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吃苦奮斗在美國成功,黑人為什麼不能?
美國華人
當我在地鐵站里,看到一些精神面貌不好的黑人青年游盪時,我心裡有兩種不舒服。一是嘆息我在這麼發達的國家,卻還要擔心自己的安全。二是難過這些黑人青年沒有好的出路和命運。雖然膚色不同,我們都是相通的人。他們本該有好的人生。
我所在的當地華人微信群里,有朋友表達對遊行引起騷亂的反感,也有朋友支持遊行的訴求。這兩類觀點形成了爭論,各有文章在群里傳播。
我理解一些朋友對騷亂的反感,出發點是財產,安全,秩序,還有疫情沒有消失前的健康。這些都是我們共同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我反對"窮苦人都是活該,誰讓他不努力"的觀點。
是的,我們第一代移民經受了很多挫折,經過很多吃苦奮斗才立足,所以格外看重奮斗精神。不過別忘記,我們是從很多國人中脫穎而出的少數。來美國時雖然沒有財富,但是有出色的學業和才能。有這個背景墊底,我們懷揣希望,對未來有光明的期待。人活一口氣,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希望,它給人帶來很多力量,比財富還重要。一個社會中,難免有相當比例的人,會成為失意者,在挫折中找不到希望。人生有很多難以預測的因素,我們的後代,也很難保證個個都不會落魄。很多有愛心和社會責任感的人,關心弱勢群體,關懷弱小者的權益和處境,他們是社會健康的保障。這些人可能被誤解稱為"白左",卻是我們落魄時可以依靠的人。我出於慈悲和謙卑,知道自己的天賦和才能是一種幸運,所以不忍心以自己的那點成功,去鄙視不成功的人。
當我在地鐵站里,看到一些精神面貌不好的黑人青年游盪時,我心裡有兩種不舒服。一是嘆息我在這麼發達的國家,卻還要擔心自己的安全。二是難過這些黑人青年沒有好的出路和命運。雖然膚色不同,我們都是相通的人。他們本該有好的人生。
所以我試着換位思考,以我自己知道的部分,看看黑人的處境和角度。
1
黑人社區的一些狀況,已經是老大難問題。那是一個讓人很難看到希望的環境,周圍都是落魄的人,包括失去希望以後自暴自棄行為暴力的人。窮區沒有好的教育資源,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在哪裡。假如我投胎出生在這樣的環境,怕是也難走到今天。看到希望,才有堅持努力的動力,就像籃球明星科比那樣。遺憾的是,這種以財富劃分居住區域的布局下,取得成功的黑人比例低,成功後可能會搬離黑人貧民區,難以成為社區里孩子環境中的正面因素和榜樣。比較有志氣的孩子,也容易受到打擊。TED Talk有一位來自治安較差的學校的老師曾有一個演講:有一個孩子一直要努力學習,出污泥而不染,立志離開自己出生的區。有一次他搭朋友的車,朋友無證駕駛,被警察帶去警局。因為家人沒有幾百美元保釋出獄候審,在那裡待了一周左右。最後案件撤訴,但孩子出來以後完全變了一個人。
2
這次Floyd被警察用膝蓋壓住脖子致死的事件,有人主張走司法程序解決,但這次抗議的就是司法系統的缺陷部分。這個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有很多沒有得到關注的事件。警察經常對黑人白人區別執法,加上歷史上警察對黑人的壓迫,黑人對警察的恐懼和憤怒,積攢已久。
3
文化上,黑人最初被從非洲大陸綁架來,與故土和骨肉親人生生剝離,世代牲畜般受奴役。有的人上溯三代就是奴隸,有的人知道自己家族有被私刑處死的親戚。這種記憶和經歷,就讓黑人有天然的傷痛。民權運動以後,黑人在政策層面上有了平等的權益。硬的不平等去掉了,軟的不平等還有很多。王小波說,貧窮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滲透在很多方面,包括貧窮,與很多資源和機會無緣,遇事的脆弱,被排擠, 周圍人的精神狀態,暴力和槍擊,被警察另眼相看,包括無助感,對前途的茫然,包括低人一等的感覺和逆反心理。這些軟的因素,不是有了平等政策就馬上可以改變的。我們小時候可能很窮,但還有一些文化傳統和信念,比如作為主流民族的自信,比如對教育和家庭觀念的重視,而他們不一定具備。
我非常希望,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改變美國黑人群體的面貌,讓各族裔的人真的都安居樂業,也讓治安的問題可以治本。看上去很難,但回顧歷史,比這個難很多的問題都解決了,我們沒有理由解決不了它。如果我們能選出有視野有善意尊重社會科學的一些人來管理國家,實現這個目標就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