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玩弄新闻,中宣部新聞總署知道嗎?
沙清
2003年, 陳琳博士作為嶺南基金講席教授, 為中山大學經濟金融保險專業博士生和碩士生上 "連續時間金融理論" 和"計算金融和保險"兩門課。這是中國大學的經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第一次開出這些課程。課程內容包括隨機微分方程,蒙特卡洛,馬爾克夫決策,馬爾克夫蒙特卡洛, 貝葉斯統計, 動態規劃,元胞自動機, 支持向量機 等算法和模型。學 期末,廣州本地的幾家報紙,報道了陳琳在中山大學講課的情況:師生 好評如潮。嶺南學院副院長引用俗語,"名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讚揚陳博士的教學。
顯而易見,這些報道直接打臉中國青年報在不久前的哈佛博士事件中對陳博士的誹謗: 有學曆沒能力。
中青報坐不住了。幾天後,中青報發一新聞, 稱 浙江大學金融碩士生班請外教講課, 好評如潮。 事後發現這個外教的真實身份是英國的中學生。
把相隔幾天的這兩條新聞放在一起,其影射和諷刺的意義顯而易見:哈佛博士做到的,中學生也做的到。
現在問題來了, 浙大這事是真的嗎?如果是,這條新聞的意義何在?想說浙大研究生很蠢, 被一個外國高中生糊弄而渾然不知?還是說外國高中生厲害,教中國碩士生綽綽有餘?這條"新聞”是在傳播和宣揚什麼主旋律?什麼正能量?
更大的可能是,這事是中青報瞎編 以影射陳博士的。從中青報在哈佛博士事件中 捏造各種有聲有色有鼻子有眼‘’證據‘’的過往看,編造這條關於浙大的"新聞",應該是小菜一碟。
那麼,它影射諷刺到了陳博士嗎?
內行人可能知道,即使浙大的事是真的,中學生的講課和陳博士的講課也沒有可比性。陳博士講的一係列先進算法是後來蓬勃興起的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的基礎,其中大部分尚未引入計算金融領域。一直到今天,中國大學的經濟金融專業的計算經濟/計算金融/數值方法課也不包括這些內容。 因為中國大部分大學,包括最頂尖的大學的經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也沒有幾個教授其學術能力專業背景可比陳博士。
英國中學生講什麼,不得而知, 可能是英國學生生活風土人情。中青報以為浙大新聞(不管是真是假),可以諷刺到哈佛博士,盡顯其一如既往的愚昧無知。
二十多年前的這件事說明了,中青報的職業道德是何等低下。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玩弄操縱新聞於股掌之下。中青報這麼胡作非為,中宣部新聞總署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