问学生吧?………说时迟那时快,我灵机一动,干脆,跳过去,不念啦。当时假作咳嗽,回头儿、捂嘴,转过头来接着念38号儿……。

等点完了名,若无其事的随口问了一声:“有没点到的吗?请举手……”

只见那位我一进门就喊起立的小姑娘班长,挺紧张但挺生气地站起来问:“老师,怎么没点我?”(山陕口音是:咋地莫老俄涅?)

我一听赶忙满脸堆笑,假装问“你叫什么名字?”,润桃倒是不含糊:“芮润桃,瑞雪兆丰年的芮!”,看样子,不认识这个字的人挺多,爹娘早教过。

这一来,万事大吉………接下来,就好办啦,老师哄学生,那有何难。

正是:歪打正着遮脸面,巧渡难关也安然。

**********

•好!等着看后面。闲人老师和张老师秉夜讨论教案,没讨论出什么问题来吗?先出个安民告示。

**********

插队风云2、杀鸡儆猴

某些记忆就像楼道拐角处墙壁上的划痕,平时不注意,但是那些划痕确确实实地刻在那里。

其实,有关民办教师的事情本来没打算多写,这么一写,好像“知情”很幸福似的,不符合很多人的心理和想像。光是那些个农活就够写一气滴,每件农活都有苦中寻乐的感觉,当时干的时候确实十分艰苦、劳累,并且经常感到人生无望、前途渺茫………因为讲到了学校,很多记忆重新唤起,格外清晰,就像那墙壁上的划痕。不妨接着把学校的事情讲完,翻回来,再按照不同农活儿,一件件说,几乎每件农活中都不乏酸甜苦乐,也可以说明一下知情生活的艰辛和劳累,这才像话。

刚到学校时,校长刘二梅对我别提多重视和欢迎了,大队介绍,只说我是北京著名中学的高材生,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曹老太太的丈夫在县知青办工作,知情的“档案”都存在县知青办(中国人每个人都有一份儿档案,走到哪儿跟到哪儿),我所有的情况,二梅校长知道得一清二楚,什么“三好学生”、“团支部学习委员”、中长跑运动员,尤其是,出身好………所以对我特重视、呵护有加,说起话来笑眼眯成一条缝儿,笑声咯咯不断,有一种“含到嘴里怕化了、拿到手里怕捏碎”的感觉。(诸位别误会,刘二梅快三十了,有个六岁的女孩子,上一年级。属于嫩徐娘,风韵正盛)说是准备把五、六年级的课,都交给我,不过先熟悉一下学校的情况,先教三、四年级。她还特意跟我说:“直接教五、六年级,可能有的老师不服,慢慢来,先锻炼锻炼。”

原来,别看学校小,三个半教师,相互竞争还挺激烈,除去曹老太太,大妈一个,文化水平也不高,估计是丈夫在县城当干部,自己才弄了个小学教师当,没什么野心,心甘情愿教一、二年级,那一二年级教师,跟当保姆差不多,只要会哄孩子、镇得住就行。别看曹老太平时见了谁都笑眯眯滴,在学生面前永远板着脸,训这个、训那个,把学生管得服服贴贴。我听过她几节课,课堂秩序别提多好了,估计小家伙们都让她管怕啦。

其余几个教师,包括那个长得挺漂亮、声音甜美的张月凤都是“师专”学历,相当于中专,不过都受过教师训练,我虽然是高中,却没做过教师。张月凤别看长得漂亮,心眼儿可挺小,小家子气,总想争个第一,张罗着教六年级,刘二梅校长觉得她不行,自己和杨长富老师教五、六年级。杨长富看着有点儿学问,人很沉稳,不过是上中农出身,人老实,从不多说话,看得出来,学生们最喜欢的是杨长富老师,不待见张月凤,长得漂亮对小学生没用,尤其那些农村土包子孩子,哪儿懂什么女人审美涅?

