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10日日本游:一個有着太多不可思議的國度
送交者: 法國劉學偉博士 2024年10月08日05:08:06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重發按語:本文原發在攜程網,是2016年的事了。本遊記寫得極為認真,上下兩集共計4萬字。在攜程讀者逾2萬。經多次投訴,還是因不明原因現在無法打開。應特定讀者之約,在這裡重新發布。諸君如果能看到底,相信會覺得不虛此看。

b1128287901ce9d1b93eb9627c146e1.png

跋語:
2016年6月27日,是我們唯一的寶貝兒子30歲生日。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我們安排了一個旅遊計劃,就是從6月28號到7月9號,除去來回各一天的旅程,到地球的另一端日本旅遊10天。從巴黎過去,有13個小時的飛行旅程。Obey和他的女朋友Serene從美國波士頓過來,還要多7個小時。當然從歐洲出發,這個地球上比這更長程的旅行還有,那就是到澳洲或夏威夷了。

出發時在機場所攝

在瑞士蘇黎世中轉時,在休息室的露台上加餐時所攝。

這次旅行歷時10天,已經比我們以前進行過的任何一次國際旅遊都更長程。但是對於這樣規模和發展水平的國家,這點時間,依然十分有限,只能是浮光掠影,絕對談不上深入。總之是看見什麼說什麼,都是親歷,但很可能片面局部。

作為一篇遊記,本文已經算是相當的長了。為了能有條理,先給一個提綱。

與史書最常見的編年體相類比,一般的遊記都是按日程的編日體。本人這次獨出心裁,決定創立一種新遊記體裁,暫時稱作分門別類體。方法就是不按日程,而按涉及方面來排列素材。

在這個跋語之後,還有前言。前言之後,文章的主體分五個部分再加附錄。除了附錄,主體部分內容,僅限這10日親歷,少量的文字和照片從網上抄來,一定特別註明。沒有註明的文字,都是本人自撰。沒有註明的照片,都是這次我家幾人所攝。

前言

一個文明都可以大致地劃分為精神和物質兩個部分。精神文明當然也需要物質基礎、或通過物質形態來表現。但它的精神內涵會多過物質內涵。反之,物質文明也會表達精神,但它更直接地通過物質形式來表達。這種劃分不會很精確,但總比不分類要清晰一些。

第一部分:日本人的精神文明

日本登峰造極的清潔、日本完美無瑕的安全、日本的井然有序、日本人過度的謙恭禮貌、日本人的敬業、日本人的精益求精、日本人的女性化。

第二部分:日本的傳統景點

三溪園清水寺高台寺伏見稻荷大社奈良東大寺和梅花鹿、金澤武士遺蹤和古建集錦、金澤城堡、兼六園姬路城好古園京都嵐山風景區

第三部分:日本的現代景點

江戶東京博物館、方便麵博物館、廣島原爆博物館。

第四部分:日本人的物質文明

飲食、服裝、交通、居所、城市建設。

第五 部分:共榮互補的東方文明

在日本的中國遊客、共同的東方文明和中國無所不在的影響。

多方面比較會時時進行。有中日之間的、日本與西方之間的、東方與西方、甚至東方與南方之間的、東方+西方與南方之間的。這個世界南方的概念就是東方和西方以外的其餘世界。

最後是附錄,簡述四大背景:日本人的來歷、日本語言/文字的來歷和基本形式、日本最簡史、地理概覽。這四項內容當然是從百科辭典上抄來,而且儘量簡略。為的當然是加深諸位對當代日本的理解。

遊記這個寫法,的確有點像論文甚至一本專著的架構了。慎重聲明,這裡也許有一點點論文/專著的形式和精神,但是僅是一篇有點像論文的遊記而已。您千萬不要以對真正論文甚至專著的標準來要求它。這麼大的題目,那是需要很多年的研究和至少500頁的篇幅才能辦到的。

提醒一點,日本幣值很小,100/110日元≈1$/1。下面有提及價格時你好心中有數。(今日補註:現在日元大貶值,要148日元才能換1美元,21個日元才能兌1元人民幣。)

本人是一個中國古典詩詞愛好者。遊記中有多首七絕格式的舊體詩,抒發感慨,請各位雅鑒。

由於這篇遊記似乎太長。為了減輕大家可能的疲憊感,本人把它分為上下兩個篇。上篇是第一和第二部分。下篇 是第三到第五部分。

第一部分    日本人的精神文明

這次到日本旅遊,說句實話,他們的普遍的精神文明狀態比那些旅遊景點,給了我們更深刻的印象。因此我想把這些方面的觀感,放在旅遊景點之前介紹。為了有一定的條理,就進行了如下的分門別類。

