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承宗演奏的鋼琴協奏曲 《黃河》第三樂章:“黃河頌“美國南方的亞特蘭大最近春暖花開。滿城的Dogwood, 山茶花,萬紫千紅,生機勃勃。作為紀念其從事音樂活動55周年的全國巡迴音樂會的一站,殷承宗鋼琴大師蒞臨亞城,在著名的Woodruff藝術中心舉行鋼琴音樂會。這已是殷承宗大師第N次來亞城展現其高超琴藝了。 許多亞城華人全家來欣賞殷大師的音樂會。音樂大廳里三層觀眾席足有八成以上的上座率。可見殷大師的樂迷之眾多。殷先生首先演奏了一曲莫扎特No. 23鋼琴協奏曲。這首曲子是典型的莫扎特音樂風格:流暢,華麗而又配器嚴謹,分寸拿捏的極好。全曲多為平緩和諧的鋼琴與樂隊對應,鮮有大起大落的樂思轉換。聽起來恰如溪水環流,韻吟有聲。給人以平安歡悅的感覺。殷大師在演繹這手莫扎特的作品時,其深厚的鋼琴功底顯露無遺。擊健均勻連續如潺潺流水。 強弱輕重把握。得心應手,駕輕就熟。 他的演奏風格自然,一氣呵成。大師之風處處飄佛,大師之藝符符動聽。協奏的喬州大學樂團在這首曲目上的表現也可稱讚,與殷大師珠聯璧合。我幾乎以為這是殷大師和亞城交響樂團的合作。下半場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殷大師的拿手好戲,他在中國的成名之作,黃河鋼琴協奏曲。 這首曲子剛放映時,還是文革的高潮。我在當年還是個小學生。去電影院看的是《鋼琴伴奏紅燈記》這部電影。印象中殷大師滿臉汗水(被燈光照的)賣力地演奏着《紅燈記》的唱段旋律。而黃河鋼琴協奏曲,我居然不記得有否電影可看了。只記得平常在電台里總是收聽。 說實話,黃河協奏曲,由於在當年的歷史環境下一揮而就,不可能在藝術上有多大成就。也不可能同西方大師們的鋼琴作品相比擬。它的音樂造詣最多可以算作鋼琴樂隊的合奏。不論樂思,音樂發展程式,配器等等,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品。“ 話說到這裡,就不能再多說了。 這首作品的最大特點,首先是它的愛國號召鼓舞力。這是這首樂曲經久不息,受到中國人群歡迎的根本原因。因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一場悲壯而偉大的歷史事件。這首作品的原作者,冼星海大師,用他的雄遒之筆,高度提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譜寫出了中國人民胸中的悲憤,反抗,剛武和頂天立地光復國土的氣魄。冼星海所寫出的旋律流暢動聽。 悲憤時令人悄然淚下,痛恨日本侵犯。哀怨時令人更加同情流離失所的同胞們。激情時讓人恨不得拍案而起,團結起來,打敗日本強盜。雄壯時又如千軍萬馬奮進,讓人激動不已。樂曲中所表現的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宏大精魂,至今聽來還是讓人淚滿襟,感動至極。那股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音樂,能感動人們到這個樣子,它就不再是一首純音樂作品了。它是一首號角, 凝聚了愛國人民,同心協力為了國家民族衝鋒陷陣。我們從小聽這首黃河協奏曲長大。那時候的電台也沒有多少像樣的樂曲可播放。從小到大,每次聽這首黃河時就心潮澎湃。記得20年前大學畢業後,出京去西安,鄭州等地。當列車經過黃河大鐵橋時,列車裡播放了黃河頌這首曲子,全車廂的人們都停止了吵鬧,屏氣悄聲地注視着橋下那昏黃的巨流。鄭州大鐵橋附近,河面寬闊,水勢平緩,全無黃河壺口瀑布的氣勢。即便如此,那種母親河的感覺還是久久地籠罩着我們的思緒。同車有個女同事在悄聲地掉眼淚。可我看她時,是用種尊敬的目光。不出所料,殷先生演奏這首曲子不下數百次了。雖然樂隊有些毛糙,他的琴聲還是照樣壓得住大場。先生的力度拿捏的真是無懈可擊。時而如大將軍統領千軍萬馬。 時而穩如處子,黃河兩岸的秀麗風光從他手下淅淅流出。人類感情中的安靜,平和,悲憤,仇恨,希望,剛強,勇敢,雄壯,竟然從他的琴聲里那樣真切地感受到。最後一個音符尚未落地,大廳里就響起了如雷的掌聲。謝幕三次,大師即興彈了一首《翻身的日子》一改剛才音樂會協奏曲的莊重,變成詼諧歡快的格調。應觀眾的再三掌聲,大師又把第四樂章“怒吼吧,黃河“ 重新演奏了一遍。這次,全體聽眾擊掌相應,雖不合音樂會的規矩,可畢竟表現了人們的心底感受。 這就是,牢記先輩們的壯烈勇氣,決不能再讓苦痛的歷史重現。看現場觀眾的反應,我相信,要是胡主席在日本膽敢干涉台海統一時,給日本以致命打擊,肯定會大得民心。唯願國家繼續發展,早日有這種禦敵於國門之外的能力。這首黃河協奏曲今後還會不間斷地演奏下去。還會感動無數的海外中國人,激勵我們的一切。殷承宗大師是這首樂曲在海外的最佳詮釋人。有幸能聽到他親自演奏的黃河協奏曲,這種機會不可多得啊。祝殷大師揚樂韻,影響無屆。
