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全球化到美國優先,經濟政策大轉向的實業基礎 |
送交者: 果子狸 2020年05月17日07:29:51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在很多人的眼中,美國經濟政策的大轉向,就是從實質上廢棄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傳統做法,而以美國優先為口號而重新製造關稅壁壘,是川普被當選總統後的個人特色。從而認為美國當前的經濟政策也會隨着川普任期的結束而終止,不管是在2020年還是2024年,而重新回到以前的自由貿易傳統上去。卻忽略了這種政策轉變的基礎並非個人喜好,而是美國經濟在國際市場的地位變化。川普的被當選本身就是經濟局勢改變的結果,而不是起因。本末倒置的說法可以吸引眼球,卻是對世界大局勢的誤判。 美國的經濟政策為何會發生180度的大轉彎,這就需要對美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做出歷史性分析。我的觀點是,美國在二戰結束後曾經經歷過兩次大危機,一次是1970年代初期至1985年的滯脹危機,另一次是2007年開始的次貸危機。兩次危機的表面都是金融危機,而其實質卻是美國經濟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1970年代初期,眾所周知的是,由于越戰的持續,美國不得不大量超發貨幣,以至於美元與黃金的匯率不能再被固定在35美元對1盎司黃金上,尼克松在1973年8月15日宣布美聯儲停止黃金兌換業務,結果造成了黃金價格大幅上漲,同時帶動了石油,歐洲硬通貨以及日元的上漲,美元的低迷一直持續到1980年中期,西方經濟經歷了滯脹,就是國內生產總值的停滯伴隨通貨膨脹的現象。 但是在筆者看來,這只是個表象。實質是美國工業在這段時期里失去了競爭力。二戰結束後,美國在歐洲與日本的投資以及技術的輸出造就了本土產業的停頓。事實上,美國在本土的工業基本就被限制在軍火的範圍內,而民用工業陸續被外移到了西歐與日本甚至東南亞,使這兩個地區的經濟活動得以高速發展,並且使美元長期外流。 在1980年代初期,日本在民用電子上的優勢和西歐在重工業上的優勢都削弱了美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日本的研究方向是高傳真音像,而西歐在汽車,航空,核電,高速鐵路的領域都領先於美國,而在航天技術上,歐洲的商業火箭也可以與美國技術抗衡。當時的歐洲輿論常以美國的經濟頹廢作為論題,認為美國人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僅是漢堡包,可口可樂與好萊塢電影了。 1985年9月22日由美國,日本,西德,法國和英國在紐約的廣場酒家簽署的廣場協議,被認為是美元從疲軟走向堅挺的轉折點。被公眾忽略的事實就是這次美元的升值擁有一個強大的產業後盾,就是在民用電子領域,美國發起了一場數碼技術與互聯網的大發展,在工業上重新取得了主導地位,把日本與歐洲甩在了後面。這種數碼優勢一直持續到近期。 其實,西歐與日本在1980年代中期也具備了數碼與信息革命的技術基礎。之所以在這個領域裡讓美國占了先機,是因為西歐與日本除了在理念上忽視了計算機技術在公眾消費領域裡的前景,也缺乏一個足夠大的國內市場來回報巨額的投資。 在歐洲人的眼裡,數據遠距離傳輸的用途只局限在工業和科技領域裡,1980年代法國就已經研製了類似於互聯網的Cyclade系統,但卻找不到公眾消費的用途。日本也擁有高清電視的技術,但也得不到普及。之所以互聯網和數碼技術能在美國被普及,除了硅谷的創造力之外,是因為美國擁有一個大規模的國內消費市場。 如何在國際貿易中平衡美國的數碼技術優勢,這是歐洲人長期思考的問題。他們得出的共識是,歐洲是一個化石燃料貧乏的地區,要在國際市場上取得優勢,必須在能源領域裡得到領先地位。這種地位可以由兩種方式獲得,其一是與俄羅斯建立穩定的西伯利亞天然氣供應關係,其二是發起一場能源過渡的革命,以可再生能源來取代化石燃料。 在歐洲人的眼光里,俄羅斯非但是一個競爭對手,而且也是歐洲大家庭的一員。與其在中東或烏克蘭問題上向俄羅斯發起兩敗俱傷的制裁,不如與之開展一場開誠布公的對話。畢竟,在經濟領域裡,俄歐關係是互補的。一個經濟上得以發展並保持社會穩定的俄羅斯非常符合歐洲的利益。以歐洲的農業,食品和輕工業產品來換取西伯利亞的廉價天然氣是歐俄經濟關係的理想模式。而美國卻對這種有利於歐洲和平的對話十分恐懼,因為上述的經濟模式會使美國在歐洲的地位邊緣化,特別是美國頁岩氣出口的前景將會因此而暗淡。 能源過渡是歐洲經濟得以重振的關鍵。在防止氣候變暖的國際話題後面,可以推測的是歐洲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已經隨着替代能源技術的日益成熟而大幅降低。在綠色環保組織的輿論運動,特別是以瑞典女中學生格蕾塔 滕貝爾格為代表的青年環保運動的背後,我們都能想象歐洲能源巨頭的意願。並且,在能源過渡的話題上,歐洲找到了中國這個出其不意的准盟友,因為中國與歐洲一樣,在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上有着共同的利益。顯然,能源過渡對美國的石油產商,特別是成本高昂的頁岩氣產商是一個十足的威脅,因此,作為對川普提供選舉支持的砝碼,他們主宰了華盛頓在氣候主題上的論調。 美國優先的經濟政策掩蓋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就是美國在能源過渡的領域裡已經沒有技術優勢,而在數碼領域裡,以及麥當勞,星巴克咖啡這樣的連鎖店鋪之外所占據的競爭優勢已經遠不能平衡在國際貿易上的收支平衡,也不能阻止國內就業人口的貧困化以至中產階級的貧困化。剩下的武器只有關稅了。 貿易戰的目標不僅限於中國,歐洲也處於主要對手的位置。銀行,航空,汽車製造都是美國關稅的打擊對象。作為反擊,歐盟也威脅對美國的數碼巨頭,比如谷歌,亞馬遜,臉書,蘋果和微軟徵收巨額的數碼服務關稅。在這種互征關稅的氣氛下,不能排除北大西洋聯盟在中遠期徹底破產的前景。 作為筆者的結論,美國從提倡世界經濟一體化到美國優先的政策大轉向背後,映射的是美國經濟在世界市場上地位的長期轉變。這種轉變的前景不能排除地緣政治格局的重組,並使美國在全球各地的事物中逐漸退出,並在貿易領域裡被逐漸邊緣化的可能。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9: | 文革中父親被關押四年多後回家 | |
2019: | 美國這是要集中火力對付中共 | |
2018: | 黃俄們看好了:俄國幫助越南在南海採石 | |
2018: | Yanny還是Laurel,你們聽見的是什麼? | |
2017: | 川粉們,大戲好看嗎?信寇米還是信總統 | |
2017: | 正在游歐: 荷蘭百合花/鬱金香花海,美 | |
2016: | 淡紫:看病小記(完) | |
2016: | 咚咚小同學,偉大領袖教導我門說:少談 | |
2015: | 雪山下的絳珠草:搭車記(二) | |
2015: | 慌慌,豆豆,堀內孝雄 愛しき日々 ,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