 一、登峰造極的清潔

下飛機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日本比已經相當地乾淨的法國/歐洲還要乾淨得多。立馬的氛圍就是,你不忍心在這裡丟下任何一點垃圾。所有的公共室內場所大概100%都有瓷磚鋪地。室外當然還有很多水泥路面,但土路是完全沒有(除了公園內故意)。所有的花壇綠地都清理得乾乾淨淨,完全看不到果皮、紙屑、廢棄的塑料袋/瓶等。就是掉下的樹葉也一定是經常清理,因為我們在公園裡也極少看見枯枝敗葉。很少看見狗,遛狗的主人必是把狗屎收拾得乾乾淨淨。

清潔和人們保持清潔的程度可以用下面這個一定讓你震驚的表達來描述:在大城市中,平均三個地鐵站或十條街才能找到一個垃圾箱。我們甚至有把一個裝垃圾的塑料袋從一座城市提到另一座城市才找到一個垃圾箱的親身經歷。如若你不信,請找一個去過日本的友人核實。

日本的乾淨是無處不在。街上看見的人好像個個都是剛洗過澡的。

我們住過的家庭或常規旅店,個個一塵不染,都是必須脫鞋換拖鞋才能進屋。地面不是木地板就是榻榻米(一種傳統草蓆)。廚房浴室廁所則是瓷磚。地面清潔的程度絕對達到中國人對桌面的要求。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不會有一點塵土,更莫說污垢留存。

幾乎所有的廟宇,進入核心部位,都要求訪客脫鞋。如果出入口是一處,則將鞋放在鞋架上。如果不在一處,則給你一個口袋,自己拎過去。

這裡發放拎鞋過去的塑料袋

上面說到的這些,法國/歐洲都做不到。好久沒有回去,不知道故國現在如何?(今注2024年10月:今年回國,看見中國的整潔等各方面已經大有進步。不過比起日本,恐怕還是有一些可見的差距。)

詩曰:歷覽扶桑感慨多,纖塵不染首堪歌。佛家“無垢光尊者”,當住東瀛某處坡。【平水韻五歌】

 二、完美無瑕的安全

到日本的第二個震驚就是完美無瑕的安全(社會治安)。在這十天中,在廣播和電視上看見的暴力恐怖活動都發生在世界的西方和南方。(比如美國的達拉斯殺了五個警察,巴格達又發生了大規模恐怖襲擊,南蘇丹軍人在內戰。)在日本我們沒有看見或聽說任何一宗安全事故。沒有聽說搶劫,沒有看見偷盜,也沒有聽見任何人在口角,甚至沒有看見任何人在奔跑。

日本臨街的商鋪,絕大部分都只有玻璃櫥窗,哪像法國,都得鐵柵欄防護。看見一個商業中心中的一個百貨商場,居然沒有門,晚上打烊後,只是用紗布把貨架蒙住,與通道隔開。而旁邊的餐館可是還在營業的。邁過通道,掀起紗簾,就可以進入無人值守的商場。全國大小城市,到處都是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在法國,安全可會成問題。

沒有牆,用紗布隔離的超市。

這裡的民居,門戶通常當街。底樓的住房窗戶,沒有鐵柵欄。我們在日本看見過不少沒有裝鎖的自行車。看見過住家底層的車庫根本沒有門牆。各種雜物就擱在牆邊。看見底樓住戶的花盆放在路邊。

沒有鎖的自行車。

沒有牆的車庫。注意那裡擺放的各種雜物。

在這裡,放眼望去,99%的都是和我一般毫無二致的黃種人。街上走動的,絕大部分是日本人。外來的遊客也都大多來自中國、韓國和台灣。遊客中只有不足5%來自棕發白膚的西方人。來自東方和西方以外的南方世界的遊客那是鳳毛麟角。簡言之,日本(包括遊客在內)是一個高度同質(homogeneity)、單一文化(monoculture)的社會。相對應地,西方(包括歐洲和美洲)則是異質(heterogeneity)的、多元文化(multicultures)的社會。那種文化氛圍中特別的安全風險,親歷者都會有深切體會。

至於除了東方與西方以外的南方,當下太多的地方都有太大的安全風險,為了旅遊,不值得去冒這種風險,因此只好不去。現在的新情況是,歐洲和美洲,都出現重大安全風險,那我們還有多少地方可以選為旅遊目的地呢?

