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ZT美國常春藤大學學子們有批判思考能力嗎?不,他們更像紅衛兵
送交者: 衣冠禽獸 2016年10月24日14:26:23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美國常春藤大學學子們有批判思考能力嗎?不,他們更像紅衛兵

作者:劉瑜

轉自:善恩教育公眾號 CINE_EDUCATION


首先申明:題目是我取的,和劉瑜老師無關。


其實我早就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了。


在美國大選如火如荼之際,我曾經和幾個挺川積極分子在哈佛大學舉過支持川普的牌子,結果引來許多同學的怒目相視。和他們交流下來,絕大部分都支持希拉里,儘管他們也知道希拉里的各種違法犯罪和腐敗行為,包括維基泄密的事情,他們似乎也知道。這讓我和我的朋友們都非常震驚。哈佛在意識形態上偏左(社會主義者Bernie Sanders在高校里的受歡迎度說明了一切),我是早有耳聞,但在真實的世界裡去感受,卻是另一番體驗。我只能說,我是領教了。


但我一直沒有寫。我怕的是,我的政治立場讓我的文章流於偏見,直到看到這篇文章。劉瑜先生是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政治學副教授,是我尊敬的學者,他早在這次大選之前就寫了一篇類似的文章。我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發布這篇文章,旨在告訴大家,不要神化美國大學。美國名校絕不等於優質的教育。而優質的教育,始終離不開父母的參與和引導。


最後,我想對美國常春藤大學的學子們呼喊:你們站在道德高地上,對非法移民展示大愛,這很好。但請你們明白一點: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請包容對待那些和你們意見不同的人。你們需要明白:他們曾經也和你一樣心懷大愛,而他們的想法發生了變化,可能並不因為他們是傻瓜或bigot。如果你們連最基本的尊重和寬容都沒有,那麼,恰恰是你們自己才是最貨真價實的bigot。


××××××××××××××××××××××××

(文:劉瑜)

以前跟國內的朋友聊天,他說:我很欣賞美國那些敢於批評布什政府的左翼知識分子,因為在美國這樣的國家,做一個左派需要非凡的勇氣 我立刻糾正他,你說錯了,在美國知識分子圈子裡,尤其在高校里,做一個左派是非常時尚的事情,做一個右派才需要真正的勇氣。


先從我的母校,哥倫比亞大學,最近發生的一件小事說起吧。

今年10月,哥大一個共和黨學生組織邀請了一個叫吉姆·吉爾克里斯特的人來演講。這個吉爾克里斯特,是 民兵 組織的發起人。這個組織專門招募志願者,在美墨邊境巡邏,阻擋非法移民從墨西哥入境。近年來非法移民問題是美國的一個熱點問題 右翼勢力傾向嚴格禁止非法移民入境,左翼主張更寬鬆的政策。吉爾克里斯特來哥大講演,無非是來宣傳他在移民問題上的右翼主張。


本來這應該是一個很普通的校園活動吧。不,讓你個老右來放毒,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演講之前,該活動的廣告就被撕扯、塗抹。演講那天,很多學生在講演廳門口示威,身着3K黨白大褂譏諷 民兵 組織。主持人一開講,就有人不斷起鬨喝倒彩,有的人乾脆背對講台示威。等吉爾克里斯特開講時,一群學生乾脆衝上講台,砸桌子椅子,雙方發生肢體衝突,最後吉爾克里斯特不得不倉惶逃走,示威學生們則高喊着勝利的口號打出一條橫幅:沒有非法的人。


這個情形雖然極端,但卻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國高校校園裡的左右勢力處境:左翼趾高氣揚,右翼垂頭喪氣。


這裡先停頓一下,說說在當代美國的 左 右 含義。這個分野有三個方面,第一,外交事務上,一般右翼傾向於擴張性外交,傳播美國價值,強化美國地位,支持伊戰;第二,經濟事務上,右翼一般主張自由貿易,削減福利,削弱工會;第三,在社會文化上,右翼一般是 保守 的代名詞,反對墮胎,反對同性戀婚姻,反對非法移民入境等。而左翼則主張外交上的收縮、經濟上的政府干預,社會文化上的開放。因為文化上的分野,一般右翼也被稱為 保守派 ,左翼也被成為 自由派 。但是實際上,右翼傾向文化保守的同時主張經濟的自由化,左翼主張文化自由的同時又主張經濟的控制,嚴格來說還真說不清誰比誰更擁護真正的自由。


