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成為唐皇朝由鼎盛而衰的轉折點。安史叛亂平定後,唐皇室因急於結束戰事,對安史舊部一味安撫,允許其保留所居地區與兵力並封為擁有軍事行政管理大權的節度使,此舉等同放任藩鎮擁兵坐大,嚴重削弱中央集權的統治力度。各藩鎮表面上臣服唐朝,事實上卻割據一方,朝廷基本無力控制地方政權,國家處於長期分裂狀態。題外話,同一時期,因終年戰亂北中國經濟遭受沉重打擊,南方基本不受戰亂影響。大量北地人口再度南移,江南一帶的經濟迅速發展,規模很快凌駕北方中原地區,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
安祿山亂兵蜂起,朝廷將隴西,河西,朔方一帶重兵內調勤王,造成西部邊防空虛,吐蕃趁中原內亂乘機而入,先取隴西各州,又河西走廊,安西四鎮先後失守。敦煌所在的河西地區在公元781起約三十五年間為吐蕃控制。吐蕃在河西地區實行易服辮髮,黥面紋身,推行部落制等高壓政策,河西地區數百年來以漢文化主導的生活環境受到很大衝擊。但尊崇佛教的吐蕃民族對敦煌和敦煌洞窟的佛教文明並沒有造成破壞。吐蕃統治者視沙洲(敦煌)為善國神鄉,圍城之際並不強行攻擊而是與當地守軍訂立城下之約,有效保護了敦煌當地的文化和平民生命財產。吐蕃統治西域時期,西藏正值佛教興起,很多西域漢僧受邀前往拉薩宣法譯經,同時敦煌出現了大規模的抄經坊,藏經洞內敦煌遺書中的大量藏語經書即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敦煌高僧堪布摩訶衍還曾前往拉薩長期逗留弘揚佛法,期間和印度高僧蓮花生戒者的“吐蕃僧諍” 等事跡在後期發現的敦煌遺書裡均有記載(詳細見pifu帖子)。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的開發融入大量密教和鮮明的吐蕃文化因素,對日後研究吐蕃歷史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實物證據。
在涉及敦煌遺書時,有必要花些筆墨介紹晚唐敦煌地區武裝-歸義軍的歷史。歸義軍或稱沙洲歸義軍是唐宣宗年間(公元848~)由沙洲敦煌地區漢族人民反抗吐蕃統治而組成的漢人部隊。由敦煌人張義潮起頭,是河西地區豪族聯合的地方武裝。自晚唐,五代十國直至北宋年間,維持河西走廊統治180多年(公元848~1035年),但歸義軍的歷史檔案記錄破碎,存在感偏低。藏經洞敦煌遺書的發現為揭開歸義軍面目提供了許多珍貴的原始歷史資料。
早期歸義軍又稱張氏歸義軍,在驅逐吐蕃收復河西領土之後,該政權曾主動聯繫唐皇朝歸附。張氏歸義軍在唐亡後仍奉唐朝為正宗多年,可謂耿耿忠心。但後期的中原朝廷雖屢有封賞,確實猜測,疑忌,打壓不一而足。歸義軍也在形式上逐漸離異獨立,並同時與遼國等周邊政權實行等距外交,更象一個西域獨立國家。
唐亡後,張氏後人張承奉曾建立西漢金山國,自號西漢白衣天子,仍然是念念不忘漢家血統。建國後為打通東西交通獨占絲綢之路,張傾全國之力與回鴣交戰失利,又內部發生兵變,金山國僅四年覆亡。後經內部調整移行為曹氏歸義軍,仍然奉宋朝為宗主,對宋朝上貢,名義上仍然為漢家政權。歸義軍政權一度盡囊河西11州,號稱領地4千餘里,人口過百萬,實力相當雄厚。藏經洞的敦煌遺書一般說是在歸義軍統治時期被封存的,也就是曹氏歸義軍第八代節度使曹賢順當政時,也有說是其父,第七代節度使曹宗壽所為。敦煌遺書中除了大量經書和宗教文書之外,有相當一部分為曹氏家族的多年收藏的佛經珍本或名貴書畫,還有一些當時行政書簡個人手跡等。
晚期的歸義軍在周圍胡人政權的壓迫下國力式微,成為苟延殘喘於沙(敦煌),瓜(安西)兩州一偶的末期政權。 由党項族發跡的西夏國的崛起更是加快了其滅亡速度。(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