詩曰:鐵柵欄杆所見鮮,東瀛服我是安全。紗簾竟可充牆壁,居所無垣豈罕焉。【平水韻一先】

三、井然有序

井然有序也是一種安全,但更加日常。

比如我們已經旅遊過數十個國家,(基本都是發達國家。  )沒有看見乞丐的只有小小的摩納哥公國和盧森堡。在日本的十天中,很抱歉,還是看見一個蓬頭垢面顯然是乞丐的人。還有幾個睡在路邊躺椅上,沒見隨身行李,不知是否流浪者。

看見的人似乎個個都行色匆匆,有事要去辦。

比如日本的地鐵火車準點開,準點到,像瑞士鐘錶一般的精確。而法國的地鐵火車的準點率可就低多了。比如日本人遵守交通規則的水平,也比法國高許多。人們不僅在斑馬線處等綠燈,還會按先後秩序在路邊排隊。不過也不是沒有隨意橫穿馬路的人,只能說是少得多。

在所有的自動扶梯處,人們自覺占左邊。(和大多數國家相反,日本與英國一樣,車靠左行。)法國也有這個規矩(靠右),但是執行得沒有日本好。

電梯前排隊

說到排隊,地鐵或公車到站之前,大家都在站台上劃定的位置排隊。(他們的地鐵一般都是自動的,停車位置能精確到10公分。)連地鐵站的電梯跟前都會排隊(左圖)。總之,你看不到蜂擁而上搶占什麼有利位置的場面,哪怕是人很多。

東京秋野原地鐵站口的廣場上,斑馬線六線交叉,綠燈一亮,隨時有數以千計的人在秩序井然地過馬路。法國沒有這種盛況,北京上海應當會有,就不知有沒有這裡井然有序。很抱歉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回國了。(今註:國內個別城市繁華路口,見有人體護欄。但尚未親眼目睹。)

出租車都有頂燈,車內都掛着執照。十天中我們坐了大約十來趟出租車,居然碰上一次想不打表,要和我們私了的司機,讓我們大感為日本人不值。

有一天早晨,我們離開旅店時,天下起雨來。我們四個人有兩把傘,也勉強可以出行。正在等待雨勢見小時,酒店員工提着一把傘來找我們,問需不需要雨傘。我們想兩把傘也夠了,就說不用。覺得那些傘可以優先留給那些沒有傘的人。後來我們在好多公共場所的門口外,都看到類似的雨傘架里插滿類似的雨 傘。開始納悶為什麼大家用的傘都只有那麼兩三種,又為什麼不怕丟?若干天以後才明白,這些傘是公用的,誰都可以拿,用完放回任何一處即可。

免費共享雨傘

又一次,我太太把隨身提包遺忘在一個旅遊景點的半山腰。走出半小時才發現。跑回的途中,看見上來的遊人手提我們的包,並開口詢問:“是不是Mme LIU?是不是丟了包?”我太太說:“是呀。你們怎麼知道我是劉太?”他們說,我們看了包裡面的證件,是以知道你的姓名及樣貌。我們還按找到的名片給你打過電話呢。可惜你不接。”我太太才想起,是有電話來。但我們一般不接不認識號碼的電話,以防已經習以為常的咋騙電話,何況這是在國外旅行。不過這些人是東歐來的遊客。但這還是可以彰顯日本治安的良好。

Serene還曾把手機落在一個餐館裡,過了好些時候才找回去,也順利地取回了手機。據我所知,祖國境內治安秩序良好,頂多有偷,不用擔心被搶。但拾金不昧可能還是高了一點的要求。

詩曰:井然有序是東瀛,雨傘無償盡可尋。乞丐無蹤蟊賊匿,尋回遺物乃常情。【平水韻八庚】

四、服務業過度的謙恭禮貌

日本服務業的謙恭禮貌,早已耳聞,但自己這次則是到他們的國度親歷。

比如兒子在秋野原的大電子商場中買了一個小麥克風,價值39美金,從下訂單到交款,他一共收穫了五個90°的鞠躬。到了一些旅店,接待員不是坐在櫃檯後等你,而是跑上前來幫你提包。辦完手續會把你一直送進電梯,在電梯關門之前鞠躬告別。在旅店通道里邂逅一個旅店職員,他一面說着某句我們聽不懂的敬語,一邊低頭彎腰從我們旁邊經過,其謙恭的神態實在讓我們不習慣。

一次看見兩個雇員跑到台前站隊,似乎是在監控中看到有位貴客要進來。結果進來的人直接拐向電梯間,都沒有看見那兩位,讓他們白白站位和拿捏恭敬表情。

在餐館裡坐下後,跑堂來記錄點菜,經常會蹲在桌前,和你輕聲對話。服務員遞小票或找零時,都是雙手捧上,躬身微笑,口中稱謝。

日本餐館廚房基本都是開放式的,食客和廚師經常可以面對面。食客進出時,經常廚師都會大聲吆喝。聽的次數多了,也知道他們是在對食客們的光臨表示歡迎和感謝。比較讓我意外的是,他們的表情都很自然真誠,似乎並不是紀律要求不得不做而已。

