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風不正、國企被肢解、貨幣失去主權、貧富分化、內需不足、外向型經濟、通貨膨脹、金融危機、帶路黨......這些詞是不是非常熟悉? 提要: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世界上最發達、最文明、最富裕的國家,但是在清朝統治的兩三百年裡,東西方來了一個顛覆。 因此,吸取明朝滅亡的教訓,非常重要。本文分八個部分: 1、精英墮落,官風不正 2、國企被肢解 3、貨幣失去主權 4、貧富分化,內需不足 5、外向型經濟 6、通貨膨脹,窮人越窮,富人越富 7、東林黨和帶路黨 8、滿清入關,中華民族陷入低谷 一個社會的墮落,是從精英的墮落開始的。 1. 國家的墮落,從官風不正開始 大明王朝開國之初,以開國皇帝的勤政愛民,和士大夫們的犯顏直諫聞名。 皇帝深知民間疾苦,百姓的不易,因此給明朝官員的工資水平是很低的,作為補償,規定官紳不納糧,有免稅的優惠。同時,對貪污受賄的,處罰非常嚴厲。 為改變元末官員深入骨髓的貪腐之風,朱元璋1385年發布了《大誥》,整理這一年審判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誥文的形式向全國發布,告誡官吏們,不要重蹈覆轍。 明朝前期的官員,雖然不乏貪腐,但總體上還是比較重氣節名譽。就算在松江這樣的富庶地區,當地周氏曹氏蔣氏這樣世代官宦的名門,生活水平也就中等人家等級。誰要敢做官時貪圖享受經營產業?必然會被集體鄙視。 而在朝堂之上,明朝的大臣們也經常據理力爭,讓皇帝下不了台,以犯顏直諫為傲。明朝的大臣甚至以在朝廷挨打為榮,認為這是名垂青史的好機會。 但隨着明朝商品經濟高速發展,一切向錢看的風氣流行,傳統信仰被全沖得七零八落。官員忙着買田置地,甚至借權勢插手各類生意。社會風氣大變。 《新會縣誌》記載:明代早期時,如果有清官辭官回家,鄉鄰們都引以為榮。但到了嘉靖年間時,如果官員回鄉後沒帶回錢,必然要被街坊四鄰嘲笑,“清官”幾乎成了“傻官”的代名詞。 失去了信仰的社會,就只能以金錢為信仰。塌方式腐敗就由此開始。 亡國之前面對崇禎哭窮的大臣們,在李自成占領北京後一頓抄家,竟抄出七千多萬兩白銀。 2、國企被肢解 明朝初期,造船等重大產業收歸國有,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以全球最先進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獨霸從東亞至阿拉伯海的貿易。 鄭和下西洋,一方面宣揚明朝的武力軍威,建立起龐大穩定的朝貢體系,另一方面打通了海洋貿易線。 1407年,鄭和在今天的蘇門答臘巨港設立了明朝的舊港宣慰司,後來還在蘇門答剌、滿剌加兩地建立軍事重鎮,控制了馬六甲海峽。 鄭和的無敵艦隊,建立了國家壟斷的朝貢貿易體系。 鄭和的艦隊裝滿絲綢、瓷器、藥材、鐵器等產品,在海外宣示詔書,平定叛亂之後,就是做生意。藩屬國的產品在產地極為便宜,比如豆蔻0.5貫/斤,沉香3貫/斤,蘇木0.5貫/斤,運回中國10-20兩/斤;而鄭和帶來的中國的產品在當地賣出天價,青白花瓷盤500貫/個,能換來1000斤豆蔻,或者160斤沉香。 據明史專家考證,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收益,保守估計是黃金72萬兩、白銀1276萬兩。 正因為有了這筆財政收入,再加上建國初期充沛的農業稅收,朱棣才能五征蒙古、七下西洋、疏通運河、修《永樂大典》。