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媽媽的飯菜
媽媽40歲時生我,拿我當寶,要吃什麼給什麼。可是當時物資不流通加上計劃經濟,並沒有五花八門的東西。記憶中的豬油拌飯,醬油拌飯,茶葉水泡飯都吃得噴香。爸爸至今都這樣,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泡杯濃茶,然後走哪端哪,所以從小我就有茶癮,茶水泡飯只有我吃得香。雞蛋炒飯就更高級了,那種香是現在的雞蛋無論如何炒不出來的。有次媽媽要開會,把我寄放在別人家,知道我不願意,就告訴我中午有桂花飯吃。一聽桂花飯我就去了,流了一個上午的口水等來一碗雞蛋炒飯,雖然被媽媽騙了,還是吃得很香。炒飯裝在一個有紅色太陽花的金邊白瓷碗裡,襯得雞蛋,蔥花尤其好看,再加上一點榨菜絲,真好吃。至今也沒有埋怨媽媽,反而很享受媽媽的桂花飯,很有意境和創意,也覺得兒時的天真很可愛。記得小時候,家裡來了客人或者是過年過節,父母親總是忙於做吃的,即使是沒有上好的肉因為那時每人每月只供應半斤肉,桌上一樣擺滿了美食,比如用芹菜葉加麵糊炸的面魚就很香,還有油炸花生米,用紙捲起來小孩們拿在手上吃別有一番風味。還有媽媽把剛蒸好的飯加上鹽捏成飯糰,不就是SUSHI嗎?現在想起來當年父母在美食上的創意可不是如今的父母帶孩子上麥當勞可比的。有時回想起來,媽媽很智慧,給我幾個砸爛的鐵核桃,一個小洋碗和一個小錐子,我就可以吃核桃不煩她幹活一整天,那時我總想不明白為什麼我家沒有泡核桃,就是那種嘴一咬,瓣開就是兩大塊的多好啊!後來還是認為一點一點挑出來的鐵核桃,才是最高境界。
媽媽也有做不出菜的時候,總是吃飯的時候問我,明天吃什麼或者下頓吃什麼,我總說炒土豆絲,早飯更簡單,只要一個大大的煮紅薯。問煩了,我就說媽媽上菜市的時候,菜都藏起來了,所以她總買不到菜。估計我要天天吃肉,她就不敢問了。媽媽的土豆絲好吃,是因為她的泡姜,泡辣椒,泡姜豆好吃,炒在土豆絲里很提味,魚香味就是這樣來的。媽媽的醬料都很考究,豆瓣醬要用豆漿而不是一般的水來做,還要放野生的小香菇和蝦仁提味,當然其他的配料更是不能怠慢。泡鴨蛋的水是冬天舀回來封存的雪水,泡菜的水是媽媽發動我,我們走了一天到山裡背回來的山泉水,至今幾十年了不會壞而且味道就是比被人家的好,這成了秘密,只有我和媽媽知道。母親為了要湯圓好吃,湯圓粉要自己水磨,花生芝麻要小火炒後再石碓舂,細細的,做驢打滾也香。夏天,媽媽把摘來的玫瑰花瓣醃製成玫瑰糖,放一塊在水裡就是一杯可口的飲料。熬酸角糖,想起來都流口水。總之,印象中童年的美食都很好吃。
