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1931比國牧師證實愛因斯坦兩個巨大錯誤宇宙有限無邊界固化需常數
送交者: Pascal 2022年01月10日16:49:31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image.png

6a12-hwfpcxn3685345.jpg


水中月,霧中花,

字中圖,話中話;

貶中褒,捧中殺;

騙中騙,褒中詐。

 霧罩繞雲山,

 忽悠套忽悠。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https://blog.creaders.net/u/8994/201410/195815.html










https://blog.creaders.net/u/9641/202201/423505.html


Pascal :





r/hanren - 【翻車新聞】474 《你若不跑,歲月靜好》


https://blog.creaders.net/u/9641/202201/423505.html



image.png


image.png


Pascal :


假設一個局外人,完全不明就裡,閱罷 Pascal & 新歌

兩篇相關博客全文以及所有跟帖留言,特別是本文開篇

寥寥數語,那可是七年之前帕斯卡爾博座萬維開博的

第五天,昭曰天下從此上貼博文的綱領性總路線,或許

會第一時間直覺體味上述博座新歌反饋思路的 直、楞、

sort of 稍稍有那麼一點點簡單、粗暴。此話怎講呢?


你看啊,帕座首先轉載了一篇愛因斯坦同志去世前一年

—— 1954年1月3日一封私人信函全文,坊間俗話說得

好,私函吐真言,披露了愛老晚年的晚年期間對於

上帝、《聖經》、猶太教以及所有其它宗教的真實個人

認知意見。假如通篇是正劇,經博座新歌隨後這麼一

駁斥,帕博轉而啟動其總路線,刻意扭曲新博委婉

善意,先是拔高、放大到君王施令拉出去執行,進而

進入一個荒謬的、離題萬里的虛幻意境,藉以排解、

轉移、淡化、弱化、荒誕化我們親愛的博座新歌一時

暴起的惱怒。此時呢,正劇已經悄然轉換了場地、

演繹成了一幕喜劇。


不過,荒謬中卻有一根真實的主幹支撐 —— 分明是

新博駁斥愛老人老愚昧的通篇,為了什麼要把人家

白白淨淨的 Pascal 同志拖出來掛在城門標題上頂缸?


今晨回復留在新歌博座文下之後,再看新博原文,唉,

誤會了,新博提及帕座的幾句,明明是褒義肯定,一

開始領悟成了否定之意,所以造成長文回覆中的基調

錯了 —— 新博並沒有否定、洗地世界深層精英階層

旨在減滅人類幾十億的多方文獻記載;而且,稱呼

帕座的修飾性定語中,親善得不要不要的。所以,

帕座即以其人之善還治其人之身。


image.png


唉,新博想到哪裡去了,轉載上傳,提示一下,

為的是讓大家告訴大家 —— 上一個一千年公認的

全體人類首席最聰慧的大腦,臨終前一年,真實吐露

了他對人類所有、所有、所有宗教、上帝、《聖經》

文本的最最真實的想法,僅此而已。


image.png


哎呀,這更是荒誕劇中荒謬的一幕 —— 1968年夏,

毛老身居海(中南)里突發奇想,宇宙無限大,

地球一粒沙,哪裡有什麼一成不變、永恆不朽的

東西,什麼光速不變原理,謬誤嘛。隨後下旨責令

中科院專家們拿出批判檄文來,一批、再批。


既然新博無畏開批愛老愚昧批宗,毛老批愛光速不變

遺志,捎帶腳繼承一下不?


image.png

 

https://blog.creaders.net/u/8994/202201/423476.html


Pascal :


博座孤獨一劍在這一點上說得對 —— 愛因斯坦提及

《聖經》時沒有使用德語 ziemlich  kindisch /

pretty childish / 相當幼稚的詞語。但問題是,

上述引言來自美英主流中的主流媒體 —— CNN

英國《衛報》以及另外三篇文章(繼續查找下去的話,

還會更多更多),看上去,已經成了世界媒體的通稿,

千篇一律地報道愛老稱《聖經》pretty childish

怎麼回事兒?


扯了這麼老多老遠,這才言歸正傳,回到本文標題:



     1931年比利時牧師證實愛因斯坦兩個巨大錯誤

   —— 宇宙有限無邊界、原本固化不變的且需要常數


image.png


image.png


任何學習科學的人都知道這些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查爾斯·達爾文、斯蒂芬·霍金等等。然而,幾乎沒有人聽說過Georges Lemaître。

簡而言之,勒梅特是一位比利時牧師,他用一個著名的理論徹底改變了科學界:大爆炸。

儘管他今天幾乎被遺忘,但他的理論證明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通常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是錯誤的!

愛因斯坦和他最大的錯誤

在愛因斯坦之前,物理學家對宇宙有兩個假設:一個具有無限空間的宇宙或一個具有固定邊界的宇宙。

不過,必須有一個中間立場。


 In 1917, Albert Einstein discovered a third alternative:

 the universe can be finite and have no boundary. It’s

 much like how the Earth’s surface isn’t infinit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Earth doesn’t have an edge where 

 the surface ends. 


 As a result, the universe can be a 3-D, curved sphere,

 having finite volume and no borders.

 Einstein’s equations also point to an expandable 

 universe. However, he didn’t believe his own work and 

 he was convinced that the universe is fixed and

 immutable.


 This was, until he met a brilliant Belgian scientist.


