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生物行為的目標基本不外乎兩種,就是個體保守與物種保守。簡單地說,就是在某一指定物種中,個體的行為既為保留自身為目標,也為物種保留為目標。特別要強調的是,這裡所說的目標,並非生物本身自覺制定的一種意識,而是觀察者對其行為的理性解釋,因為我們不知病毒或細菌擁有意識。
病毒是在可觀察世界上結構非常簡單的一種生物。它的行為可以被歸結為尋找宿主,製造外殼與自我複製。宿主可以是細菌,真菌,植物或動物的細胞。簡而言之,找到大量宿主是病毒個體以及其物種得以保留的必然途徑。
對於以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為宿主的病毒來說,宿主在食物鏈上所處的地位越高,也就越有利於病毒的物種保留。
比如說穿山甲是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那麼以穿山甲為宿主的病毒必然面臨隨宿主滅絕而滅絕的命運。既然作為生物,病毒也具備個體保守與物種保守的行為目標,我甚至可以把它形容為一種求生衝動或動力,當然我不去追究這種目標或動力的來源,因為來源在何的問題超出了生物學的範疇,而是一個本體論的哲學主題了。
回到可觀察世界的現實,比起穿山甲來,人類的在食物鏈上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並且在一般環境下遠不是瀕臨滅絕的物種。因此,以人類細胞為宿主的病毒的存活率應該遠高於以穿山甲為宿主的病毒。這種物種保守的動力必然會驅動病毒的宿主遷移過程。
是這樣嗎?我只想拋磚引玉,請博士來科普,先致謝意,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