这么着,校长跟我商量着,先教三、四年级,教的好了,再教六年级。带点儿考验的意思,话可不直说,对我格外尊重、客气、喜欢。(是不是喜欢上我了难说,再说我也不敢,人家刘二梅比我大不说,丈夫是个军官,弄不好,弄个“破坏军婚”不值得)。

考验终于来了,教了没两个礼拜,问题就出来了。敢情自己有学问、知识多不管用,当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跟学问深浅关系不大,这是我后来得出的经验。大学教授不见得教得了小学生。很大程度上,先得管得住学生,让学生听话才行。我呢,恰恰欠缺这一点,平时嬉皮笑脸,没个正形儿,又喜欢小孩儿,跟孩子没大没小,先前还觉得这是优点,自以为能很快和小家伙们混得不错、打成一片。哪知事与愿违,满不是那么回事儿。那些小崽子,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一开始我总是和和气气,耐心讲课。但你讲得再好,那些小家伙儿根本不听,课堂秩序始终不怎么好,有时气急啦,喊两句,老实安静一会儿,过一会儿,坏了,接着乱。

班里有个最捣蛋的叫韩三牛,外号牛儿,他爹是大队的民兵连长、党支部委员。牛气得不得了,谁也不怕。上着课,不是揪女孩子小辩儿就是左摇右晃,不闲着,有时还出怪声儿,学狗叫逗大家取乐……最可气给我起了个外号儿“四眼笑”!勾结几个小崽子还编了个歌谣:“四眼儿喜、四眼儿笑,四眼上课放大炮。”………

慢慢的,课堂秩序不好很快就出了名啦,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村里的知识青年好几十口子,本来相互之间也不团结,各顾各,我当了教师,好多人还不服气、嫉妒,这一来,幸灾乐祸的也不少,弄得我极其狼狈,怎么办捏?在这么下去,教师也别干了。

曹老太太跟我说,跟娃儿们不要太客气,不能给他们好脸儿,以后越来越不好管……刘二梅安慰我,别着急,慢慢来。我认为曹老太太的话有道理,这些小兔崽子,蹬鼻子上脸,俗话叫“扇脸”,跟他们太客气了,他们没大没小,得来点儿厉害滴!定下心来之后,决心先拿韩三牛、牛儿开刀。

第二天,照常上课,牛儿一出怪声,我马上停止教课,让他站起来,这小子横着脖子,两手一叉,毫不在乎,那意思站就站。我严厉地说到:“先警告你一次,再捣乱就出去,教室外面呆着去!”,“听见没有?”

这小子哼了一声坐下了,没多久,居然开始学牛叫,比狗还厉害。我一下子火了,可能也跟不断的受到“课堂秩序不好、管不住学生”的外界舆论压力有关,大声喊:“韩三牛,出去!”,这小子一动不动,我冲过去,一把抓住他脖领子,揪到门口,左手开门、右手顺势一推,没想到手太软,力气没用够,这小子一手抓着门框,就是不出去,我也是真急了,抬起右腿,照着这小子的屁股就是一脚,这一脚,一下子把他踹出去,眼睁睁看着,足足在地上打了好几个滚儿才爬起来………这小子都傻啦,可能也是身材矮小,滚几下没关系,爬起来一身不吭,冲我瞪着小牛犊子似的两只眼睛,毫不屈服,气夯夯的………不过呢,嗨,这家伙站到墙角儿,老实啦。您说怪不怪!

之后,牛儿站在教室外,整整一节课,我算是上了自参加教师队伍以来,第一堂踏踏实实的、课堂秩序最好的课。

没想到,这一脚,踹出一个新天地来。事后,班长芮润桃对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特别亲热。原来这个牛儿经常欺负她。这一来,“最坏”的学生、“最好”的都跟我结了缘,一举两得,怎么个结缘涅?请看下集。

正是:一脚踹出新天地,贫下中农一家人。

**********

插队风云3、家访拜山

俗话说:流言蜚语顺风走,风言风语满天飞。尤其在农村,消息闭塞,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平时谁家要发生点儿什么事儿,不到半天,全村就传遍了。人们也没什么恶意,就是说着解闷儿。