日本語言中的敬語體系非常複雜,恐怕比中國人複雜的親屬稱謂有過之無不及。可惜我們不懂日語,無從體會,能去體會的就是表情、聲音的烈度和肢體語言了。

詩曰:付銀能獲五腰躬,服務東人禮太工。小票零鈔雙手奉,蹲身細語表情衷。【平水韻一東】

五、敬業

日本人的敬業也是舉世聞名。這裡說一點親歷。 

日本的花園個個纖塵不染,草坪都非常純淨,沒有雜草。我自家的花園面積有限,已經深感清理雜草的困難。他們如何做到那麼大面積的草地沒有雜草?仔細一看,那都是人工拔除呀!拔草的花工都是一些老頭老太。蹲坐地上,就用手一根一根地拔。工具就是一個小簸箕。      

注意下頁上左圖員工背在身後的一個專用設備,那是驅蚊香。

下面照片兩個盒子內放的是專門培育的不同種類的青苔,是用來修補不同類型的損毀的青苔部位。

下圖是一個工人在清潔地鐵站的座椅。他手裡還有一件專用工具。他不僅擦正面,還在擦背面。可惜我們沒有及時拍下照片。

在一座廟宇里看見工人在維修石台階。具體內容就是用小鐵錘把花崗岩台階砸出一些白色的斑紋,其功能大概是防滑。砸出一點石灰,他們就用小掃帚掃開。35°C的烈日下,他們揮汗如雨,但是作業不息。

我不太明白,日本也是一個富裕高薪社會,這樣的手工勞動,成本得有多高?是否合算?在歐美國家,已經完全看不到這樣瑣細的手工勞動了。

我們還看見地鐵甬道的轉彎處,常常站着一位保安,他向每一位過客微笑行禮,用手指示你左行還是右行,上行還是下行。其實這裡通道並沒有發叉,他的指示完全是多餘的。若說是為了安全,那依然是多餘,這裡真是太安全了。

讓我尤其驚嘆的是,這些極為大量的底層普通員工,他們都保持了極為敬業、禮貌而且有尊嚴的態度。這種態度和行為表情,在其它的國度,真的是十分地少見。

詩曰:員工敬業有真情,拔草修梯一樣行。頭頂驕陽汗如雨,揮錘琢石力全傾。【平水韻八庚】

六、精益求精

這裡舉四個例子。

火車車廂頭上放大件行李的地方,有可以自己定義密碼的安全繩線,保護你的箱子不會被別人提走。

地鐵站自動扶梯的前後左右邊緣可以塗為不同顏色,目的自然是為了幫助你清晰辨認階梯的不同邊緣,以防誤踩。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階梯都有複雜的塗色。更常見的是四邊都塗黃色。

第三個例子。大家帶進餐館的包,通常都掛在椅背上或放在地上。在日本,很多餐館會提供一個專用的座子給你放包,以免你的包粘上塵土。其實,這裡的地面真乾淨,實在沒有塵土。

最後一張照片攝於一家餐館門口,在介紹他們的菜式。在法國的許多餐館門口也能看到類似的陳設,但無一例外都是照片。在日本,初一看,立體三維,太像是真的。但若是真的,那第二第三天不就變質然後泛味了嗎?再仔細看,原來是立體的逼真的塑料制模型。這種塑料菜式模型,在日本是普及的。一定有商家在專業做此營生。至少在法國,我還真沒見過。

詩曰:精益求精處處聞,皮箱鎖鏈有專精。提包臥地居專座,菜樣如真彩塑呈。【平水韻八庚】

七、日本人的女性化

在日本十日,當然目睹了數以萬計的日本各色人等。直觀印象大體如下:

日本的女性的身材都保養得很好。幾乎就沒有看到一個過胖過瘦或過於醜陋的女人。看到很多有風度的老女人,也有一些缺乏風度的老女人。年輕一代的女人則感覺個個溫婉而有教養,沒有看到一個比如大聲嚷嚷、或舉止輕浮的年輕女人。

日本的男人中年以上都十分嚴謹認真,無論所從事的工作高低貴賤,都兢兢業業,走起路來也都是目不旁視,沒有看到一個放蕩之人。(一個叫花子是例外。)日本的年輕男人似乎個個都是白領,穿襯衣、西褲,提着公文包,成群結隊,行色匆匆。但是我似乎沒有看到一個目光銳利、具有武士氣質的日本男人。唯一的機會看到豪邁一點的日本男人是在沿河漂流的小船上的三位水手。他們敬業、認真、和藹、主動為遊客提供拍照等服務,還和遊客中會日語(應當是留學生)不停對話聊天。日本的整個服務行業並不收小費,但這絲毫沒有損及他們的服務質量。簡單地說就是無可挑剔。

在一個寺廟裡,看到幾個穿和服木屐的年輕男性。從背影看,除了他們的腰帶上沒有女性和服必有的包袱,其行止做派與女性毫無二致。一般的日本男人,尤其是年輕男人,用“基本上都是白面書生”來概括,應當相當準確。

