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客之道
送交者: 高天闊海 2021年12月18日10:37:1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讀梁實秋,講到主人為客所苦的情況有四:一是喜聊物價之客;二是喜聊公務之客;三是推銷保險之客;四是推銷教會之客。確實很有生活體驗。聯想自己的生活,竟然一一見識了以上四種客人,也算是長見識了。

喜聊物價之客最為常見。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物價就是這七件事的根本。眾所周知,除了那百分之一巨富大貴之人,世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要被物價的升降影響到。人被影響到了就會有心理壓力,有心理壓力就需要有渠道宣泄。普通人最常見的宣泄之道就是聊天。於是,如果你請了客人到家中坐,總不免有客要抱怨物價的高漲,打聽省錢節約的竅門,尋找情緒心理的支持。聊物價可謂人情之常。

聊柴米油鹽、聊物價,甚至聊子女,聊各種家庭瑣事,本來不是什麼問題。聊的人(尤其是客人)如果知道適可而止,能夠轉換話題,則主人即便受點苦,也不長久。最怕碰到一種除了生活瑣事之外,別的什麼都不想聊或不願聊的客人。他們津津樂道於哪家店的什麼商品質優價廉,用哪種優惠券最實惠,在什麼網站上買東西折扣最多,等等。說起來口沫橫飛、充滿激情,似乎來做客的目的就是交流經濟情報,獲取生活中各種竅門,特別是省錢等小便宜之竅門。於是請客成了開會,聊天成了情報工作。當主人會友想要放鬆一下,卻請客來開了個冗長無聊的情報工作會議。下次再請客,當三思而行。

喜聊公務之客最為無聊。現代社會,社會分工非常細緻。一個人做的工作固然重要,也總是機器上的一個齒輪罷了,很容易被取而代之的。大家做不同的工作,職業有分工,工作無貴賤,互相尊重也就罷了。偏偏有人在工作之餘,放不下工作,要在朋友相聚之際,長篇大論探討工作上的人際衝突、公司的動態、管理下屬的經驗,等等。說起來也是口沫橫飛、滔滔不絕。似乎來做客的目的是參加自己公司的研討會,交流關於公司管理層的情報,學習管理經驗的。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你的工作再重要,再高大上,與你的朋友(特別是主人)可有半毛錢關係?這背後的心理大約有兩種:一是炫耀,用談公務來撐起自己的自尊,比如是個經理的,總愛數落自己的下屬,反倒說明了內里的自卑;二是宣泄,工作上有壓力卻沒有合適的宣泄渠道,壓力管理能力欠缺的人趁着交際場合、大家和和氣氣彬彬有禮之際大吐苦水。兩者兼而有之的不在少數。和朋友聊天,有時倒倒生活工作的苦水,無可厚非;但是綁架主人談論自己的工作,看不清自己的齒輪地位操着工程師的心(和中國人韭菜的命操着鐮刀的心異曲同工),碰到這樣的客人,我只有敬而遠之。

推銷保險之客最為可惡。主人請客,視客人為朋友。而客人上門竟然心懷鬼胎,抱着推銷保險之心。於是朋友之間的閒談變成業務推廣會。如果以前有交情,那份交情因為這次推銷也要打個折扣。因為客人所為,交情被用來推銷之用,交情與利益攪和在一起了。主人如出於面子買了保險,可能要有利益上的損失或付出。主人如堅持不買,則沒有利益上的損失,但是卻可能有友情上的損失。以朋友之身份,挾友情與面子之勢推銷保險,置主人於兩難之間,為客之道,可有比這種更可惡的嗎?

在海外,有兩次被推銷保險,多年之後依然印象深刻。一次是熟人,算不上朋友。夫妻倆都是精明能幹之人,出國前是某知名外企雇員。出國後據說領着政府的福利金,而把自己的財產藏起來了。結果吃了一頓不尷不尬的飯,他倆說的一籮筐話,都是希望我買他們推銷的保險。我只好支支吾吾,堅持吃完了飯。之後再沒見過面,據說不久他們又回國定居了。另一次,是老朋友,遠道而來,橫跨大半個北美大陸,接到家裡敘舊。話沒說多少,對方就亮出意圖,如今在賣保險,而且賣的保險是很有利於我的,所以隆重推薦,云云。我只好轉換話題,哼哼哈哈,堅持地不表態,堅持地吃完了飯,堅持地送老友回去酒店。後來老友還多次打電話來推銷保險。於是見面乃至通電話的頻率都減了。

推銷教會之客最為可憐。為人家之客,卻把主人視為即將沉淪墮入十八層地獄的靈魂,需要自己為他/她帶來福音,指一條明路。懷此心而為人家之座上客,實在是可憐至極。因為相信了某個宗教吧,就以為自己得到了通往天堂的竅門,而被自己信的教洗腦了,以為信教就可以獲得救贖,否則就得沉淪,然後覺得自己是“神青睞的特殊群體”的一員,其他人都得下地獄,其心可誅。

在北美這些年,時不時有人上門摁門鈴,然後發傳單,溫柔地問:是否有興趣聽一聽“真理”?有的時候是留下關於所謂“真理”的傳單。一開始我開門,告訴他們我不感興趣。後來乾脆不開門,只是在事後把傳單直接扔垃圾桶去。唯一一次類似於被客人推銷教會的經驗倒是在中國。一次買了空調,請人來安裝。結果上門的一中年男子一邊慢慢騰騰地安裝,一邊卻滔滔不絕地說信教的好處。兩三個小時之後,他依然在說信教的好處,而空調依然沒有安裝好。我於是打了客服,要求另一位師傅上門,然後恭請傳教大叔走人。

《老子》中有“儼兮其若客”,大意是說,做客人要恭敬嚴肅。為客之道,“儼兮”大致不錯。換句話說,去人家裡做客,要尊敬主人以及主人家的環境、規矩,遵守主客之間一定的規矩或分寸。以上四類客人,不論是聊物價、聊公務,還是推銷保險、推銷教會,都是喪失了為客之道。中國人古老的智慧說:道是人人要遵守的。如果客人喪失了客道,則主人也不必守主人之道。這道理和所謂君臣之道類似。中國歷史上,如果皇帝無道就成了獨夫民賊,大臣就不必守臣道去盡忠,而是可以批評、甚至政變推翻之且換人。而即便是平民百姓也可以造反,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搞出一個新的皇帝來。主客之道與君臣之道,自然不是一回事,但是其道理也一,即雙方(主客、君臣)都要守其道。如若一方不守其道,則另一方也不必守其道。那結果就是:天下大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假魯迅的屎能和老沙的詩相比嗎? 哈哈
2020: 本人反對張貼網友個信息,不論真假。並
2019: 這個千年老面的做法靈不靈啊
2019: 復旦改章程文一再被刪 始作俑者焦揚被
2018: 中國隨便扣押人質,西方該集體說NO了。
2018: CDC掩蓋疫苗和小兒痴呆的真相14年
2017: 川黑要小心Trump's Curse, 嘿嘿
2017: 50-60後的朋友們,趕緊花錢吧
2016: 全國普選票州際協議
2016: 魚慌社小故事:夜宴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