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不說法語
送交者: 姜尼 2017年08月27日11:37:07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不說法語

 

文/姜尼

 

法語在我心中一直是很神秘、浪漫,不僅僅是因為那個浪漫的都市巴黎,還因為小時候看過的兩部電影《巴黎聖母院》和《悲催世界》,給我的感覺法語充滿了神秘、浪漫、滄桑和歷史感,盼望着有一天也能學些法語,講些法語,至少當年覺得是個很上檔次的事情。

 

九七年出國來到比利時,這是個雙語國家,一半兒國家講佛朗曼語,其實也是一種荷蘭語;另一半兒國家講瓦龍語,其實是一種法語。兩種語言都是官方語言。我在荷語區,大學裡開了法語的選修課,於是我興高采烈地報了名,認認真真地學了幾個月法語。課程結束時也能說一些簡單的法語對話,經常和實驗室的法國同事練習一下,終於能說些法語,感覺非常好。

 

布魯塞爾有個很大的自由市場,因市場門口有一尊大銅牛雕塑,被中國人稱之為“牛市”。牛市有大量的阿拉伯裔移民在那裡擺攤,這些人基本都是講法語,長相和我們新疆人差不多,習慣、裝束都是回民。國內老家回民很多,很多同學都是回民,所以感情上並不陌生。這些阿拉伯人挺隨和,經常拍着肩膀喊着“brother”,我用生硬的法語和他們討價還價的時候,他們努力的聽我的法語,還用英語確認一下,讓我感覺挺好。那天我買了個硬皮錢包,挺結實,都十好幾年了,錢包舊了不用了,但挺結實還沒壞,一直保留着。

 

比利時的佛朗曼人很隨和,當他們發現你不會講佛朗曼語的時候,就試着說英語和你溝通。但是瓦龍區的人就沒那麼隨和了,有一次去烈日,在接頭用英語問路,當地人一聽你不說法語,馬上搖頭示意聽不懂。多虧我朋友在烈日多年,法語講的很好,沒有因為溝通問題影響旅遊。但同樣的事情在法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確切地講讓我徹底斷了講法語的念頭。

 

有一年我們一家人去巴黎,從布魯塞爾坐高鐵到巴黎南站不到兩小時。我們很興奮因為第一次坐高鐵,當時國內還不知高鐵為何物。巴黎的地鐵很發達,有些路段地鐵分三層,錯綜複雜,最要命的是所有的車站、路標都是法語。這些年在佛蘭芒剛適應了荷語標誌,哪有機會弄懂法語標誌,我那太淺的法語底子根本就不能應付。當然這對我並不是問題,可以向路人問路。

 

我們站在一個路口,想去埃菲爾鐵塔,看着複雜的巴黎地鐵圖一籌莫展。於是我攔下了一個路人,那個人是個高大的白人男士,那人好像只聽懂了我說"Bonjour",然後擺擺手頭也不回的走了。我有些沮喪,但也知道被拒絕很正常,於是又攔下一個中年女士,那個女人就更絕了,話還沒說完就匆匆走了。我有些受傷,事不過三,我準備再問一次路,否則今後就再也不說法語了,現在看來即使學了法語,法國人也不願意和你溝通。

 

這一次我有了些經驗,攔下一個挺面善的法國男人,那人耐心地聽我把話說完,看了看我,然後轉身離開了。我很受傷,法國人太傲慢了,我當時就下定了決心,今後再也不學法語,再也不說一句法語了。在外頭漂了些年頭了,習慣了被拒絕,但這麼傲慢的拒絕真有些讓人受不了。

 

對法國人近乎無禮的傲慢非常反感的人很多,到北美後經常有人病詬在法國受到的冷遇。有一次我在紐約坐出租車,曼哈頓市區車堵的太厲害,根本就走不動,我有些着急,就抱怨道:“紐約的車堵的跟巴黎似的”。那個出租司機是個本地司機,聽了我的抱怨後說到,“真對不起曼哈頓這麼堵,不過你說巴黎也這麼堵我覺得很開心,我不喜歡法國”。看來也許他也有類似經歷,不喜歡法國。

 

加拿大也是雙語國家,一多半兒國家講英語,魁北克省講法語,我一直認為魁北克人都是法國後裔,就一直認為他們是法國人,所以心理上有些距離。有一次和一個魁北克來的同事聊天,就說起法國人的無禮。不曾想我的魁省同事竟然贊同我的意見,他說有一次他在巴黎問路,巴黎本地人一聽他的法語有口音就說聽不懂,氣的他就想罵街。前年有一個課題需要到蒙特利爾去做,那個公司里的很多人根本不懂英語,我就試着和他們說法語,不知怎麼聊起法語的事情,那個同事說,“我們說的不是法語,叫做魁北克話”。看來法裔加拿大人對於法國人也有一定牴觸情緒,估計也是因為法國人傲慢的讓人受不了。

 

去年參加一個會,跟大家聊完後表示感謝說到“Thank You”,不想順嘴說出“Merci  Beaucoup”. 那人說到“沒想到你還懂法語”。我回答道,“我說的不是法語,是魁北克話,一種加拿大語”。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史政研究所:被消失的三千萬地主階層
2016: 七月初用老媽的身份證開了個銀行帳戶,
2015: 從日本史料看,誰在真正抗日!
2015: 國人的墮落也可以從網絡語言反應出來
2014: 剛跟一去米國的朋友聊天,給俺講了兩件
2014: 漢堡王收購Tim 的報道提到美國的企業稅
2013: 神奇國法庭辯駁,60多歲的早老頭子政客
2013: 關於古代東亞騎兵的戰鬥力,匪連等看
2012: 是非真假是第一位的,意識形態是第二位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