1917 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現了第三種選擇:宇宙可以是有限的並且沒有邊界。這很像地球表面不是無限的,但與此同時,地球在表面結束處沒有邊緣。

因此,宇宙可以是一個 3-D 彎曲的球體,具有有限的體積並且沒有邊界。

愛因斯坦的方程也指向一個可膨脹的宇宙。然而,他不相信自己的工作,他相信宇宙是固定不變的。

直到他遇到了一位才華橫溢的比利時科學家。

喬治·勒梅特:大爆炸

照片由亞歷山大安德魯斯在Unsplash上拍攝

1927年,Georges Lemaître(Lemaître在法語中意為“大師”)開始研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意識到宇宙在不斷膨脹。然而,當勒梅特向愛因斯坦提出這個想法時,這位科學家回答說:“你的計算是正確的,但你的物理學很糟糕。”

Lemaître 需要天文數據來證明愛因斯坦是錯誤的。他仰望夜空,看到了現在所謂的“星系”。Lemaître 意識到星系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彼此遠離。

亨利埃塔萊維特和埃德溫哈勃。來源:谷歌圖片

兩年後,他與兩位美國天文學家 Henrietta Leavitt 和 Edwin Hubble 證實了他的發現。

Lemaître 還推斷,如果星系正在遠離,它們在某一時刻也會更接近。宇宙一定很小而且很壓縮,後來在 Lemaître 所謂的“大爆炸”中發生了巨大的爆炸。

當看到這些信息時,愛因斯坦意識到他錯了。畢竟,勒梅特是對

的。


 After he was persuaded that the universe is expandable, Einstein

 tried to take out his equation’s “cosmological constant.” However,

 Lemaître told him that he didn’t have to do that.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doesn’t indicate a static universe, 

 but an expandable one.


 Once again, Lemaître proved Einstein wrong — showing how

 the “Master” stumped the greatest scientist.


在他被說服宇宙是可膨脹的之後,愛因斯坦試圖取出他的方程的“宇宙常數”。然而,Lemaître 告訴他,他不必這樣做。“宇宙常數”並不是指一個靜態的宇宙,而是一個可膨脹的宇宙。

勒梅特再一次證明了愛因斯坦是錯誤的——展示了這位“大師”是如何難倒了最偉大的科學家的。

教皇:宗教與科學相結合

皇家 22e 團成員在覲見教皇庇護十二世。資料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由於主流公眾接受了大爆炸的想法,教皇庇護十二世宣布該理論證實了創世紀的創造。

然而,勒梅特不同意。他與教皇的科學顧問交談,並說服教皇不要將創造與大爆炸混為一談。

因此,教皇從未公開提及這一理論。今天,物理學家爭論大爆炸是否甚至是宇宙的開始,或者在它之前是否還有另一個宇宙。

所以想象一下,如果教皇把宇宙大爆炸和創造混為一談,那該有多尷尬!

Lemaître:科學和宗教的老師


image.png

 加州理工學院的 Robert A. Millikan、Georges Lemaitre 和

 Albert Einstein。1933 年 1 月。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在他的一生中,勒梅特受到了科學界和宗教界的批評。科學家指責他將創造與物理學混為一談,基督徒指責他限制上帝。

然而,勒梅特從未拒絕過一個或另一個領域。在他看來,兩者可以和諧共處。正如流行的英國科學作家西蒙·辛格對勒梅特的總結,

“他說有兩種方法可以達到真理,他決定同時遵循這兩種方法。

如果他想探討道德、倫理和靈性的問題,他會看他的聖經。但如果他想了解宇宙……他會做實驗。”

利用科學和宗教,勒梅特找到了一條思想開放、理性的理解之路。畢竟,他是男人中的巨人。


資料來源:


Rovelli、Carlo、Simon Carnell 和 Erica Segre。現實並非看起來的那樣:量子引力之旅。紐約:里弗黑德,2018 年。

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喬治·勒梅特。” 大英百科全書。大英百科全書公司 2020 年 11 月 6 日訪問。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Georges-Lemaitre。

波默羅伊,羅斯。“為什麼喬治·勒梅特應該像愛因斯坦一樣出名。” 生活科學。採購,2017 年 3 月 10 日。https: //www.livescience.com/58204-lemaitre-should-be- Famous-like-einstein.html 。


https://historyofyesterday.com/the-priest-

who-proved-einstein-wrong-4fa39b30243c


  Einstein's General Relativity requires a finite

  spherical universe ( it cannot be infinite 

  because of Mach's Principle, with which 

  Einstein strongly agreed, that the mass of 

  a body is finite, is determined by all other 

  matter in the universe, thus all other matter

  in universe must be finite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需要一個有限的球形宇宙

   ( 它不可能是無限的,因為愛因斯坦強烈同意的

    馬赫原理,即物體的質量是有限的,由宇宙中的

    所有其他物質決定,因此宇宙中的所有其他物質

    都必須 是有限的 )。


image.png


https://www.spaceandmotion.com/Physics-Albert

-Einstein-Cosmology.htm


image.png

image.png


       有兩件事是無限的:宇宙和人類的愚蠢。

           但對於前者,我還沒有那麼肯定。



image.pn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美式狀元除名,美式開除族籍又來了:
2021: 震驚:佩洛西被繳獲電腦中的秘密
2020: 中國民主運動先驅者魏京生先生訪問亞城
2020: 嘗過大陸沒豬吃,台灣沒菜吃的味道嗎?
2019: 日本女孩在巴黎。這是非洲嗎??哈哈哈
2019: 想想衣冠禽獸說的都不敢在手機上收公司
2018: 【七絕】聞新版歷史教科書刪文革
2018: 喝醉一次大腦受損一年
2017: 一個插線板上同時連接多個電器會發生火
2017: 試看今日之幾壇,竟是誰家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