統而言之,日本整一個斯文的社會,男人女人都非常斯文。我真的有些難於去想象,這樣的人民,如何去打仗。

詩曰:日人個個好斯文,男若清風女若雲。木屐滴嘟沿路響,身姿搖曳顯清芬。【平水韻十二文】

第二部分    日本的傳統景點

日本有19處聯合國認定的人文和自然遺產。我們這次看了大約一半。概括起來,自然景觀真的是乏善可陳,但歷史文物,則相當可觀。

總的印象有兩點:第一、太像中國。第二、有些地方也真是青出於藍。

這些歷史文物,簡單地可分為寺廟和官府兩類。花園則大體是這兩類文物的附屬部分。

一、三溪園

我們到日本看到的第一個景致是離東京不遠的橫濱市的三溪園。這是一個獨立花園,不是其它文物的附屬部分。

該園原來是以生絲生意發家的橫濱企業家原三溪的住宅。他將京都、鎌倉等日本古城的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買下並遷移到此地,並於1906年以“三溪園”之名將其公諸於世。三溪園面積約為17.5萬平方米,園內有包括10座國家重要文物在內的17座古建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三溪園曾受到很大的破壞,1953年以原家將三溪園移交給財團法人三溪園保勝會為契機開始維修,五年後基本恢復舊觀。【本段抄自百科辭典】

整體印象就是這真是一個有90%以上韻味的中國園林的復製品。那小橋流水,梅蘭竹菊,風中荷池,廊、亭、曲徑,粉牆黛瓦,照片若無註明,你真的認不出它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

               

一隻可愛的取水貓咪

 

以上三溪園眾照片,僅這最後一張看得出是在日本。

當然若是細看,你還是可以發現那些建築都偏於輕巧纖細,欠缺一點中國建築的大氣磅礴。

  詩曰:三溪園裡綠蔭深,繞過山坳見水迎。黛瓦粉牆松竹伴,如何識得是東瀛?【平水韻八庚】

日本的寺廟可以分為佛教寺廟和神道寺廟兩種。有點像中國的佛寺與道觀的區別。佛寺與中國的佛寺就太像。而神道教的寺廟與中國的道觀可就不像了。

二、清水寺

這裡先介紹我們看的第一個大寺,清水寺

清水寺位於京都東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於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數次被燒毀並重建,後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清水寺在一個高高的山坡上,寺前百米長街全是紀念品商店和食肆。看到其數量之多,你就可以想象,這會是一個不錯的景點。

這裡的大殿,都要脫鞋才能進入。地面很乾淨,許多人席地而坐休息。中國廟宇的地面沒有這麼幹淨,現代中國人也大概因此而沒有席地而坐的習慣。

日本的廟宇與中國的類似,都是赭石色屋牆。這裡可有一個例外。這個翹角亭子,和神道教的一樣,橘紅色。

和中國相似,這裡也有不少斂財手段

比如搖簽。一個封閉的小木桶,有一小口。你搖動木桶,然後倒置,就可以從中取出一簽,上有號碼。把號碼並100日元(約合5元人民幣)交給老尼,她會按號碼取出一張簽單。上有模稜數可的籤詩。那都是平仄工整的漢詩。本人運氣不錯,抽得一個“大吉”。旁邊一個鐵架上,綁有不少香客求得的詩簽,打開幾個看看,都是“吉”。大概“大吉”和“凶”簽都不多吧。

比如左圖排隊去領山泉水。(那後面有信眾企業捐贈的“紫外線殺菌機”給取水勺隨時消毒。)據說用之喝或洗手都有“逢凶化吉”的功效。不過要“隨喜”捐一點香火,否則恐怕就不會靈光了。

殿堂眾多,修繕完整。

還請大家注意那個大殿下面的高高的原木支架 。足有四層樓高吧。想想中國山西懸空寺下面的支架,是不是簡陋多了?

三、高台寺

高台寺是京都名剎,與清水寺相鄰。它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它是日本幕府時代最偉大的將軍豐臣秀吉的祭祀之所。有很多國寶一級的文物。比如那個地上用砂礫做的圖形,名號叫做枯山水,據說都有很深刻的含義。我們並無興趣深究。這裡還有人在教授中國書法。看那些人跪坐無礙,應當都是日本人。

條幅有點哲理吧?

這是有名的枯山水布置。我是看不懂其中有什麼真奧妙。

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在自行取水飲用。她的媽媽呢?

