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順治十八年)清廷斷然決定實行大規模的強制遷徙沿海居民的政策,史稱“遷海”,清廷實行這一政策是為了斷絕鄭成功,張煌言等人所部與沿海各地居民的聯繫,從而達到切斷鄭軍物質供給的途徑,使得鄭成功,張煌言等人不攻自破之目的。然而,此目的並未達成,反而迫使鄭成功走上自力更生之路,收復台灣,而他的後人在開發台灣的宏偉事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清廷的遷海政策加重了社會的閉塞性,人民的活動領域和地區都受到限制,給沿海居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給清政府自身也帶來了重重困難,然而對鄭成功父子領導的鄭軍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威脅作用。在清朝大臣中主張進取台灣的人,如施琅,姚啟聖等人都是遷海政策的反對者。
魯王朱以海在1645年(順治二年)七月出任監國以後,在東南沿海的抗清事業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651年(順治八年),清軍攻陷舟山,魯監國在張名振等的軍隊護衛下移居金門,廈門,由於鄭成功不承認監國政權,而在西南建立的永曆朝廷基本上得到了包括鄭成功在內地南明各方勢力的一致擁護,1653年三月,朱以海也承認了永曆帝的正統地位,派使者上疏提出退位歸藩。永曆帝為了維護朱明王朝對東南地區的影響,仍然讓他保留監國的名義。但這並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福建沿海的抗清勢力基本上控制在鄭成功手裡,朱以海只是作為“寓公”寄居在鄭成功勢力範圍之內。
1661年(順治十八年)永曆帝被清軍俘獲,明統告絕。東南沿海的一些忠於明室的文武官員又重新醞釀擁戴朱以海出面組織朝廷。但鄭成功對此不感興趣。次年(康熙元年)五月,鄭成功突然去世。張煌言等人提出由魯監國繼統。當時,張在浙江瀕海軍中,還不知道鄭成功病逝。八月間,張煌言得到鄭成功在台灣去世消息,又曾經兩次啟奏魯國主,奏疏中表達了他認為在永曆朝廷覆滅後,當務之急是擁立朱以海為帝,藉以存有明之正統,號召遠近,致力於復興事業。但,鄭成功之子鄭經對魯監國態度冷淡更甚於其父鄭成功。鄭經掌權之後,停發了魯監國的“宗祿”,使得魯監國及其所屬日常生活都不能保證,更談不上什麼即位做皇帝。張煌言殘存的復明希望後來很快化為泡影。朱以海雖然正值中年,但身體欠佳,長期患有哮喘病,這年十一月十三日“中痰”去世,享年四十五歲。
魯王病死後,張煌言對前途完全絕望。但他沒有像其他一些官紳那樣跟隨鄭氏移居台灣。復明既然已經完全沒有希望,繼續同清軍作戰也就沒有意義。1664年(康熙三年)六月,張煌言下令解散自己部下的軍隊,只留下幾個親信居住於人跡罕至的懸山花岙,這是個距離舟山不遠的孤島。由於島上不產糧食,需要經常前往舟山購買。清廷探聽到張煌言藏身於附近海島,派出兵丁潛伏在舟山的普陀,朱家尖一帶,不久截獲了張煌言的購糧船,順藤摸瓜捉住了張煌言。張煌言被捕後,斷然拒絕了清政府的招降。在被押解到寧波,杭州直至就義前,張煌言寫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壯麗詩篇。如:“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九月初七日,張煌言在杭州被殺。在南明為數眾多的人物中,張煌言的地位並不顯赫,然而在長達二十年的抗清鬥爭中,他歷盡艱難險阻而不屈,且處處以大局為重,是一位無可挑剔的高風亮節之人。(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