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 佛教如何看待 “神”
佛教把一切其他宗教(包括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印度教、神道教等宗教)中的神稱為“鬼神”,可能是天人,如忉利天天主帝釋天;也可能是餓鬼道的多財多福鬼,如夜叉、羅剎;也可能是畜生道的有神通力的鬼神,如龍王、迦樓羅等。即使是尊貴的天人,也會壽盡之時,將要命終時會出現“天人五衰”,再度落入輪迴。
佛教斷然否定其他宗教能控制自然的創造與世界的毀滅及可以和人類互動和完全地人格化的神明。佛教僅僅認為鬼神具大能、大福報,且壽命很長,但沒有達到其他宗教聲稱的地步,認為只要是行善之眾生而不一定要成聖,都可能成為天人等其他鬼神,崇拜鬼神在佛教界定上類似祖先崇拜,並認為其他宗教的神可能是高級天人(如一神教的神,有他化自在天天主波旬的說法,也有忉利天天主帝釋天的說法),但並非成佛,仍然在三界輪迴中。對於無神論的定義有多種理解,如果說是反對所有神靈的存在,佛教是相信神靈存在的,但不值得崇拜;如果是就反對有造物者和主宰者的神而言,佛教也可稱為其對立面“無神論”。
佛教所倡導的是教育所有眾生以般若智慧的修行出離輪迴,達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這樣便不再在輪迴中,也就無所謂苦或不苦。這些鬼神也屬於眾生,是佛教要教化修行的對象,佛教認為在悉達多太子成佛為釋迦牟尼佛以後,天地鬼神都尊奉他為最上的天人師、世尊,在佛教的傳教和發展過程中,始終伴隨着鬼神的護持,祂們被稱為護法鬼神。佛教供奉的對象有兩種,一種是護法鬼神,對他們表達敬意和謝意,另一種是佛陀、大菩薩、阿羅漢、辟支佛等已經出離輪迴的聖人,或者他們的化身(如彌勒菩薩的化身布袋和尚),這些聖人才是應該依止的對象,而且應當做老師,而不是崇拜求保佑、功利的對象。
除了歷史上釋迦牟尼佛、阿羅漢和少數知名的高僧外,通常在漢傳佛教或大乘佛教所說的便是菩薩,他們都是神化的人類英雄和聖人,因此說,佛教所供奉主要是偉人、聖賢。佛陀是世出世間第一尊,是在諸菩薩之上的,佛、菩薩雖然都有人類的身體,但已修成了法身可以超脫生死和救渡世人,佛教會同時供奉三身佛里的法身佛和報身佛,實際上相當於抽像神和社會神。
本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5%9E#%E4%BD%9B%E6%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