怡然自得的老園丁。

這些日本青年在參加學習中國毛筆書法。看他們的端莊嚴謹態度,實在讓本人動容。

這個課堂非常像中國明清時代的書院。裡面敬的想必也是中國的孔夫子吧。

四、伏見稻荷大社

神道教的寺廟首先從顏色上就與佛寺截然不同。其基本顏色是鮮艷的橘紅色。有許多有些類似於中國的牌坊的形制物品,他們稱之為大鳥居

無窮大鳥居

日本的神道教好像相當原始,崇拜的是萬物有靈,號稱有八百萬神,而且互不統轄。

各種尺寸的鳥居應有盡有。真是豐簡由人。

伏見稻荷大社導覽圖

我們參拜的第一個神道教大寺是位於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它是遍及日本全國各地約四萬多所的稻荷神社之總本社,以境內所擁有的“千本鳥居”聞名。伏見稻荷大社主要是祀奉是稻荷神,自古以來就是農業與商業的神明。由於每年都有大量的香客前來神社祭拜求取農作豐收、生意興隆、交通安全,使得該神社成為京都地區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另外,起源於江戶時代的習俗,前來此地許願的人們往往會捐款在神社境內豎立一座鳥居來表達對神明的敬意,使得伏見稻荷大社的範圍內豎有數量驚人的大小鳥居,而以“千本鳥居”之名聞名日本全國乃至於海外。捐款豎立鳥居的單位包含個人、公司行號乃至於各地的商會組織,目前現存的鳥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年間。

請大家看上面這張景區圖。那些一步一座大小鳥居的步道竟然蜿蜒從山下到山頂,再從另一條路下山,全程長達大約五公里,一遍草草瀏覽,需時三個小時以上。我們走到半山,發現夫人丟了包,就匆匆下來了。

價目表

我們一路走過去,幾乎每一步都看到立有某個機構或個人樂捐建立的各種不同尺寸的大鳥居。最小的只有一尺高,最大的則有數丈高。幾處看到神社的告示牌,明碼標價,告訴大家各種型號的大鳥居價格。五號到十號的價格從1700美金到15000美金不等。至於最小的一號,我推測恐怕不到100美金,真是各取所需,豐儉由人。看到那漫長的步道,數以萬計的大小鳥居,本人不得不感慨,這個神社真是生財有道。因為把這些鳥居的數量和價格相乘,輕而易舉,總價值就會上億美金或上百億日元。

 詩曰:稻荷大社嶺嵯峨,山徑蜿蜒少綠柯。一路鳥居紅似火,萬千奉納不嫌多。
【平水韻五歌】

五、奈良東大寺

我們在奈良看了另一類的古蹟。奈良是日本的古都,日本建都於此,僅公園710-794之間84年,迄今已經12個世紀,卻留下那麼多的古蹟,讓人驚嘆。這裡完全是一個平原,奈良城完全仿照當時的中國唐朝長安建造。有大量的民居我們都沒有去看。看的只是東郊也是方圓有好幾公里的一大片眾多寺廟中最壯觀的一座,就是東大寺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東大寺的大殿。這個大殿是世界文化遺產,是現存的世界最高大的木質建築,長57米,寬50米,高度49米。裡面供奉的盧舍那青銅佛像都高達15米。從外面赫然看去,覺得與中國的天安門的氣勢都有一比。(查資料,北京天安門長66米,寬37米,高34.7米。但下部為磚石結構。故宮最大殿太和殿高28米+月台7米,長60米,寬33米。)不過這座大廟也是幾經兵災火險,連燒不掉的大銅像都曾露天超過一百年。現在的大殿建於1692年,歷時也有三百餘年了。

盧舍那大佛像正面。該佛像是工業革命以前的歷史上留下的世界上最大青銅佛像。

如果講到今天,那更大型的青銅佛像就多了去了。比如中國平頂山市的中原大佛,淨身高都有108米,連座208米,造於1997年。九華山地藏菩薩像,高84米,連底座155米,1995年造。無錫靈山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1997年造。這樣的大佛像或其它大塑像,外國也有,但基本都在現代的中國。

盧舍那大佛像側面。高15米,重500噸。建於公元743-753年(相當於中國唐朝天寶年間),至今已有1260多年。

這是東大寺最後一次復建的復原圖。兩旁的百米木塔惜乎已經損毀。

該寺幾毀幾修。(都是因為失火。)每次造型都不全然一樣。這裡有歷次不同造型大殿的精緻模型。

文物區一角

這是我在日本看見的第一個讓中國人必須嘆服的文物。因為中國的故宮太和殿乃至天安門都不及它的高大。寺廟就更沒有這麼大的大殿。該殿的大結構都做的十分的精緻。比如裡面的大柱,得兩人才能合抱,細看並不是一顆大樹,而是由許多塊木料拼合而成。能做得那樣嚴絲合縫,經數百年滄桑而無損,也是值得讚嘆。

其實看寺廟裡面的細部,則並沒有精雕細刻,很多地方都僅是原木塗一層漆,或青銅而已。和比如歐洲的巴洛克式建築的繁文縟節無窮裝飾的風格不同。看來日本人那時的錢,還沒有到花不完的地步。

