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致命傷:泥沙
王維洛
長江水量大,含沙量小。長江中的泥沙量沒有呈增長趨勢。這是三峽工程可行
性論證報告的結論,也是三峽工程決策的最重要基礎之一。本文就這個結論進行探
討。
在1998年的洪水災害後,許多人對長江流域,特別是中上游地區的森林遭
毀滅性的破壞,引起嚴重水土流失,使長江中的泥沙量增加的現象,深表憂慮。政
協主席李瑞環1998年8月21日到沙市視察洪水情況,他走到長江邊俯身捧起
長江水說∶“長江水本來沒有這麼渾,含沙量很大啊!”。長江水變渾了,長江中
的泥沙量是增多了,這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共識。如果照此下去,長江要在我們的
手中變成為第二條黃河!這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呼喚。
⊙ 可疑的數據、論證
可是在1992年被批准三峽工程的可行性論證報告中,卻有長江的泥沙量少
,長江中的泥沙量沒有增加的結論。
贊成三峽工程的人,認為建設三峽工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就需要
論證三峽水庫的經濟使用期,最少要在千年以上,而不被泥沙所淤死。所以,“長
江水量大,含沙量小”這個結論,就成為三峽水庫能長期利用的最重要前提(長江
水利委員會主編∶長江三峽工程技術叢書∶三峽工程泥沙研究,國家九五重點圖書
出版項目,武漢,1997年,第76頁)。
事實上,在世界十四條主要河流中,海河和黃河的泥沙含量名列前矛,然後是
恆河和印度河,長江名列第五(參見PETERH·GLEICK∶WATER
IN CRISIS,NEWYORK,1993,P·159)。長江的泥沙含
量是非洲尼羅河的6倍多,是歐洲的萊茵河的30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和湖泊研究所孫順才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蔡則怡
認為∶近幾十年來,由於長江流域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被攜帶到中下游,沿着江湖
堆積,使江、湖對洪水的蓄、泄功能下降,直接影響和加劇了中下游地區的洪澇災
害。根據宜昌站資料,在50年代以前,每年攜帶到長江中下游的泥沙量為五點二
二億噸,但是到了80年代,增加到六點三四億噸,增加了21%。(孫順才,蔡
則怡《長江中下游及三角洲地區洪澇災害極其原因與減災對策研究》,收入中國科
學院地理學部《中國自然災害災情分析與減災對策》,1990,第203頁)。
作為三峽工程論證的基礎資料以及之後的補充資料,得到的結論卻是,長江中
的泥沙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在1981年到1994年間有所下降,根據宜昌水
文站徑流量和泥沙量的統計,1950年到1980年期間,平均年徑流量為45
11億立方米,平均年輸沙量5·15億噸,其中1954年洪水期間,最大流量
達到66800立方米/秒,年輸沙量為7·54億噸。到了1981年至199
4年間,泥沙反而減少了,81年發生四川洪水時,最大流量70800立方米/
秒,這年的輸沙量則為7·28億噸,少於1954年的7·54億噸(數據摘自
長江水利委員會主編《長江三峽工程技術叢書·三峽工程泥沙研究》,1997年
,第1頁)。
對比這兩個階段,第二階段的年平均泥沙量,比第一個階段減少了百分之四,
照此,長江水不應該比過去渾濁,而是應該比過去更清澈。
然而,更真實的不是數據。作家徐鋼在《沉淪的國土》一書中寫到,(金沙江
一帶濫伐林木)森林既倒,江水橫流,濁浪奔泄,更有誰能阻擋?穿過雲南二十二
個縣的金沙江河谷,兩岸荒蕪,頑石累累,已經到了百里不見一棵樹的地步(徐鋼
∶《沉淪的國土》,第14頁)。另一位記者和作社,在長江發源地的徒步旅行中
報導,地處長江源頭的巴塘縣,多年來實行木頭財政,縣財政收入的一半來自伐木
,現在金沙江已是千里不見一棵樹;過去能與蘇杭比美的巴塘縣,現在是泥石流過
,滿目瘡痍(和作社∶中國三峽工程報,1998年2月20日)。記者李暉報導
,四川省的水土流失面積為56166平方公里,年侵蝕量達23104·86萬
噸。每年雨季,暴雨集中,泥沙俱下,上衝下淤。山上石化,山下砂化,河水成泥
漿(李暉∶南方周末,1998·8·21)。山坡被開墾,植被被破壞,水土流
失加重。美國環境生態學家KEITH CLAYTON指出,森林全部被砍伐後
的土地的水土流失量是森林地的1000倍或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