就美國整個社會來說,左右選民勢力是大致相當的。80年代以來,由於共和黨成功將文化保守勢力動員起來,草根社會甚至出現了保守右的趨勢。但在高校,卻左右比例懸殊。2005年的一個調查表明,美國高校里72%的教師是 左翼自由派 ,15%是 右翼保守派 。從黨派來說,50%的教師支持民主黨,11%支持共和黨。這一失衡在一流高校中尤其顯著:87%傾向於左翼自由,13%傾向於右翼保守。而且,左右翼力量的變化,越來越向左翼傾斜。1984年調查時,高校老師還只有39%是左翼自由派。

所以我才說在美國的高校裡面,做一個左派,哪需要什麼勇氣,簡直就是隨波逐流。


上面的數據與我個人的經驗感受相符。我在哥大認識的所有教授、同學 只要我知道政治主張的,都是 左翼自由派 。課堂上教授罵布什,老師樂呵呵,學生笑嘻嘻,皆大歡喜。走在校園裡,動不動看見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學生助教要求工會化的示威、反對共和黨某某人來校演講的示威 全都是左翼的聲音。如果你在哥大做老師,還膽敢支持布什,就只能夾着尾巴做人了,簡直比作賊還要心虛。


當然也有人跳出來反抗。一些右翼團體抗議說,一個缺乏多樣化聲音的校園,是不健康的。對於那些十八、九歲的孩子來說,沒有傾聽過不同意見之間真正的辯論就被稀里糊塗灌輸了一個觀念,也是不公平的。AllanBloom早在1987年就寫過一本書,叫《美國頭腦的封閉》,批評美國高校里泛濫的文化相對主義最後導致了是非不分。前年加州洛山機分校的一個小孩BenShapiro乾脆寫了一本書,叫《洗腦》,批判學校里教授們清一色的聲音。DavidHorowitz,一個右翼活動家,辦了一個網站 校園觀察 ,督促學校里的言論自由,他還出版了一本書《教授們:美國101個最危險的學者》,專門 揭發 那些死硬的極左派。同時,一些校外的右翼組織,大量向高校砸錢,試圖在學生中培養右翼勢力。但是,這些鬥爭不過是老鼠斗大象而已,根本無力改變校園的 顏色 。


其實,左翼占領大學,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從30年代開始,就一直如此。60年代的民權運動中,校園裡的新左派就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當前在經濟全球化和伊戰背景下崛起的左翼勢力,估計只能叫 新新左派 了。大學代有才人出,左派後浪推前浪。高校這樣遠離經濟基礎的象牙塔,是政治浪漫主義的溫床。知識分子和社會的關係,本來就有點象一個嬌妻和一個憨夫的關係:她負責點菜,他負責買單。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整個高校都左傾,但是越是遠離經濟基礎的院系,就越左傾:人文院系81%教師是自由左翼;社會科學75%;工程學院51%;商學院49%。


里根上台以來,保守主義勢力在美國的重新崛起,但是當草根社會在悄悄右的時候,高校卻一直在穩步左。直到今天,一個幽靈,左的幽靈,在大學校園的上空遊蕩。


雖然按照美國的譜系,我自己的政治觀念算是中間偏左,但是我非常反感美國高校里這種 妖魔化右翼 的氛圍。人家吉爾克里斯特反對非法移民怎麼了,還不讓說話了這是?憲法第一修正案不正是為了保護言論自由嗎?說到底,對自由的威脅,不僅僅來自於政府,也可以來自於輿論。一個人在輿論當中噤若寒蟬,就算那個人不是我,就算那個輿論代表了我,就算是在高校這樣的 精英 機構,也仍然讓我不安,因為對自由的威脅,不管來自政府還是輿論,都是對真相的威脅的開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出去遛趟狗,忍不住手機咔嚓咔嚓幾張。
2015: 突然發現彭後的牙齒也偏黃。第三世界的
2014: 很久以前有一個老中來我們這Interview
2014: 講個我面談新雇員的一個經歷
2013: 俺的理想豪斯:
2013: 考古了一哈,昨天小夢說日本的機械錶最
2012: God, I got ticket from eas
2012: 向墩墩推薦中共國安現如今如何用最先進
2011: 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啊
2011: 如何用電壓力鍋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