參觀完後,我們在殿前路旁歇息片刻。

一次中日友好交流時,中國匠人幫他們造的遣唐使船模型。已經可以真的在水上開了,但開到水路數百里外的中國還有困難,主要是裝不了幾個人。當年真船應當大許多。

 這根中可過人的大柱,請仔細看,是由多片木料用鐵釘加固拼合而成。           

景區一角

請大家看這個古都奈良的全圖。上面我們講到的東大寺其實只是整個奈良城的盡東面的一個景區。整個奈良城有七寺一社。中間是皇城。據說皇城和西大寺遺址都可以參觀,但沒有東大寺保存完好。其餘的小方塊都是民居,現在基本無存。很顯然,整個奈良城就是全盤照抄的當時中國都城長安城的建制。那時的中國,正處於唐朝李隆基當政的開元天寶盛世之中。

 詩曰:奈良木殿據東郊,堪與天安門比高。青出於藍今始信,我唐未可盡矜驕。 
【新韻六豪】

六、梅花鹿

這裡的佛寺庭院乃至外面的公共綠地上豢養着許多的梅花鹿。從奈良時代,這些梅花鹿的祖先就在這裡自由徜徉。梅花鹿是食草動物,基本沒有攻擊性,但會向人討要點心,自己動頭(不是動手)到你的提包里去尋找,有時也會頂撞人。這是此地一大著名景觀,非常受遊客歡迎。總之比比如中國峨眉山上的猴子更為可親可愛。

梅花鹿在排隊等喝水。

七、金沢武士遺蹤

金沢(音意同“澤”)是一個小城,但那裡有很多可以看的好東西。

首先是那裡有一大批幕府時代留下來的武士遺蹟。上等的、中等的和下等的都有。

中等武士的典型府邸就是上面這個武家屋。整個面積不超過1000平米,有個小而精緻的花園,十幾間房子。

武家屋入口處

我們看的上等武士府邸名叫妙立寺又名忍者寺,以機關眾多著稱。由於不讓照相,不方便介紹,這裡就省略了。

濃濃中國風

連銅錢都和中國一式一樣。

下級武士的房子又簡陋許多,不敘。

看上面這個小巷,明天早上,可會有杏花賣呀?

詩曰:歷訪金沢武士家,般般件件似中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平水韻一麻】

八、金沢古建集錦

這金沢的武士家庭,聚居一處,中間有一條小河,有數十甚至上百棟古建築、庭院完好保存,形成一條,甚至一個古建築的街區。很有味道。很多都開放參觀,免費或收數百日元的門票。但是若要一個個看下去,一天時間,恐怕遠遠不夠。

 九、金沢城

由於日本長期處於諸侯分立的幕府時代,地方勢力強大而穩固,而且離當代不久,因此留下了許多中國找不到的地方一級的強大、豪華的軍事、政治機構實體。

在江戶時代,金沢開始由前田利家藩主管治,以水稻生產和封地的大小來計,前田利家是計德川後第二個最強大的封建家族。因此,金沢發展為一個偉大文化成就的地區,媲美京都和江戶。

金沢城是前田家族的居所,過去該城堡被燒毀幾次,最近的一次在1881年發生,只有石川門、三十間長屋及鶴丸倉庫末被殃及。該門的歷史可追溯到1788年,是公園正門,面向兼六園

在一個平平的山頭上,白色的城樓前有寬寬的護城河,上面有高高的箭樓和成排的射擊(箭)孔。圍牆裡面有大片草坪和僅有的幾棟建築,沒有居住用房舍。據說這裡本來有許多建築,只是礙於工程浩大,至今沒有修復。

 自戰後1949年,金澤大學占用了部分城堡內的範圍作為校園,並於1995年遷出。從此展開工程,慢慢重建前金澤城堡的歷史建築。【上面這一段抄自百科辭典】

這種建築形制中國沒有。中國的城牆圍起來的都是城市,至少是城市的核心部分,裡面肯定有民居。只把自己圍起來的高大城牆是皇室的特權,任何人不敢僭越,否則定是殺頭之罪。

 詩曰:城垣踞嶺好威風,巨棟飛檐盡巧工。若換明黃為底色,何人不信是皇宮。
【平水韻十一庚】

十、兼六園

就在這個城堡的旁邊,有一個附屬於這個城堡的日本名列三大名園之首,名為“兼六園”的大花園。該園建於1676年,直到1871年才完工對外開放。原來只是金澤城藩主的庭園,經歷代藩主的整修擴建,而成為一座美麗的林泉式庭園。兼六園的名字取自於中國宋代詩人李格非所著的《洛陽名園記》,兼備李格非所提出的“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的名園條件,所以得名兼六。【這一段也抄自百科辭典】

這座園林的規模和氣派和金澤城一樣,遠超中國的地方富豪所建的蘇州園林,但比起皇家園林(比如中國的頤和園),所遜又不是一籌兩籌了。而且要論到精緻與原創,那這個兼六園,還是不能與中國的蘇州園林相提並論。