即便朱棣花錢如流水,到1473年庫房裡還有240萬兩白銀,那時已經是玄孫朱見深做皇帝,距離鄭和下西洋過去幾十年了,紅利還沒吃完。 這時國有經濟非常強大,洪武至永樂年間,積累了強大的財政儲備,僅存糧就到了“至紅腐不可食”的地步。 然而,朱棣死後,明朝官員勾結民間走私資本集團,污衊下西洋勞民傷財,還把鄭和下西洋的海圖和資料藏匿起來,把國營艦隊肢解消滅。 國家壟斷的巨額海外貿易利潤被民間資本家竊取,造艦和航海技術也被私人竊取。而失去了國家艦隊武力保護的海外貿易,後來在遇到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之後不堪一擊。 失去了巨額海外貿易利潤的明朝,也很快陷入了財政危機。 3、失去貨幣主權 朱元璋起兵後,為了掌控貨幣主權,開始鑄錢“大中通寶”。洪武八年(1375年)開始發行紙幣“大明寶鈔”。大明寶鈔是大額貨幣:壹貫(1000文)、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大額紙幣和銅錢並行,並禁止在交易中用白銀。 在國有經濟非常強大,國家壟斷了海外貿易利潤的時候,洪武至永樂年間,積累了強大的財政儲備,大明寶鈔的信用也很高。 後來鄭和艦隊被肢解,江南富豪資本家控制了進出口,掌握了巨量的白銀;他們通過東林黨人等利益代言人控制了政策,禁止對進出口貿易徵稅,稅賦被轉嫁給窮人。 而隨着貧富差距惡化稅收不足,政府為了彌補稅收虧空,濫發紙幣,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導致大明寶鈔失去信用。 江南富豪控制的白銀成為實際的流通貨幣,他們操控銀價不斷上漲,大明寶鈔名存實亡,而銅錢不斷貶值,國家失去了貨幣主權。 4、貧富分化,內需不足 明朝官員的工資水平比較低,作為補償,規定官紳不納糧,有免稅的優惠。於是地主商人逐漸把土地和企業掛靠在官員名下,要麼就乾脆直接花錢捐個功名。 這樣一來,國家的稅賦日益被轉嫁到窮人頭上,貧富差距巨大,百姓越來越窮。 這樣一來,相比明朝巨大的生產能力,內需嚴重不足。 生產能力強大,但消費能力嚴重不足,使得內循環嚴重不足。 5、外向型經濟 囤積白銀可以坐地升值。發展外向型經濟,出口紡織品、瓷器、茶葉,換取白銀,就比種糧更加有利可圖。 江南的那些大地主,就把耕地改種桑棉,加工成紡織品,和日本西班牙等國開展貿易,源源不斷的白銀,就流入他們手裡。 畸形繁榮的外向型經濟,造成魚米之鄉的江南,糧食需要從湖廣調入,與其他地區爭糧,窮人更加困苦。 這樣的外循環,提高了國內的成本,讓窮人更窮;而獲得的財富,落入少數人手中,導致內循環更加不足。 6、通貨膨脹,窮人越窮,富人越富 因為老百姓日常用的是銅錢,銅錢在不斷貶值,而富人手中的白銀卻不斷升值。 江南富豪通過和東林黨人官商勾結,掌控國家政策,導致國家並不能從進出口貿易中收取稅款,國家稅賦壓在貧窮地區,進一步惡化了形勢。 國家越來越窮,窮的連軍餉都發不起。不僅如此,明朝軍官集團還養寇自重,到了什麼地步呢?明朝火器專家趙士禎上奏崇禎皇帝說一些將領“專以雙糧厚賞,招養夷丁,驅我華人,為虜奴僕,辱我族類,餒我士氣”。 地方豪強和商社,越來越富,控制了大量白銀成為了實質上的央行。天下大亂,烽火四起,他們擔心山窮水盡的政府來強征他們的錢去打仗,所以都故意把錢藏起來。朝堂上,再串通東林黨,配合他們偷稅漏稅。明朝到了這個地步,想不亡也不行了。 東林黨,就是那群呼籲國退民進和國企改制的人。 7、東林黨和帶路黨 文官勾結江南的金融寡頭們撈錢,武官則在遼東勾結蠻夷逆賊撈錢。整個國家,都爛透了。 這時候,土地,金融資本,勞動力,商業貿易,都控制在了大地主,手工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的手裡。