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一:我的2020——在緊急狀態下的東京穿梭
2020年的春節,來的比較早。似乎預示着美好的春天已翩翩走來。然而命運交響曲有時也會突然跌宕。當海內外華人正在興高采烈地采購年貨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今年最為緊俏的年貨居然是口罩。
除夕之際,武漢突然宣布封城。儘管使我吃驚不小,但還是隔岸觀火之感。對於自己也會受到疫情威脅則完全沒有任何思想准備。確實沒有想到,新冠病毒很快地漂洋過海,逐步逼近了自己的身邊。到了2月中旬在客戶的相關職場,已發現了感染病毒的患者,上班電車的上下車的相鄰車站,也都發現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由於職場並未下達居家待機的命令,所以班還是要上的。於是從那時起,我就採取基本上全副武裝的通勤方式,不僅帶上了口罩,還帶上帽子和手套,與病房醫生相比,那就只差防護鏡和防護服了。
在病毒蔓延之際,對於東京的工薪一族來說,與周邊他人最為濃密的接觸就是滿員電車的乘車途中了。這正是日本政府再三強調的三密(密閉空間,密集場所,密接場面)的綜合體了。在滿員電車中,人與人之間是肩踵相連,五官咫尺。就一般人來說,在平常心態或恐懼心態之中,心理活動絕對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在平常的日子裡,你既能嗅到香艷女子晨早沐浴的芬芳,又可感受到油膩大叔精心鋪灑的香氣。而此時此刻,由於心理因素的變化,滿員電車中,他人的一聲咳嗽就會使你心驚,一個噴嚏也會使你肉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紐帶,在病毒陰雲籠罩下,得到了最現實的體現。
日本的疫情蔓延,如同溫水煮青蛙,反而讓人備受煎熬。日本政府的措施也有點娘炮,不肯一下子下重手,一舉切斷傳染渠道,結果傳染基數越滾越大,在整個2,3月份,感染人數都在持續攀升。時至4月初,日本政府終於頂不住了,宣布了部分地區的緊急狀態,隨後,又擴張至全國。在進入緊急狀態後僅僅9天的時間里,感染人數便從5000人越過萬人大關,翻了一番。
藉助政府緊急狀態,我最想得到的東西就是公司的一紙在家工作指令,以消解個人的恐怖心理。然而,公司一下子是沒有辦法將所有員工的遠程工作電腦准備到位的,只能分個輕重緩急。第一步,將優先向身體較弱和家中有老人的員工提供遠程工作電腦。我不符合條件,只能繼續上班。公司考慮到員工的安全,給出了錯峰上下班制度,為此我也就做了每天11:00上班,20:00下班的工作時間調整。這樣雖不可消除通勤途中的風險,但可多少降低一點風險。
到了4月下旬,新冠病毒的全球性蔓延更是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在美國,感染人數突破了百萬,紐約更是備受沖擊。在這種背景下,日本的各種烏鴉嘴也在信口開河,有說今天的紐約就是明天的東京;還有的說,五月份東京感染人數將達到150萬人,死亡人數將達15萬人。媒體上公開發表的這些悲觀性憂患觀點,着實影響人的情緒,真是恨不得東京警視廳開出一張訓誡令,封封這些烏鴉嘴。也就在這時,我又發現,東京都接納救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輕症患者的賓館就在我職場大樓的同一個十字路口處,如果跨過紅綠燈,立刻就可達這個類似中國的方艙醫院的地方,看到這些我的心中自然更是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此時,周邊不少人都勸我不要上班了,何必乘坐公共電車,在飄舞病毒的大氣中穿行。其實請假之事我也想過,如果找個理由請假一兩天,完全可以做到,但在疫情蔓延的漫長期間之內,不是你閉門一兩天就能躲過的。如果請長假,在日本同仁都在堅持的情況,我有什麼合適的理由嗎?
其實,面對這樣危難的考驗,是選擇臨陣脫逃?還是堅持下去?這樣的安危選擇,對我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9年前的日本大地震以及隨後而來的核輻射威脅,致使當時許多也國人同事都選擇了離開日本,暫避風險。當時的公司部長也問到了我,你走不走?我沒有正面回答,反問部長,你們走不走?部長說,我們就是這里的人,無處可走。我接着說:那我和你們在一起,如果日本不行了,請你們和我一起走。部長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又說了幾個字,人與人交往,就是這個理兒。
其實作為一個在日華人,每時每刻都在自覺與不自覺的充當着民族代表的角色,甚至扮演着民間外交的角色,你做好了,人家會說中國人怎麼樣,做得不好了,人家會說中國人不怎麼樣。因此我考慮:這一次面對東京蔓延的新冠病毒,出於心理的恐懼,提出休長假,把工作推給別人,儘管公司的臨時制度允許,但絕不是一個選項,也有失民族氣節。因此,我沒有其他選擇,只有堅持。大義不可失,誠信不可失。雖然每天通勤如同日履薄冰,風險很大,但還是要繼續堅持日履薄冰。
在我人生中所遇到的人間劫難之中,這次恐怕是歷時最長的了。5月黃金周結束後,終於輪到我了,公司對我下達了在家上班的指令。通勤的風險暫時沒有了,我迅速在家搭建出一個臨時的電腦工作環境。幾天來,反而比在職場上班付出了更長的工作時間。回顧自2月以來,在近百天的時間里,我在有病毒感染風險極高的電車中通勤,出沒於東京疫情最為嚴重的都心區域,不僅慶幸自己沒有感染,也真正地感到在恐怖的陰雲中堅持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聯想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需要海內外華人共同走出自己腳下每一步堅實步伐,需要在艱辛的付出中一點點的堅持,無須空喊。一點一滴地實干,曾經是日本戰後重新走向經濟復興的成功道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的可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