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再憶恩師愛新覺羅·季庸先生二三事
送交者: 溪邊樹下 2024年07月08日17:31:12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再憶恩師愛新覺羅·季庸先生二三事

       感謝雲在堂的新浪博文公開了羅桂鈞老師青年時代的贈款墨盒,勾起了我對恩師往事的懷念。
       羅桂鈞字季庸。他的戶籍登記姓名就是羅桂鈞。他在自己的藏書裡簽名多是羅季庸。
        第一次見到羅先生是在1962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學友帶我來到坐落在青島市北區周村路的一座二層日式建築樓房前。沿木樓梯走上去就是羅老師的居家。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老先生一米八的身高,錚亮的光頭,着一身黑色便服,穿一雙圓口黑布鞋,講話口音是京味十足的老北京腔調。
當時的羅老師剛辦完退休賦閒在家,開辦私塾的初衷與其說是傳道、授業、解惑,倒不如說是為了排解退休後的寂寞與孤獨而已。
        談到他的退休,他多次吟詠鄭板橋的一副對聯:“從此光陰歸己有,從前歲月屬官家”以自嘲。
       羅先生學識淵博。講起他在北京讀書時,數理化教師都是用英文授課。北京朝陽大學法律系畢業後,他在北京法院任法官。授課時他也常常插入講述一些自己的經歷。他對我講過一段法官與犯人冤家奇遇的往事真是充滿戲劇性。
       民國年間卸任法官後他成為平民。有一次在火車上,迎面遇到了一個數年前被自己審判入獄的犯人。羅老師說,當時他很恐懼,以為要遇到麻煩。就在這時,那個男子走到羅老師面前,很有禮貌地講:“羅先生!你不要害怕。當年你對我判罪是正確的。我確實是做了犯法的事情。”
這段故事真像一幕電影銘刻在我的腦子裡,讓我終生難忘。他昭示我:人之初,性本善,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讓我法看到了法律、道德、理性三者結合在一起時真的是會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這個故事也可能代表了民國時期的國風和民風,在當今社會恐怕是很難覓尋的。
       羅老師曾練過氣功和八段錦,但享年卻不到七十歲。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最高潮時辭世而去。以我觀察羅老師之所以未能長壽而終,與他家庭遭遇的打擊有關。
        羅老師有兩個兒子。長子在北京機關工作。文革前不幸因公殉職。我曾看到過烈士證書。這對羅老師夫婦是一個幾乎致命的打擊。次子羅鶴翔大我七八歲,少年時代在北京當過報童。隨父母來青島就業在滄口華新紡織廠。因談戀愛受誣陷被開除公職並勞動教養。兩個兒子,一個早逝,一個入獄,這對羅老師夫婦的精神打擊是致命的。
       羅鶴翔獲釋後重新就業在街道工廠。1969年,與住在相隔一條街臨淄路的張玉玲結婚,我曾受邀主持了他們的婚禮。婚後育有二子,但都不願讀書。悲乎!羅氏文化香火不再有人傳承。
羅鶴翔患有嚴重的哮喘和精神疾病,50歲左右就去世了。
       師母王玉芳為青島吉林路小學退休教師。文革中對我曾有救命之恩,將在另文記述。
師母早年喪長子,晚年喪夫與次子。孤身一人與兒媳、孫子居同一屋檐下,可謂命運多舛,悽慘人生。 


羅桂鈞贈款墨盒 

附:新浪博客——雲在堂的博客有關羅老師的資訊:
故鄉有句老話,不能拿來客(qie)當日子過。大意是說來客了要吃點好的,但可不能天天吃好的。收藏墨盒也是如此,偶爾買個大傢伙,就當來客了奢侈一回,平日裡還得粗茶淡飯,買些普品玩兒。這件“羅桂鈞贈款墨盒”就是居家過日子的小東西。上款家為無考。下款羅桂鈞有可能就是下文裡這個人。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只是有可能而已。下文轉自網易博客,文章寫得很感人,全文轉帖。謝謝作者膠澳子《懷念恩師愛新覺羅·季庸先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嗔恨心的嚴重過失
2023: 張伯笠己非常後悔打疫苗
2022: 新冠的另一變異株來襲
2022: 安倍遇刺身亡,最驚慌後怕的人是習包包
2021: 中國言論開放之進步,80年代達進代頂峰
2021: 割喉與革命:兼談海歸揮刃而起
2020: 關於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留學生政策通知
2020: 憲法第一修正案
2019: 打貿易戰,貿易順差國打不起,必輸無疑
2019: 美國政府不會破產,美債毫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