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夢參法師:金剛經 5 (無得無說,修而不得實為有功缺德)
送交者: pifu01 2022年01月11日07:57:19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於意云何,你聽到這些話,你怎麼樣想?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是不是有個佛道可成?如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了?如來有所說法耶?都是問號。問須菩提說:你怎麼認識的,佛成的道業,無上正等正覺的道,有個得嗎?乃至於佛說法度一切眾生,佛說法了嗎?有所說法?這是佛問須菩提。佛不會問我們,為什麼?我們還沒到這個程度,我們還得見相懺悔,還得持戒,還得發心,你到什麼位子說什麼的話。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須菩提怎麼答覆的?為什麼須菩提是當機眾,須菩提本身就是空生,在佛弟子當中解空第一,在佛的大弟子中悟解空義的他是第一的,所以佛說這些法跟須菩提說,而且須菩提能理解,所以他才能夠作為請佛說這種法。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他也老老實實跟佛說,沒有個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無定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個一定的法,不是從外邊得來的。假使我的心沒有我,無我相,沒有我了當然沒有人了,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相的意思。

  佛說的法就像一個病人害病了,害病了得吃藥,那這就是緣起。因為他有病,這個緣得吃藥。佛說法是對着眾生有這個病,佛說法就是藥。因為眾生執着,貪瞋痴煩惱很重,佛給他說法,要斷煩惱,要消滅妄想。但是佛說法是對機的,對哪一類人說哪一類法。我們眾生他不管對象,也不管聽懂聽不懂,他也沒辦法來判斷,所以不能夠隨機說法;還一說,不能假善巧方便變通,盡說成語。咱們就現實例子說吧!我看過很多佛學院的法師講課的時候就是念念經文、念念註解,因為他自己也沒深入,也沒法把它變通來給學生講這就是法滅的現象。法不對機,不對機他要謗毀。法不對機,他聽了他煩惱,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生出障礙,他要謗毀,這是法不對機的現象。

  不但一般凡夫,就是聖人、大阿羅漢,在戒經裡頭舍利弗收了兩個弟子,教給他一個學定、一個學慧,這兩個弟子修了三年什麼也沒得到,退心了。佛就知道了,佛就跟舍利弗說:你把這兩個顛倒一下,學定那個人叫他學慧,學慧那個人叫他學定。舍利弗照着佛的囑咐給他倆顛倒,給他倆重新說,不到一百天兩個人都證得了,開悟了。為什麼?大阿羅漢能觀機的時候觀得很短。

  那我們現在說法就是講經,你這個講經是照本宣科,法不見得對機。機呢?也是現在講經的很少,只要講經我就去聽,但是我能進入不能進入那是另外一回事,聽聽經種種善根就好了,是這種心情。說者沒有那種慧解,不能觀機。我上來就跟大家說,佛說般若經的時候是對千二百五十人說的,沒有另外的,沒有優婆塞、優婆夷。不像別的經,大乘經典,種善根的經典,四眾弟子、天、人很多,般若經沒有,金剛經沒有。般若經,大概大般若般若部分都是這樣子。咱們心經對什麼人說的?根本沒有說,開始就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對哪個人說?向哪些人照見五蘊皆空?咱們學華嚴經全是大菩薩,是果位上的大菩薩,舉的例也是大菩薩的例子,就舉個善財童子一生成佛。說法要對機,有機才有法。

  須菩提答覆佛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他的理解力,他是當機眾,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外頭來的,也不是從外頭得到的,怎麼樣能契合呢?我達到無心,這個心上沒有我、沒有人、沒有眾生、沒有壽者,無一切法,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假其他解說了。這個人血壓很高,你再給他吃補藥,完蛋了,那就要送他快點死。他已經就血壓很高了,因為你不知道他的病,你再給他吃點補藥,那麻煩了,那血壓不更升高了。所以知病下藥,得對病投藥。咱們這末法說法,現在說法,種善根,只要有說法的我聞一聞種善根,並不是求證得。

