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腥风血雨里的南明短命王朝(六十八)
送交者: 玉米穗 2023年12月01日08:59:25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孙可望投降清朝后,为了取悦于清廷,不仅提供了永历朝廷军事机密等各方面的情况,献上了滇黔地图,还为清军进攻提供了一批熟悉地形的向导。清廷在孙可望的大力配合下“以大兵分三路趋云南”。虽然清廷出于种种考虑没有让孙可望亲赴前线,但还是充分利用了他过去在大西军和永历朝廷中的特殊地位,加强了政治攻势。当清兵分三路进军时候,孙可望派人携带手书招降诸将帅,声言自己已经“受王封,视亲王,恩宠无比。诸将降者皆得予厚爵,非他降将比。惟定国一人不赦”。这以后,永历政权在军事上节节败退,不少原大西军系统的将领倒戈投降清廷,孙可望的现身说法无疑起到了很大的瓦解军心作用。李定国支持的永历朝廷的覆亡虽然源自多种原因,但清廷利用孙可望原来的地位和关系竭力进行瓦解,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w700d1q75cms (11).jpg


从顺治十五年(1658)起,清军向西南的进兵颇为顺利,这里面自然有孙可望的一份“功劳”。然而,孙可望本人在清廷的地位却随着永历朝廷的衰微逐渐走向没落,曾经红极一时的义王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日子不好过。顺治十六年(1569)闰三月,有人揭发孙可望放债取利等事。顺治皇帝明知这种事情在满洲八旗中是司空见惯的,却故意利用此事贬损孙可望的政治地位。他派内阁学士马迩吉到孙可望的住宅宣读谕旨,先训斥一番,然后宣布宽假其罪。孙可望于惊惧之余,连忙上奏本解释自己放债的经过:“前蒙皇上赏给银两,臣恐花费,借与天津卫民邓时增银一千两,有文约可据。缘臣初到京城,其人之贤愚,臣不得知。”接着向顺治帝摇尾乞怜,陈述自己“郁积之苦衷并所以招尤招谤之原”。他说:“臣于明季失身行伍,浪迹疆场,各处人民迁徙逃亡不无失所,此怨臣者有之;今臣叨膺宠眷,无寸功可纪,一旦锡以王爵,此忌臣者有之。再可虑者臣下文官如吴逢圣,武官刘天秀等百有余员蒙皇上格外加恩,官爵太重。每见出入朝班,诸人睨目而视,臣知朝廷有逾分之典,众心腾沸之端也。然怨忌即积于心,诟害自生于外,谤议之事,久知不免。”

此后,孙可望的处境益发难堪了,“神龙失势,与蚯蚓同”。顺治十七年(1660)六月,孙可望被迫上疏请求辞去义王封爵和册印。这时,南明永历皇帝虽然已经逃入缅甸,西南大势已定,但以李定国为首的明军残部仍在边境地区坚持斗争。清廷觉得把孙可望徒有虚名的义王封号撤掉并不策略,因此顺治皇帝特地发布了圣旨,宽慰孙可望,保留封号。

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二十日,孙可望忽然死了。官方说法是病死,真相如何颇为蹊跷。清初史家有说孙可望是“随出猎被射死”的;也有说“封为义王,寻被酖”的。康熙八年清廷欲招安据守台湾的郑经。郑经回信不无讽刺地说:“贵朝宽仁无比,远者不问,以所闻见之事如方国安,孙可望,岂非竭诚贵朝者,今皆安在?往事可鉴,足为寒心。”可见,孙可望死得蹊跷在当时一定流传得很广。

孙可望死后,朝廷命其子孙征淇袭封义王。几个月后孙征淇病死,弟孙征淳承袭。顺治十八年(1661),吴三桂等领兵进入缅甸,永历帝被俘回昆明缢杀。次年康熙改元,李定国也病殁于边境。孙可望家族对于清廷而言已经失去利用价值,清廷的“恩典”也就逐步降格。康熙七年(1666)朝廷下令将义王孙征淳的年俸从五千两减为三千两。十一年,孙征淳病死,其弟孙征灏请求袭封。御史孟熊飞上疏说孙可望“前有重大之罪,后无纤微之劳。我国家格外殊恩,授以义王显爵,及伊身死,已袭替二次。------请将孙可望王爵停其袭替,或减等降封”。经议政王,大臣会议,降封为慕义公。孙征灏死后,其子孙宏相再降袭一等轻车都尉。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六月,清廷终于决定:“孙可望子孙所有世职,嗣后不必承袭。”从此孙可望家族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最后的踪迹。(待续)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2: Yes, Japan!
2022: 给国内朋友晒了俺感恩节菜单,对方发回
2021: 很多时候,K在这只是贴些他看的东西分
2021: 这世界是个大舞台,不同人喜爱看不同的
2020: 川总一连发了6个推放证据,打脸巴尔
2020: 各位同晓早上好。奥总今天有新推文或转
2019: 这个视频的硬伤是没讲清王立强的情况,
2019: 中美关系再不复前/港今游行/化州抗争缓
2018: 谁暴露出心急,谁就输定了
2018: 有关美联储,伟大的自由意识经济学家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