5歲的時候跟着爸爸到他們單位上小學,爸爸是單位出了名的重女輕男,喜歡我,但是對哥哥很苛嚴。下雨讓哥哥背我上學,可是一出門,我就和哥哥商量下來自己走,因為我喜歡踩水玩。如果有時被跟蹤發現,哥哥免不了一頓臭罵。我不喜歡吃麵食,食堂的肉包子,我只吃心兒,面殼都是爸爸吃。但是喜歡他在單位的火爐房,把饅頭烤成金黃色,我就把那層金黃的硬殼吃了,還有就是烤玉米,烤香了瓣下來,裝滿我的上衣口袋,鼓鼓囊囊,一天的零食就是它了。那時單位很偏僻,要求每家種蔬菜繳任務,爸爸很牛,種南瓜,據說好種而且幾個大南瓜就夠重量了。所以我家有很多小南瓜吃,拳頭大,白水煮,沾上沾料很嫩很美味。金鈎豆瓣是四川的特產,爸爸托人帶的,每天中午食堂吃飯只給舀一點點,很下飯。水果糖也很稀奇,爸爸總是稱幾兩放在一個小飯鍋里,高高的放在柜子最上面,表現好了才可以吃兩顆。因為踩在凳子上也拿不到,所以對那個小飯鍋的印象特別深刻。那時單位有個大中藥房,有些藥用糖制過後就曬在院子裡,幾個小朋友發現那些藥是甜的,就去把它們掃蕩了,幸而是熟地,事後被狠狠揍了一頓。
那時也有假貨賣,農民進城賣香腸,用的是白蘿蔔和紅蘿蔔,看起來很象肥肉和瘦肉。媽媽也上了一當,不過不是蘿蔔香腸,裡面都是骨頭渣渣,象雞脖子似的可以啃,她不捨得扔,煮湯還是可以出點油水,就這樣煮了很久的湯,好象總吃不完一樣。爸爸每次從單位回來,總有食堂打的回鍋肉,裝在塑料口袋裡已經結成塊,白白的豬油里看得見有肉和蒜苗。還有豬油渣,拌上白糖很好吃。現在可是絕對的高脂肪,湯里的油都要去掉,還敢吃豬油渣?那個年代就是這樣。我和媽媽不吃麵,爸爸就把米省下來,每次做一天車扛一袋米回來。不過這樣的記憶不多,後來生活就越來越好了。印象中爸爸做的菜好吃,他捨得放油,而媽媽不捨得,而且爸爸不常做,一做都是平時吃不到的,比如爆腰花,燉豬蹄一類的,媽媽的都是家常菜。爸爸還捨得花錢,從學校下晚自習回來,爸爸一定是拿着手電筒,在巷門口等我,然後告訴我有滷雞吃,或者鹵豬蹄,或者烤羊肉串。如果沒有吃的,我就知道他的獎金用完了,假期結束要回單位了。現在想起來,爸爸真好。
小的時候,沒有冰箱,冬天放一碗水在外面,睡一覺起來還是一碗白糖水,非常失望。第一次城裡賣冰糕,一位很喜歡我的阿姨給我端來冰糕時,已經大半化成水了。有次停電,冬天早上起床黑乎乎的,媽媽給我一碗雞蛋飯,黑乎乎的也就吃了趕去上學。中午回家,媽媽很着急問我有沒有不適,我說挺好。原來飯里招了螞蟻,就這樣我吃了一頓螞蟻炒飯呢。也有假停電的時候,媽媽和那位阿姨喜歡聽一些偏方,比如穿山甲治療風濕,據說穿山甲的肉的顏色很難看,所以就停電,點上蠟燭吃。也許是看不清楚的緣故,居然想不起來是什麼味道了。野味吃過不少,但是最忘不了的是一盅田雞湯,鄰居送來的,奶白色的湯,只放了一點鹽,真鮮。那時候,大家都禮尚往來,誰家有好吃的都要分杯羹,再說一個院裡,誰家做什麼都看得見呢!吃完了,大家都座在院裡聊天,講鬼故事,或者天南海北亂侃,直到後來有了電視。
如今,餐館比比皆是,菜譜琳琅滿目推陳出新。時代變遷,食物講究的是營養和健康。高纖維,低脂肪,還有藝術享受和環保。科技的進步,雖然豐富了人們的餐桌,滿足了人們的胃口,但是缺少了那種讓人朝思暮想欲罷不能的香氣,不得不回想起媽媽的飯菜來感概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