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新中國建立的過程是多麼的坎坷,曾經一心為了國內百姓和平而反對內戰的共產黨,還是在1946年的時候接受了蔣介石發來的挑戰。不過本來信心滿滿的蔣介石以為整個中國的大權已經到了自己的眼前,但是卻沒有想到共產黨擁有的群眾基礎以及遠大的理想會擊垮他帶領的百萬軍隊。3年的內戰就將蔣介石帶領的蝦兵蟹將給打垮,而他與國民黨的重要人物也都被迫逃亡到台灣地區,渴望着能夠在有生之年東山再起,重新掌控中國大陸的這片天地。
在剛到台灣沒幾年的時間裡,蔣介石就等到了一個他自認為不錯的機會。到底是什麼機會呢,這件事情還得從1950年的時候說起。要知道當時美國為了加強對亞洲地區的控制,開始幫助南韓攻打與我國接壤的朝鮮地區,而這場戰爭就是大家熟知的朝鮮戰爭。
毛主席等幾位重要的領導人都知道美國的意圖不在於幫助韓國取得戰爭的勝利,而是對中國在內的亞洲東部地區有所圖謀。不過當時國內經歷十多年的戰亂,國家還遠沒有抗衡美國的能力,因此毛主席對援助朝鮮的事情也有些猶豫。
後來在開國將領等重要人物的請願之下,毛主席以大局為重,最終決定出兵支援朝鮮一起來對抗美國。因此中國的一部分部隊改名為志願軍部隊,並且在彭德懷等將軍的帶領之下往鴨綠江那邊的朝鮮進發。至於蔣介石認為的這次機會則就是他認為共產黨帶領的軍隊沒辦法與美國抗衡,在這場戰爭打起來之後他將有機會坐收漁人利。
可是讓美國與蔣介石想不到的事情是,志願軍先後五次的對美軍發動了戰役,並且還都取得了上風優勢。其中第一次戰役志願軍就顯現出來他們的能征善戰,剛剛到戰場之後就將大軍壓境的美軍趕到了清川江對岸。
其後在第二到第四次的戰役之中,志願軍與朝鮮本國的軍隊一起聯手,在與美軍的交鋒之中殲滅了美軍的幾萬人。這使得美軍對中國的軍隊實力感到驚奇,但是卻沒有想出來好的辦法來解決美軍在朝鮮地區的困境。至於蔣介石則更沒有話可說,共產黨軍隊表現出來的實力讓他原本的想法直接落空。
之後志願軍與美國的軍隊展開了第五次的對抗,而這場戰役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的慘烈程度超乎人們的想象,上甘嶺的土地被炮火鋪地式的襲擊了幾遍。中、朝、美、韓四國都付出了沉痛的代價,但是還好以美國的戰敗結束了這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之後美國只能與朝鮮簽訂了停戰協議,志願軍完成任務之後就回到了國內。而蔣在這場戰役結束之後說了一句:“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毛主席的對手”。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來蔣介石對毛主席的評價有多高,而我們的主席又是多麼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