十一、姬路城

看過的另一個更漂亮的城堡是姬路城。這座城是日本保存最好的中世紀城堡,讓我們看到一種中國不存在的地方武裝長期割據勢力。在中國,這樣的形制只能屬於皇家。

作為日本最具象徵意義,保留度最為完整的城堡,姬路城既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國寶及國家特別史跡,也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姬路城是日本100名城之一,與熊本城松本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由於其保存度較完好(城內的天守為日本的12座現存天守之一),也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有很多時代劇和電影也在這裡進行拍攝,或以姬路城作為江戶城的象徵。【抄自百科】

這座城由四層圍牆分為四層,最外圈是平民居住,第二層是富人居住,第三層為貴族居住,最中心類似皇城的高坡由蕃主居住。最中心的天守閣着實漂亮。和前面說到的東大寺大殿一樣,是中國沒有的漂亮建築。

這個城樓真的太漂亮。中國真的沒有。

城樓前的廣場上,園丁們在一顆一顆地種草。

有味道吧?

在樓內看見的一首中規中矩的七律。日本人要寫出這樣的詩顯然必須比中國人下多得多的功夫。因為日本本身的語言與漢語相差極大。僅認識漢字的意思是完全無法掌握平仄和押漢語的聲韻的。

這個大天守閣已經全部維修完畢。不像比如法國的巴黎聖母院,永遠都在維修之中,這裡或那裡總有腳手架。人們可以爬梯一直到六樓頂層。

爬上六樓,多數人都很累,坐了一地,都在歇息。

某外國遊客在頂層神龕前祈禱。

這是古代姬路城的全景模型,內外共分四道城牆。

玻璃罩子框起來的姬路城模型

說到底,東大寺的大殿和姬路城的大天守閣是我們這次日本旅遊印象最深刻的(與中國比,有青出於藍之概)的兩處景點。諸君若前往日本旅遊,建議不要錯過。

詩曰:行來一路數奇葩,姬路城樓最可夸。輪廓分明欺玉女,身型俊朗賽仙俠。
【新韻一麻】

【為取平聲,“俠”字被迫例外用新韻。】

十二、好古園

姬路城旁邊也有一個十分漂亮的庭院名為“好古園”,和中國歷史上留下來的類似庭院實在太過相似。松竹梅蘭、曲徑小橋流水、粉牆翹檐、錦鯉綠荷等構成的景致實在太相似。

       

中間遠處是大天守閣的樓頂部分。

   詩曰:園名好古傳遙夢,夢裡般般景物牽:亂石曲行雲影上,清流慢泄綠苔間。【新韻八寒】

十三、京都嵐山景區

嵐山在京都的近郊。一個山麓連綿數公里,有很多景致可看。那個火車站叫嵯峨什麼的。在中國人看起來,就雅得有些過梭了。

比如在火車站裡,居然能看到如此有哲理的題匾。

比如在火車站門口,有這樣一個現代雕塑。一個砍柴郎,砍柴下山的路上,還手不釋卷呢!他後來應當是日本歷史上的名人吧?

這裡有一座很大的寺廟叫天龍寺。屬於古都京都文化遺產群的一個重要部分,名列聯合國的世界遺產。

天龍寺大殿一部分

無名小鬼的群雕。這叫野祀,是泛神論時代的遺蹟。

又一處野汜小鬼。這種情形在一神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國家是看不到的。中國倒是可以有。

這個廟的背後就是京都著名風景區嵐山。那裡還有周恩來前總理當年留下的詩碑。可惜詩寫的實在很一般。

文章到這裡已經很長。請大家歇息片刻,再去看本文的續章。內容如下:

第三部分:日本的現代景點

江戶博物館、方便麵博物館、廣島原爆博物館。

第四部分:日本人的物質文明

飲食、服裝、交通、居所和城市建設。

第五部分:共榮互補的東方文明

在日本的中國遊客、共同的東方文明和中國無所不在的文化影響

附錄:關於日本的背景知識簡介

日本人的來歷、日本的語言和文字、日本最簡史、日本地理梗概

看了如果喜歡,希望幫我點讚,轉發。

點擊頂上本人名號巴黎劉博士,可以看到我的其它幾篇遊記。

有任何問題或感想,請不吝留言,我一定答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mRNA作為疫苗而獲獎,是因為修飾了核苷
2023: goodday 同志,在瘋人院傳教和說教,注
2022: 志大才疏習豬頭,好大喜功皆落空。
2022: 烏抗戰突擊穿插,俄兵白旗計劃撤退。
2021: 封建社會的悲哀:一尊蠢一國災。
2021: 給英文不好的人了解一下異緢問題。這個
2020: 質問習近平,為什麼抓閆麗夢的媽媽?
2020: 三藩市市長是最大的贏家,躺着贏。嘿嘿
2019: NBA事件誰遭受最大損失?難道於是搬起
2019: 淡紫婊子,見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