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她長於中國榮獲諾獎與普利策獎卻被指辱華,留下終生遺憾!ZT
送交者: 一草 2021年02月19日12:35:17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逸草:在所謂“辱華”問題上,上世紀的蔣黨與耄黨都狹隘短視荒唐。

她在中國長大,榮獲諾貝爾與普利策獎,卻被指“辱華”,留下終生遺憾!

外風雲 Yesterday

https://mp.weixin.qq.com/s/VVd3cWZ08OPef002-Vrn8A

70年代初,正值中美關係由敵對走向緩和的關鍵期,“乒乓外交”撬動了兩國原本緊鎖的門帘,中美邦交正常化有望推進。


彼時,一位已逾古稀的美國老太太也正滿懷期盼地向尼克松總統寫信,她提出,如果之後確定了訪華的行程,她希望一同前往。


這位老人,正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


Image

賽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1973年)


老人的來信引起了總統的重視,尼克松甚至親自向中國大使館轉達了這份心願。


事實上在此之前,她已接二連三地給中國方面發電報,渴望得到簽證,但都杳無音訊。


總統的介入重新燃起了賽珍珠的希望,她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卻最終等來了“拒信”:


“考慮到長期以來您在著作里採取歪曲、攻擊、謾罵中國及其人民的事實,我被授權告訴您,我們無法答應您訪問中國的請求。”

Image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賽珍珠的希望破滅了。


次年,老人便鬱鬱而終。


從生平上來看,賽珍珠在美國出生、在中國長大,對中國的感情極為深厚;而從履歷上來看,她是唯一一位同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與普利策獎的女作家,享有極高的聲譽。


如此優秀的她,卻為何得不到中國“認可”?終其一生,又留下了怎樣的美麗與遺憾?


“我的母語是漢語,籍貫是鎮江”


1892年6月26日,弗吉尼亞州一個傳教士家庭迎來了一個可愛的女嬰。孩子被命名為Pearl Sydenstricker Buck,她就是後來的賽珍珠。當時她的父母卻不會料到,女兒的美國名字默默無聞,反倒不如中國名字響亮。

Image

賽珍珠、父親賽兆祥、妹妹格蕾絲、母親卡洛琳和保姆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雖說賽珍珠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但在她幼時的記憶里,有關美國的一切實在模糊。


她才四個月大,就被身為傳教士的父親帶到中國,定居鎮江。為了讓女兒也能很好地繼承在中國人民中傳教的使命,父親特意先教她說中文,等中文流利了,才教英語。


後來她屢次對外宣稱:“我的母語是中文,我的籍貫是中國鎮江。 考慮到賽珍珠兒時的成長經歷,說出這番話並不稀奇。


Image

少女時期的賽珍珠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美國女孩賽珍珠,就這樣在中國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活得就像個中國小姑娘一般。


門前的山坡是她玩樂的天堂,她在這裡打仗、“過家家”,累了就吃些橘子和花生,偶爾也到山上野餐或沿着小路追逐賣貨郎。


久而久之,賽珍珠也有了“中國胃”。她在新年吃米粉糕,春天吃用蘆葉包的粽子和切成片的鹹鴨蛋,秋天溫酒吃螃蟹,而一年四季都常伴身畔的小零嘴,是酥酥的芝麻糖。


Image

賽珍珠鎮江故居,臥室牆上掛着她少女時期的照片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對於一個對充滿無限好奇的孩子來說,玩耍與美食,並不能滿足探索世界的心願。賽珍珠很快對古典文學着了迷,《野叟曝言》、《鏡花緣》、《太平廣記》,都出現在她的書單。


此外,中國保姆王阿媽,或是廚子李大叔、司機陳小哥,都會時不時給她講中國的志怪傳奇、風土人情,賽珍珠對此愈發着迷。


她從小浸潤的是一個純粹的傳統文化環境。

Image

圖片來源於《老梁觀世界 : 賽珍珠的美麗與哀愁》


等賽珍珠大一些,父親還請來一位前清秀才作為老師,教授《史記》、《四書五經》等等傳統經典名著,一個更為宏大的歷史文化圖景在她眼前緩緩鋪開,她深深沉醉、痴迷,如入忘我之境。


但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積貧積弱的社會與蒙昧貧苦的百姓


跟隨父親傳教步伐的她曾深入江南農村,親眼目睹中國人民是如何艱辛地勞作,卻日復一日地囿於困苦與絕望之中,無法解脫。

Image

上個世紀的中國底層老百姓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最讓她深受刺激的,是這樣一件事。


