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經濟報告顯示,2019年全年經濟增長率預計將為負1.3%,也就是負增長。此前港府預測,全年增長率為0至1%。分析認為,香港很快將步入十年來的首次衰退。
特區政府說,8月份的全港零售額同比下降23%,創有史以來最大跌幅,九月份跌幅為18.3%;7-9三個月經濟增長,又比前一個季度下降3.2%,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成長。這兩個季度正值香港“六四”三十周年紀念活動後,“反送中”運動興起、發展,及至“遍地開花”時期。
香港特區政府聲明說,第三季度內部需求下降,當地的“社會事件”嚴重損傷消費相關活動,黯淡的經濟前景影響消費和投資情緒。
報道說,香港的抗議活動造成的“持續混亂已經影響商業人士對香港的整體信任。”上月中旬,美國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宣布,將香港的評級由“穩定”,調降至“負面”。香港總體經濟狀況黯淡,亮點不多。
李洪寬是網絡雜誌《大參考》的總編輯,他星期五對美國之音說:“(香港)的經濟形勢應該不出乎預料,示威抗爭已經接近半年,年輕人對經濟的理解沒有那麼透徹心扉,經濟不好主要是他們的家長、生意人和店鋪老闆,年輕人體會不到,他們都是父母養着嘛,年青人不在乎(經濟)這個東西。”
隨着抗議活動的升級,香港大街小巷的商家和餐廳晚上都早早關門,有時白天也不開門營業,一些小店支撐不住,只好倒閉了。
由香港網民發起的“周圍塞”堵路行動目前已經進入第五天,多條主要幹道未能開通。其他抗爭者則繼續以向路軌和紅磡過海隧道收費處投擲汽油彈、在公路上放置雜物等方式,堵塞交通。對此,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解釋,警方不想開路,引發衝突,但同時指出,堵路範圍擴大,受影響市民增加,相信民意會逆轉。
香港民意能夠逆轉?目前跡象顯示,香港的持續抗爭勢頭未減,天氣轉涼,氣溫更適於戶外抗爭行動。那麼新公布的經濟數據是否會影響抗議者行動?香港抗議衝突往何處去?
對此李洪寬說:“經濟數據雖然很暗淡,公布出來大家也理解。但是學生可能還是不會因為經濟數據而撤退。實際上他們抗爭的一個目的,就是讓經濟數據和經濟活動受一些傷害。(不過),誰受傷害,誰就會採取行動。學生們是站在公義,站在港人長遠利益上,也就是港人治港、五大訴求、一國兩制、這些東西,而政府是想藉助公布這些數據,激起民怨,讓那些掙錢的成年人,轉為憎恨這些年輕人。”
另一方面,香港正在面臨資本外流威脅。有報道說,包括瑞銀(UBS)、滙豐(HSBC)和瑞信(Credit Suisse)在內的多家金融業巨頭透露,他們在香港的客戶當中,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在香港以外新開了賬戶,並且將資金轉移到新加坡或者美國等地,以便在香港“起火”之前,把資金放到安全的地方。這裡的所謂“起火”,大概指北京派兵進入香港收拾殘局。
不過,還有專家認為,對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投資者而言,香港仍是非常好的中介,短期內很難找到替代香港的地點,這是因為香港自由資本外流結構、法律框架和簡單稅制,這些都是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