美國南方的亞特蘭大最近春暖花開。滿城的Dogwood, 山茶花,萬紫千紅,生機勃勃。
作為紀念其從事音樂活動55周年的全國巡迴音樂會的一站,殷承宗鋼琴大師蒞臨亞城,在著名的Woodruff藝術中心舉行鋼琴音樂會。這已是殷承宗大師第N次來亞城展現其高超琴藝了。 許多亞城華人全家來欣賞殷大師的音樂會。音樂大廳里三層觀眾席足有八成以上的上座率。可見殷大師的樂迷之眾多。
殷先生首先演奏了一曲莫扎特No. 23鋼琴協奏曲。這首曲子是典型的莫扎特音樂風格:流暢,華麗而又配器嚴謹,分寸拿捏的極好。全曲多為平緩和諧的鋼琴與樂隊對應,鮮有大起大落的樂思轉換。聽起來恰如溪水環流,韻吟有聲。給人以平安歡悅的感覺。殷大師在演繹這手莫扎特的作品時,其深厚的鋼琴功底顯露無遺。擊健均勻連續如潺潺流水。 強弱輕重把握。得心應手,駕輕就熟。 他的演奏風格自然,一氣呵成。大師之風處處飄佛,大師之藝符符動聽。
協奏的喬州大學樂團在這首曲目上的表現也可稱讚,與殷大師珠聯璧合。我幾乎以為這是殷大師和亞城交響樂團的合作。
下半場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殷大師的拿手好戲,他在中國的成名之作,黃河鋼琴協奏曲。 這首曲子剛放映時,還是文革的高潮。我在當年還是個小學生。去電影院看的是《鋼琴伴奏紅燈記》這部電影。印象中殷大師滿臉汗水(被燈光照的)賣力地演奏着《紅燈記》的唱段旋律。而黃河鋼琴協奏曲,我居然不記得有否電影可看了。只記得平常在電台里總是收聽。
說實話,黃河協奏曲,由於在當年的歷史環境下一揮而就,不可能在藝術上有多大成就。也不可能同西方大師們的鋼琴作品相比擬。它的音樂造詣最多可以算作鋼琴樂隊的合奏。不論樂思,音樂發展程式,配器等等,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品。“ 話說到這裡,就不能再多說了。
這首作品的最大特點,首先是它的愛國號召鼓舞力。這是這首樂曲經久不息,受到中國人群歡迎的根本原因。因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一場悲壯而偉大的歷史事件。這首作品的原作者,冼星海大師,用他的雄遒之筆,高度提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譜寫出了中國人民胸中的悲憤,反抗,剛武和頂天立地光復國土的氣魄。冼星海所寫出的旋律流暢動聽。 悲憤時令人悄然淚下,痛恨日本侵犯。哀怨時令人更加同情流離失所的同胞們。激情時讓人恨不得拍案而起,團結起來,打敗日本強盜。雄壯時又如千軍萬馬奮進,讓人激動不已。樂曲中所表現的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宏大精魂,至今聽來還是讓人淚滿襟,感動至極。那股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音樂,能感動人們到這個樣子,它就不再是一首純音樂作品了。它是一首號角, 凝聚了愛國人民,同心協力為了國家民族衝鋒陷陣。
我們從小聽這首黃河協奏曲長大。那時候的電台也沒有多少像樣的樂曲可播放。從小到大,每次聽這首黃河時就心潮澎湃。記得20年前大學畢業後,出京去西安,鄭州等地。當列車經過黃河大鐵橋時,列車裡播放了黃河頌這首曲子,全車廂的人們都停止了吵鬧,屏氣悄聲地注視着橋下那昏黃的巨流。鄭州大鐵橋附近,河面寬闊,水勢平緩,全無黃河壺口瀑布的氣勢。即便如此,那種母親河的感覺還是久久地籠罩着我們的思緒。同車有個女同事在悄聲地掉眼淚。可我看她時,是用種尊敬的目光。
不出所料,殷先生演奏這首曲子不下數百次了。雖然樂隊有些毛糙,他的琴聲還是照樣壓得住大場。先生的力度拿捏的真是無懈可擊。時而如大將軍統領千軍萬馬。 時而穩如處子,黃河兩岸的秀麗風光從他手下淅淅流出。人類感情中的安靜,平和,悲憤,仇恨,希望,剛強,勇敢,雄壯,竟然從他的琴聲里那樣真切地感受到。
最後一個音符尚未落地,大廳里就響起了如雷的掌聲。謝幕三次,大師即興彈了一首《翻身的日子》一改剛才音樂會協奏曲的莊重,變成詼諧歡快的格調。應觀眾的再三掌聲,大師又把第四樂章“怒吼吧,黃河“ 重新演奏了一遍。這次,全體聽眾擊掌相應,雖不合音樂會的規矩,可畢竟表現了人們的心底感受。 這就是,牢記先輩們的壯烈勇氣,決不能再讓苦痛的歷史重現。看現場觀眾的反應,我相信,要是胡主席在日本膽敢干涉台海統一時,給日本以致命打擊,肯定會大得民心。唯願國家繼續發展,早日有這種禦敵於國門之外的能力。
這首黃河協奏曲今後還會不間斷地演奏下去。還會感動無數的海外中國人,激勵我們的一切。
殷承宗大師是這首樂曲在海外的最佳詮釋人。有幸能聽到他親自演奏的黃河協奏曲,這種機會不可多得啊。
祝殷大師揚樂韻,影響無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