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年十二月,清軍占領南寧。永曆君臣倉皇出逃,竄至桂滇交界處,遇到原大西軍將領所率兵馬才轉危為安。南寧失守後,永曆朝廷基本上已經沒有自己的轄區了,從此一直駐於原大西軍接管的地區內。
1652年(永曆六年,順治九年)正月初一,永曆帝和他手下為數寥寥的臣子,眷屬在雲南省的一個小村子裡度過了傳統的節日。半個月後移到了廣南府。孫可望接到報告,經過再三斟酌決定把朱由榔及其隨行人員迎往貴州安隆千戶所城居住,派副總兵王愛秀帶兵護送。永曆朝廷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接受孫可望的安排,在王秀愛的護送下搬到了安隆千戶所,為了使名字好聽點,改稱安龍府。永曆帝和他寥寥可數的廷臣遷入原大西軍餘部的控制區,標誌着這位南明皇帝被迫把自己和小朝廷的命運完全託付給原大西軍。
這種新情況的出現,如果能夠有效地利用原本是有利於把全國的抗清鬥爭推上一個新階段的。因為,自從清兵南下之後,滿洲貴族加緊推行民族征服和民族壓迫政策,激起了漢族士民的激烈反抗,導致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的主要矛盾。然而,儘管各地的抗清鬥爭風起雲湧,卻差不多都以失敗告終。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南明朝廷的自身腐敗,內部勾心鬥角紛爭離析,名義上從屬於朝廷的抗清力量之間,總是矛盾重重,相當大一部分原本可用於抗清的力量在內部衝突中消耗殆盡。若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兩個條件:其一,是利用漢族紳民長期存在的正統思想,以朱明皇帝作為號召和團結各種抗清力量的旗幟;其二是要有一支擁有相當實力而又忠於抗清事業的力量作為核心。具體而言,永曆皇帝是當時唯一適合的旗幟,而孫可望為首的原大西軍經過改編和養精蓄銳,正可成為支撐,團結各種抗清勢力的核心。只有以永曆朝廷為正統,以復明為號召,孫可望等的西南抗清力量才能同東南沿海的鄭成功抗清義師團結起來。各地漢族官紳士民中間的許多人原本對於原農民軍的孫可望,李定國(大西軍),高一功,李來亨(大順軍)等懷有很深的階級偏見,在這種情況下,拋開永曆朝廷就無法達到號召遠近的目的。從另一方面來說,永曆朝廷畢竟是是腐朽沒落的明王朝的延續,對人民的敵視,內部的腐敗和勾心鬥角是其深入骨髓的痼疾。當它還擁有直屬自己的地盤和兵力的時候,無論是對大順軍還是大西軍都採取暗中防範,明加排斥的方針,使得雙方的關係常常陷入僵局,導致喪師失地。在清軍追擊逼迫下,永曆朝廷有限的實力和地盤喪失一空,被迫投奔原大西軍,實際上等於來了一次大換血。這樣,推進抗清鬥爭所必要的兩大要素就具備了真正結合起來的可能性。(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