  我知道我們最近道友的心情,老和尚再講一講吧!只要有講經聽聽就好了,是這種心情;並不是想聽,我要證得般若波羅蜜,沒這個心。有嗎?你們哪位有想證得觀自在菩薩、想證得須菩提以上的位?須菩提是當機眾,他請佛說。說者,聽者,大家來種善根,是這樣一個過程。當然不會證得了,學,我們是學的過程。學什麼?學習無我。學習無我,也沒有人,沒有我,沒有他,我、你、他不存在,什麼男性的女性的、老人小人,一律平等,沒有這些差別相。金剛經還加了很多比喻,心經什麼都沒有,一開始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那以後都是加以解說,怎麼照見五蘊皆空的,下頭是解說。就像此經,金剛經說須菩提請問佛怎麼樣住、怎麼樣降伏。什麼呢?心,就完了,我現在只求我怎麼樣住到我的心、怎麼樣能降伏它,那佛再分別解說。純粹對阿羅漢說的,他們都達到無生了、都達到空義了,但是只是半邊。佛說般若經是全面的,不是半邊,不是我空,法也空須菩提這些大阿羅漢我是空了,法不空;佛就着重顯示法空,不要在法上執着,執着你解脫不了。

  因此才說沒有一定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定法,哪有個法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你得證得,你真正契入。例如我們禪宗祖師丹霞劈佛,很多的例子劈佛像,沒有個佛,但是他可以。如來的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沒有個證得的心,沒有個得的心,又有什麼證得。那是不是就說沒有?那又錯誤了,佛也沒說不得。明明佛證得了,不言不得。這是跟眾生的見看問題不同,見不同而已。所以就知道應機說法,對哪一類根機說哪種法,這叫種種方便。

  所以為什麼說經說那麼多呢?單對那一類機說的。有的時候普通為一切人種個善根而已,達不到各個都證,那有時間、有地點、有條件,因、地、事、物、時這幾種都得具足。第一個是因,在什麼地方說什麼法。什麼時候,佛都是一時,因、地、事、物、時,因為什麼事情引起的佛說這個法。這幾種你先得把它研究明了了,所以佛以種種方便化導一切眾生。這些方面化導眾生,他的目的就是你離開執着就對了,教你離開執着。一切眾生就是妄心生滅永遠不停的,妄心生滅不停幹什麼?逐境,追逐一切境界相,就隨着境界相動,遇着什麼相動什麼心、遇着什麼相動什麼心,無緣無故的起些個妄念,完了隨這個妄念去轉。那菩薩是不是起妄念呢?照樣,但是菩薩他跟着個覺,剛一起念馬上他就警覺了就停了眾生不行,眾生學菩薩,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剛一動心,錯了!馬上就止住,這就是菩薩了。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念不起?那真是得觀音、地藏、文殊、普賢,沒有到等覺菩薩位子心還是起心不生,到了不生不滅究竟不起,唯佛與佛才能究竟。