某天,賽珍珠照例隨着父親下鄉,卻無意間在草叢中發現了一堆細小的骸骨。有附近的村民告訴她,那應該是剛出生嬰兒的屍體,而且有很大概率是女嬰。面對賽珍珠的震驚,村民淡淡地回應道,這都是沒辦法,家裡太窮,養不起孩子。解釋這一切的時候,他們臉上只剩下一層麻木。


Image

油畫《賽珍珠在宿州》 (作者/張利華)


中國的青山綠水、珍饈佳餚和五千年文化的絢爛瑰麗,此時只在她心裡化作一團哀愁。賽珍珠終於明白,自己所處的中國,它有着悲涼的底色。


如果說長於中國的她有什麼使命,那就是用最直白質樸的語言,將她親眼所見的苦難描繪出來,這件事她可以做到,也應該去做。


長達半個世紀的寫作生涯,正始於此刻。


寫中國故事,獲國際大獎


2012年,中國著名的當代作家莫言以紀實的鄉土作品,一舉斬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又一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名聲大噪。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人賽珍珠早已用類似題材的作品,同時摘獲了諾貝爾獎與普利策獎。


但在一開始的時候,當賽珍珠把描繪中國底層現實的樸素故事呈現在美國出版商面前,只得到了對方深深的不解與懷疑。


Image

賽珍珠的《大地三部曲》


有人問:“你為什麼要寫中國農民的故事呢?現在寫美國農民都不一定有人看的。”


還有人說:“你應該寫神秘又浪漫的中國傳說,或者皇帝和他幾百個老婆的秘聞。”


對此,賽珍珠搖了搖頭,那不是她所知道的真實情景,而一些美國人對遙遠東方的神秘幻想,也遠遠不是她要記述的現實。


Image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那麼賽珍珠筆下的中國,是怎樣的呢?


她的《大地三部曲》中最有名的《大地》,敘述了農民王龍和他的媳婦的日常,後來被改編成電影,還獲得了5項奧斯卡提名。


Image

圖片來源於影片《大地》


中國農民王龍勤勞樸實,每天忙前忙後,燒水插秧,為了全家人的生計而努力着。


王龍雖然窮,卻很有原則,有一次在知道餓得不行的孩子偷拿了地主家的肉以後,把孩子打了一頓,逼着孩子把肉還回去。


Image

圖片來源於影片《大地》


但這樣一個“貧賤不能移”的中國老百姓,卻也有着各種各樣的劣根性,比如喜歡打老婆,對婦女所擁有的基本權利嗤之以鼻。


Image

圖片來源於影片《大地》


他的媳婦阿蘭,原先是地主家的奴婢,在她身上,卻展現了中華女性全部的美德。她幹活麻利,任勞任怨,對貧窮的丈夫不離不棄,全心全意地照料着孩子們。雖處於底層,但賢妻良母的光輝令人動容。


Image

圖片來源於影片《大地》


但阿蘭並非完人,在家裡實在窮得揭不開鍋時,是她做主,狠心把新生的女嬰溺斃。


在做這一切的時候,阿蘭臉上的痛苦已接近於麻木。在無盡的沉默中,唯余揪心。


圖片來源於影片《大地》


賽珍珠另一部以抗戰為背景的作品《龍種》也被美國人改編成了電影,在其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底層人物刻畫。


淳樸勤快的老農民林潭,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土地,雖然已是兒孫滿堂,卻總是閒不住,每天都要下地幹活。但他也有着中國男人的通病,比如不尊重女性;在日本人即將進村時目光短淺,覺得不干擾種地就行。


Image

圖片來源於影片《龍種》


吳連是林潭的女婿,在城裡開店賣日貨。抗戰初期,學生們上街遊行,把他的店砸了。損失慘重、認定學生比日本人還壞的他,轉頭就當了漢奸,最終也死在日本人的槍下。


這個人不知廉恥,卻也有被逼無奈之處。


圖片來源於影片《龍種》


和臉譜化的“非好即壞”的形象相比,賽珍珠筆下的中國人,可以說是有血有肉的。


他們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妓女小偷煙鬼”的模樣,而有着自己的絕望與希望、認命與掙扎、墮落與向上,他們不完美,卻也鮮活。


中國美麗而貧瘠的鄉村,飽受貧窮侵襲與日寇侵略的磨難,也在小說中一一呈現,許多美國讀者得以透過她的文字,一窺那片遙遠東方大地上發生的故事,知道了那裡有着怎樣的人,他們又有着怎樣的悲歡離合。


在1938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上,評委會就以“對中國人民生活豐富而真實的史詩般描述”一言,對她的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


Image

瑞典國王為賽珍珠頒發諾貝爾文學獎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當然,文學作品存在的意義並不止於得獎。


