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開了不一會兒,沒問題說,我們現在經過的是垃圾夫的老家。沿街的房子都是很氣派的洋樓,記得來之前垃圾夫說他們村裡有23頭大象,在附近一帶是最多的。了解了供養大象的成本,明白了這意味着什麼。
再往前走,周圍的景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路過幾個小城鎮,所有的馬路都沒有邊道,街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小商店。從商店裡一邁腳就能直接踩在土地上。這土地就是人行道,而車行道卻鋪好了。小店裡的商品叮呤噹啷地掛到門外。沒有邊道的大街加上滿地的垃圾,顯得又髒又亂。每個小鎮都是人頭攢動,邊道上行人,黃包車,商販擠得到處都是。街上的女人穿着五彩的紗麗。我禁不住驚嘆她們在色彩搭配上的大膽。時常可以看到有人穿着粉色的紗麗,但是圍了亮綠的披肩,或者正好反過來,在很強的陽光下耀眼無比。奇怪的是,和周圍的環境配上,倒沒有覺得太難看。
路上碰到穿着白色Dhoti的一隊男人,一邊敲鑼打鼓,一邊慢慢地往前走。司機說這是為了地方選舉。這一帶有兩個政黨,共產黨(Communist Party)和國大黨(Congress Party)。我們看到的是國大黨在拉選票。以前本地有兩個共產黨:共產黨和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現在只有一個共產黨。共產黨的實力很強,曾經作了喀拉拉省的執政黨,搞均貧富,改善教育和衛生。不過他不同意海外流行的說法:是共產黨的社會政策給了喀拉拉現在的繁榮。他認為是以前英國人在這裡把基礎搞得很好,共產黨一上台,直接繼承了英國人打下的底子,稍微弄了弄就錦上添花了。事實證明,共產黨比國大黨也好不到哪裡去,開始還有一些新鮮論調,後來也是腐敗的腐敗,斂財的斂財,讓百姓失望。這也是為什麼國大黨又打了翻身仗。百姓認為選哪個黨無所謂。我們一路上又問了一些人,好像持這個觀點的人還不少。有了司機的提示,我愈發注意起沿途的共產黨標誌。鐮刀斧頭在城裡、鄉間到處可見。不過他們的鐮刀斧頭可是充分展示了印度人的藝術創造力。我們能夠看到的標誌各式各樣,而且是各種顏色,鐮刀的刀把有時還給換成了玉米。
嗯?除了選舉的標誌之外,好像沒有太多的廣告標牌嘛。我敦促沒問題一塊兒找找看。後來確實在公路邊和城裡房子的側面看到了少量廣告牌。我很快總結出印度的路牌廣告的幾大特點。第一、人多。每一幅廣告上怎麼也要印上他十來個人。幾乎看不到一個人的廣告。第二、孩子多。這十來個人裡面經常是一到兩個大人,一人面前一堆孩子。第三、都是白人。印度北方人長得比較白,南方人黑。我們在南方旅行,廣告牌上一堆一堆的人,卻沒有一個黑皮膚。看來印度的廣告媒體還沒有把政治正確性提到應有的高度。第四、廣告牌上的機電產品和房地產不是很多。不過,這可能跟我們在南方鄉間有關係,估計到了北方大城市,特別是新興產業發達的地方可能就不一樣了。沒問題說我這種極小樣本就作結論的研究方法不夠科學。我敦促他跟我一起看。等到離開印度之前,這些印象並沒有改變,沒問題決定投我的票。我們跟一些其他的遊客聊起來,居然沒有人注意那些人口過剩的廣告牌。不過,聽我說了,大家紛紛積極回憶,好像提不出反對意見。
沿途路過一個橡膠園,每棵樹都打了吊瓶。我們下車去看,從坡上下來一位老者,光着上身,下身穿着mundu。老人手裡拿着一本雜誌,是我們到印度看到的第一個閱讀的印度人。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我覺得他的言談舉止裡面透着一種溫文爾雅的氣質。他是橡膠園的主人,說這片地有2600棵橡膠樹,在周圍算是比較少的。他領我們去看了後面橡膠處理的作坊。原來橡膠生出來時是白色的。在太陽下晾曬變黃,要經過熏烤才能成為黑色。熏烤橡膠的小屋子裡面黑洞洞的,發出糊橡膠的惡臭。烤出來的橡膠是一張張黑片兒,可以用來做輪胎。不明白,既然如此煙熏火燎,還污染環境,為什麼不索性讓汽車胎都是白色的?正聊天,從後面來了一個中年男子,這是老人的兒子。老人介紹了他之後,忽然想起來什麼,問:“你們從哪裡來?”然後是:“你們結婚了嗎?”然後是:“有孩子了嗎?”老人說:“我的兒子也結婚了。他老婆在屋裡面睡覺,現在不能出來。”好像生怕我們以為他兒子沒有老婆。老人的兒子有些不好意思,搖搖頭進屋去。
這時候司機上來,對着老人說了幾句什麼,我們聽不懂,但是猜出他是讓老人別多說了。我跟着司機下來,沒問題卻不好意思,又黏糊了一會兒。他上車以後有些不高興,因為旅遊大使的車是按天計價,停車隨意的。可是想想也沒有辦法,這麼遠的路,司機晚上回家還要花很長時間,總不能讓他半夜才回去。
後面的路就開始爬坡了。沿途有幾個觀賞點,遊人可以看看風景。我們到了一處下來,靠山的一面有瀑布,另一面是很深的山澗,裡面樹木叢生,一眼望不到底。一群猴子圍過來。我拿出香蕉來餵猴。猴子精得很,自己拿了吃的也不讓別的猴。開始它們還一個一個地接着,後來索性一把搶了去。情急之中我喊了一聲:“討厭!”司機忙告訴我不要把猴子惹急了。
正說着,又一輛旅遊大使停在我們前面。從車上下來一位遊客,就是那天船上碰到的以色列人。沒問題過去聊了幾句,發現他的司機晚上不回科琴,所以可以一路走走停停。反正離下一個目的地蒙納(Munnar)只有十公里了,我們決定讓我們的司機回頭,搭以色列人的車走。把司機半路開了,難免有些內疚。沒問題按公里數付了帳以後,又給了司機100盧比小費。司機很高興地走了。後來從以色列人那裡得知,出租司機的車(包括自動黃包車)都是公司的。他們每天從公司得到的收入為100盧比。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黃包車司機不願意打表,多賺的錢就是他們自己的了。不過我們一路上坐了幾次旅遊大使的車,從來沒有不打表的現象。當然,如果是長途旅行,最好還是找晚上不急着回家的司機。
沒問題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