就我这“一脚把贫下中农子女踹出教室”,不到一天,全大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后居然有人绘声绘色的说我练过飞毛腿、旋风脚,有功夫,把牛儿一脚踢了好几个滚儿,孩子还没事儿。……传的越来越邪乎。

村里老乡说说倒是不怕,反正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事从来就不少。严重的是知识青年里情况太复杂,知识青年之间,历来内斗不止。来之前,在学校是对立的两派。四三派、四四派、外带着“老兵”派”。这时候火上浇油、添油加醋、落井下石,跟着瞎搅和。有个学校的对立面儿是属于“老兵”派滴,父亲是省里的“高干”,竟然把我上纲上线到“阶级感情”问题,四处煽风点火,那意思恨不得把个“民办教师”让给他当才合适。(后来争取入党,斗争也挺激烈滴)

校长刘二梅倒是没说什么,不过跟我谈了谈话,提到老师严厉管教孩子很赞成,比如曹老太,历来如此,但是打骂孩子从来没有过。她满面堆笑和气的说:“不是批评你,是提醒你一下,今后注意,怕影响不好。”张月凤也流露出这个意思来,不过说得更委婉:“那些猴崽子,就是讨厌,该踢、该揍。以后再不听话,直接找他爹,让他爹抽他……”

本来我倒没什么,觉得很正常,问心无愧,自那以后,课堂秩序明显好转,韩三牛也收敛多了,班长润桃更是高兴,整天围着我屁股后头转,有点儿扬眉吐气的感觉。可这外界气氛太差,背了个“打骂学生”的恶名,再说,不知道牛儿他爹、民兵连长如何反应,要真是找到学校大闹一场,那我可就完蛋了…………想到此处,真有点儿黑云压城城欲摧、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不行,我得想个对策,怎么办涅?

便被动为主动!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这个意思,当下,想了个对策:家访。后来我才知道,在这之前,学校老师从来没人做过“家访”,原因是,都在一个村子,没必要,谁费那个劲哪?我不一样啊,不知怎么,想起上小学时,班主任到家家访的事儿来了,干脆,我也来个“学生家访”,一来给牛儿他家一个交代。另外,趁此机会多访问几个家长,了解一下学生家庭境况,以后也好管教。

主意已定,当下定了个名单,以后不止韩三牛,争取每个学生家都去一遍,就事儿学学“访贫问苦”,拉近和贫下中农的距离,这样,别人就没话说啦,把这“脚踢贫下中农子女”的恶名也就纠正过来啦。

家访名单的头一个是韩三牛,第二个是芮润桃……为什么涅?这就要说到本文的题目了,韩三牛他爹,是大队民兵连长,据说还兼着公社民兵营的教导员;芮润桃也不简单,她爹是大队有名的复员军官,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这不是两座大山吗?所以叫家访、拜山。

没想到,事出意外、因祸得福,这一做家访拜山,弄出好多原来想都想不到的事情来,不仅顺利的解决了眼下的难题,而且,从此以后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越走越顺当,这民办小学教师当得越来越上瘾,真有意思……

最后,不仅被评为全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还弄了个“优秀民办教师”,把刘二梅高兴得嘴都合不上啦,为什么呢?因为学校办得好,她涨了一级工资,从二十八块五,涨到了三十二块……有此基础,最后调到了公社的中学,当了副校长!

而所有这一切,离不开我的第一次、第二次家访,下面就详细说一下这两次家访………

正是:万事开头难,开头是一半。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9: 蠢逼们,听老K的忠告,投奔朝共国和中
2019: 《求是》近日重发习五年前讲话打脸终身
2018: 我也曾过早到达酒店。
2018: 瞧瞧外交部这英文
2017: 王岐山、孟建柱被组织谈话,泰山开始垮
2017: 郭文贵爆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性丑闻文字版
2016: 逍遥号:美国富豪游艇上的宝贝6
2016: 真相: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 zt
2015: 谢盛友:欧洲精神支撑着默克尔
2015: 思维与大脑的关系,亦即空性和实有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