  佛是大覺,佛是覺了,大覺圓明,大覺的意思含着他的功用就是不住,什麼都不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一切無住。所以須菩提問佛怎麼樣生心?無住。無住怎麼會生?無住就生不出來,這就是無生,無生而隨緣,隨一切生滅的緣,隨一切眾生的緣。因為一切眾生執着,他的妄想心生滅、生滅,生滅不停的,不能停在一切的境界上。動要逐境界相,妄想生滅心永遠不停,逐着一切境界妄動,一天就這麼攀緣妄動。菩薩妄念剛一起,馬上就覺悟了,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者,是為菩薩。在金剛經上說一起念就是惡,起念就是惡。若不起念,不起念無念,無念就是菩薩了,無念無住。覺是什麼?覺就是無住,不住一切境界。所以須菩提問佛云何應住?不住就對了,應如是不住,不住一切境界。云何降伏其心呢?不攀緣,知道境界是妄境,心不起念,不起念就無生無住了。所以佛跟須菩提說沒有定法,哪一法如來可說定法?如來說法如法喻一樣的,前頭說了像過河船一樣,過去就沒有了。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何以故,就是徵啟的意思,佛為什麼這樣說呢?佛又加以解釋。如來所說法,佛所說的一切法,皆不可取。無為法你取到個什麼?如來所說的法都是無為,你怎麼取?無為法,究竟。咱們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妙體,法華經的知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切法界體,這都是無為法。無為法體是寂靜的,不動不滅,沒有名相可得,沒有形相,但是這個裡頭的深淺、大小可差別大了。佛的四阿含經,你去跟法華經、華嚴經去比,那怎麼能比?那不能比,一個是究竟了義法,一個是啟發眾生將入門。所以對那一類機說哪一類法,不可以取着。為什麼?無為法,無相、無願、般若、解脫。妙體,我們現在般若的體性是微妙的、是寂靜的;微妙寂靜,哪裡有名相、哪裡有語言,離開一切分別,也離開一切有為法。咱們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這個道理解釋太多了。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賢人聖人,阿羅漢的聖人到諸佛的聖人同證,但是淺深、大小、方圓種種的不同。佛現在這樣說是空法,那眾生又執着空去了,那個空可不同,眾生一執着就是斷滅。佛又怕說空的時候怕人執着,佛在破相的時候一切不立了,那就撥無因果的一批人。像我上來所說的,一學到般若了,戒律也不要了,什麼都不要了,這就是破相的。佛法是圓融的,對執空的佛破空,對執有的佛破有。他本來不執空,他也不執有,那就對了,把有也空、空也空。空在大般若上有二十個,二十種,目的是達到什麼?契合實相。說空也好,說有也好,都叫無為法,以無為法契合實相,這就是般若經的義。它的什麼道理?就這個道理,契合實相的道理。怕人執着,如來給他說文字語言、說無相之理;又怕他不入無相的理,他不懂得這種道理,虛妄生出一些知解,妄加解釋,妄加判斷,社會上這一類知解的人很多了。居士問我,我給他下個定義,假佛教徒,不是真佛教徒。所以不能在語言上來取着,言不可取,要懂得這種道理。

  我們大家都讀大乘經典,我們說要講就是我天天讀金剛經,一邊讀我就邊想,口裡誦的金剛經,等自己做起來不是金剛經,口裡誦,心不行。天天這樣,天天念,佛教我們不執着,我就是執着,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人我是非簡直不斷,這個能跟金剛經結合嗎?要口裡誦,心裡就像自己口裡誦的那樣子去做。要光口裡誦,心不行,了無所得。它不是有功德嗎?功德管什麼用。

  同時功德不要解釋錯了,一般的把功德解釋錯了,說做好事有功德。功就是修行,德是得到的得,我是這樣理解的。你在修行了,你得到了,這就是功德。我修行沒得到,光有功而缺德。我們經常說你這人真缺德,不但他缺德,說的人也缺德,你沒得到,你得到什麼了?你說的是佛說的,要說跟心裡相合了。要念,念經的時候你要觀想我能做到幾分?做到一分都好、一厘都好。所以這經上佛說一念都好,一念相應了那都很不可思議了。一念相應了,這回一念相應了,下回又一念相應了,積累很多的一念就變成多念都相應了。

  所以我想跟大家解釋金剛經,咱們就把它用到心上去,要做,哪管做到一分一點點都了不得了。你別光念光聽,念用口,聽用耳朵,都不管用,要轉變你的心,讓心跟法相結合。跟什麼法?跟無為法。我們有很多道友學禪宗,到禪堂參,他參什麼?他不知道這是無為法。禪堂是選佛場,那也在學,學什麼?各個學無為。你給禪堂要寫對子,“此是選佛場,各個學無為”,無為無作無說,成了!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賢聖就是因無為法而差別的。今天就講到這裡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老K真相組的貨色們就是這樣的。
2021: 今天眾院開始彈劾程序。說明P婆仍自由
2020: 獨立未必就是有國家認同的問題
2020: 香港——珍貴的回憶(1)
2019: 川普尋思用稅務局給非法移民的退稅款修
2019: K19,過來,接受 cnoversea 的打臉:
2018: 朝鮮打算重回談判桌
2018: 雄文| 中國5000年文明史?再橫向比較一
2017: 嫁人,就是嫁給一個家庭的三觀
2017: 我理想中的浪跡終點 意外的美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