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人和動物人本質區別:情的共鳴;靈的感應 | ||||||
送交者: FVCK 2022年06月13日12:56:06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8%E9%A9%97%E8%88%87%E5%BE%8C%E9%A9%97 先驗(拉丁語:A priori,指“來自較早的”)和後驗(拉丁語:a posteriori,指“來自較晚的”),是哲學中使用的拉丁語短語,用於透過對經驗證據或經驗的依賴來區分知識、證明或論證的類型。先驗知識是獨立於經驗的知識。例子包括數學[註 1]、重言式和出自純粹理性(英語:pure reason,或稱 speculative reason、theoretical reason)的演繹推理。[註 2] 後驗知識是依賴於經驗證據的知識。例子包括大多數科學領域和個人知識的各個方面。 這些術語源自亞里士多德工具論的分析方法:先驗分析(英語:prior analytics)涵蓋來自定義和第一原理的演繹邏輯,後驗分析(英語:posterior analytics)涵蓋來自觀察證據的歸納邏輯。 這兩個術語都出現在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中,但因伊曼紐爾·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而普及;後者是哲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3] 這兩個術語主要用作名詞“知識”(即“先驗知識”)的定語。先驗也可用於修飾其他名詞,例如“真理”。哲學家也會使用先驗性(英語:apriority、apriorist 或 aprioricity)作為名詞,指代先驗的品質。[4] 康德表示,不論是空間,還是空間的任何一個幾何學的先天規定,都不是一種先驗的表象,而只有關於這些表象根本不具有經驗的來源、以及何以它們還是能夠先天地與經驗對象發生關係的這種可能性的知識,才能稱之為先驗的。[5]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1: | 看了關於疫苗爭論多時,現在告訴一個好 | |
2021: | 很多人不明白,四十年前,中國在國際社 | |
2020: | 現在的白人沒有原罪 | |
2020: | 男兒膝下 | |
2019: | 東北經濟不行。 | |
2019: | 習包子後路全讓曾慶紅堵死了,只給一條 | |
2018: | 川金會,金三兒贏了大滿貫;其他牌手, | |
2018: | 中國南方雨災多人慘遭電死 驚悚畫面流 | |
2017: | 買下臥道夫酒店的安邦老闆鄧小平孫女婿 | |
2017: | 毛共式文革年代政治局會議在美勝利召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