閹黨們沒倒台之前,還能從這些鐵公雞手裡擠一點錢出來。等閹黨一倒台,後面的劇本,就是官商勾結,看皇帝的笑話。 因為明朝不亡,他們手中的財富就具有“原罪”。改朝換代,是洗白他們財富的最好辦法。 李自成一入京,他們就投降了。可是劉宗敏比他們更狠毒,一頓抓人、殺頭、勒索,竟然北京一地抄家就抄出了7000萬兩白銀。 明朝不能救,李自成不可靠,滿清自然就成了明末富豪精英們的下一個選項。 滿清幾十萬人,為何能夠輕鬆征服接近1億人口的漢人? 滿清的成功法寶是:利益收買。 對於文官,“各衙門官員俱照舊錄用,可速將職名開報,如虛飾假冒者罪之。其避賊回籍隱居山林者亦具以聞,仍以原官錄用”。而對於武將,“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 明朝的官僚地主豪強們信以為真,他們以為不過是換一個人做皇帝,因為蒙元的時候,江南的土豪巨賈也照樣吃香的喝辣的。 因此他們紛紛投降,並奮勇帶路,剿滅反抗力量。明代公知,東林黨的黨魁錢謙益剃髮降清。 沒想到滿清殺人誅心,大搞剃髮易服和文化滅絕,等到滿清站穩了腳跟,轉手就剝奪了他們的官位財富乃至頭顱。這時候,已經悔之晚矣。 8、滿清入關,中華民族進入低谷 滿族在入關以前,長期處在原始社會階段,到16世紀才過渡到軍事奴隸制社會。入關之後,還長期保留着奴隸制。清政府大臣對皇帝始終以“奴才”自稱,這種奴隸制的普遍性可見一斑。 滿清入為了奴化和愚化漢人,全面的篡改了中國的歷史,摧毀了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手工業科技也全面倒退。在滿清統治的兩百多年裡,原本應該培養來經世濟國的政治人才,被扭曲成不准談政治的書呆子和奴才。中國老百姓則變成了阿Q、祥林嫂、閏土,和買人血饅頭的華老栓。 作為少數統治多數的滿清,最害怕的就是老百姓造反。他們主要採用了三大手段: 1、滿清通過剃髮易服、文字獄殺人誅心。把最不聽話的老百姓殺了,留下聽話的;在留下的老百姓里,再挑選可能不聽話的殺了;在留下的老百姓里,再挑選稍微不聽話的殺了;於是殺了一批又一批,就像馴服畜牲一樣把中國老百姓馴服成貪生怕死、麻木不仁的廢物。 2、滿清通過修書篡改歷史,污衊漢族歷來就是個苟且偷生、勾心鬥角、一盤散沙的劣等民族,只有接受外族的統治、使用外族的文化,漢族才能有口飯吃。 3、編造康乾盛世等虛假歷史為統治階級歌功頌德。《清史稿·災異志》寫得很清楚,所謂的康乾盛世幾乎無年不飢,而且有大飢、人相食、民死大半、死者枕藉、死者以千計、鬻男女、鬻子女者無算、餓殍載道、民多餓死、父子相食這些觸目驚心的描述,根本不是什麼盛世。 清朝留下的,是一個腐朽沒落的政府,是無數赤貧的文盲人口,是眾多吸食鴉片的吸毒人員,是無數的貪官污吏,是無數的戰敗恥辱和對外賠款...... 清朝的遺毒至今尚未清算,導致很多人以為腐朽、沒落、赤貧的清朝就是中國歷史的常態,他們以為中國窮了幾千年了,他們以為中國的落後是因為腐朽的中國文化造成的惡果,提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取締中醫”、“全盤西化”甚至“殖民三百年救中國”等等口號。 歷史的教訓如何吸取 官風不正、國企被肢解、貨幣失去主權、貧富分化、內需不足、外向型經濟、通貨膨脹、金融危機、帶路黨......這些詞是不是非常熟悉? 所以,讀史可以明智,歷史的教訓必須吸取。 關鍵是要撥開迷霧看世界,了解真實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