海倫·斯諾夫人(《續西行漫記》作者)說,她就是讀了《大地》後才決心來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美國募捐委員會主席寫信感謝賽珍珠,說許多募捐者是看了她的作品後才了解到中國的抗戰,從而慷慨解囊;


1997年,賓西法尼亞有個名叫瑪麗的圖書管理員到天津兒童福利院領養孤女,原因是她在12歲時讀了賽珍珠的《大地》……


好的作品本就具備鼓舞人心的力量,它可以穿越時空、聯結你我,點點滴滴促成改變。


一生遺恨,回不去的故鄉


賽珍珠的前半生,一直是在中國度過。


她在這片哺育她成長的土地上筆耕不輟,後來嫁給擔任金陵大學(後南京大學)農業經濟系主任的布克,並隨丈夫來到南京,寫作的同時,也在當地高校教授英文和教育學。


Image

圖片來源於《老梁觀世界 : 賽珍珠的美麗與哀愁》


如果不是因為女兒患上頑疾,她可能還會在中國待得更久一點。1934年,42歲的賽珍珠離開了她的中國故鄉,攜女赴美。


只是這一去,她竟再也沒有機會回來。


Image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回到美國之後的賽珍珠,還是為中華文化、人民與社會做了不少事的。


她殫精竭慮翻譯《水滸》,促進文化傳播;她支持中美聯盟,主持東西方交流協會,中國眾多名家所著的名作,都在她的幫助下發表於美國重要刊物,從而走向全球;她創立“美國中國救濟事業聯合會”,為援華事業四處奔走,尤其關注中國婦女兒童的權益,不遺餘力地為中國百姓發聲……


但這樣的賽珍珠,當時並未得到認可和尊重。


Image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如果說賽珍珠的作品和努力,從各個維度擊破了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認識到一個真實而值得同情的中國,但在被披露的現實中,也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晦暗的方面。


比如中國人的窮、愚昧,鄉村的落後……


這種揭露,無異於給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一記重重的耳光,而過分親近工人農民的事實,又帶着可疑的“無產”色彩。惱火的當權者,就此把滿腔憤怒都宣泄在她身上。


Image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諾貝爾頒獎典禮,中華民國駐瑞典大使得到指令,拒絕出席;而當賽珍珠的作品被翻拍成影片、前往中國取景時,攝製組還遭到歹徒往膠片傾倒硫酸,數日心血毀於一旦。


後來國民黨政府乾脆以“辱華”為由,下令全國抵制賽珍珠的作品及其同名影片。


Image

電影《大地》的海報


遭到如此對待的賽珍珠,想必是心寒的吧。但她並未放棄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關切,身處大洋彼岸,她遙遙地觀望着這個國家發生的一切,適時地做一些事,發出一些聲音。


中國始終是她的故鄉,從未改變。而步入暮年的賽珍珠,在目睹了新中國成立的巨變以後,回家的念頭也與日俱增。


她一直在等,等待一個時機到來。


Image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1971年,“乒乓外交”突破性地將中美關係帶進了新階段,接着便是亨利·基辛格秘密訪華,尼克松表示美國準備與北京對話。


賽珍珠主動向尼克松總統求助,她雀躍不已地向媒體宣布,自己重返闊別三十餘載的中國,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也許我很快就能吃上鎮江黑橋的燒餅了”,她言笑晏晏。


然而故事的結局,我們都已經知道了。直到去世,賽珍珠也沒能實現心願。而她被拒絕的理由,其實和以往並無本質的不同。


Image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我們不知道在生命最後關頭的賽珍珠內心有着多少思念與遺憾,只是知道,她在彌留之際穿着一件絲質的中國旗袍,還親自書寫了三個娟秀的纂文小字——“賽珍珠”。


而這三個漢字,也成了她的墓碑上僅存的文字。它們無言地訴說着一位美國女性對中國誠摯的深情,直至地老天荒。


來源:精英說(ID:elitestalk)

作者:克里斯(香港傳媒碩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因發表種族言論,大陸驅逐了3名華爾街
2020: 上海弄堂鄰居(結尾)
2019: 分享一下昨天的一張手機照
2019: 美國華裔的悲哀(轉載)
2018: 評八卦:馮小剛,陳道明,和苗苗
2018: 美國各州一瞥3:亞利桑那投資環境好
2017: nielsen rating: 床鋪發言人是如何撒謊
2017: 物理附加題:胡狒水壩為什麼是拱形並且
2016: xpt:為梁警察遊行?瞎掰!
2016: 本人結論:梁無罪且非誤殺;梁的兩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