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趣談 |
送交者: 花徑盈香 2002年08月21日18:59:24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新加坡人限於他們的華文水平,取出的華文名缺乏想象力,常用的名字泛濫成災,幾乎十個人中就有一個同樣的字。這其實也無關緊要,因為無論是在中小學校還是在公司,人們常用的都是洋名,而華文名通常只在華文這門課中會被老師用到。萬一你打電話到公司里,說找翠花誰也不知道,說找安妮大家就都認識了。曾有人在聯合早報上寫文章,投訴人們在婚禮上都不使用華文名字,包括那些華文倡導者。他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可以只給孩子取華文名,不去管那些馬來人和印度人讀起來是不是拗口難記,下一代呢?你希望你的孫子叫什麼傑克、約翰嗎? 台灣人的名字好聽得多,我的三個台灣學生,紫微、伊儒、士磊,名字聽起來叮咚悅耳,感覺起來清新儒雅。這和他們父母深厚的文學功底有關,台灣的學校到現在還要學論語。不過最近他們的教育制度也在改革,一再向本土化靠近,連國際通用的漢語拼音都不肯用了,自己設計一套通用拼音,論語還能學多久就不知道了。 中國人的名字本來很少重複,我們在歷史課上學過那麼多名人,也沒見一個同樣的名字。到了共產黨建國後,情形就大大不同,女孩子的蘭、馨、芝、娟雖有些俗氣,到底不傷大雅。男孩子可就不一樣了,建國、大偉、小鋼處處可見,個性和面貌都模糊不清。一個學校里甚至一個班裡就可能出現兩個同名的人,只好以大小來區分。 張賢亮當年在勞改隊的時候,就曾有個隊友被判二十年的徒刑,原因是他給三個孩子分別取名為愛國、愛民、愛黨。沒想到有聰明人揭發,他想變天,因為他孩子們的名字合起來是愛國民黨。這真是馬屁拍在馬腳上,讀書至此我啞然失笑。看來緊跟在黨的後面也未必是人生必勝的法寶。 曾有位大學同學名字叫小方,那時候滿大街都在唱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故當老師喚到他名字時同學們都回頭去看,沒想到是個文雅的男孩,眾人哄堂大笑,男孩鬧了一個大紅臉,直到後來熟了,才知道他的父親給他的孩子們取名叫小東、小方、小紅,合起來是東方紅,偏小東是女孩,小方和小紅是男孩,我想他這一輩子可能都要回答別人的問題:你怎麼叫小芳呢? 取名字最不幸的是成為諷刺,中學時一女生叫美娟,在重點班裡每次排名第一,老師們也常把她的名字掛在嘴邊鼓勵我們向她看齊,以致她在我心目中成了完美的化身,遺憾的是當見到她的時候,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女孩,巨大的反差一時令人難以接受。後來她成為我的好朋友,我時常暗暗為她的名字而遺憾。 取名字也要注意諧音字,有時候兩個意思很好的字放在一起的諧音接近另一個意思,小孩子在給同學起外號時會挖空了心思,兒童之間爭鬥有時候是很殘酷的。 過於生僻的字也不好,小些的孩子衡量名字的好壞看筆畫的多少,每次比別人多寫很多筆會使小孩憎恨自己的名字。站在講台前面讀不出學生的名字除了會讓老師難堪,讀錯了也會讓學生難堪。一個清秀的女孩叫小姝,姝:美麗美好的意思。可惜從來沒有老師讀對過,多數讀成小妹,最可惡的有一次讀成了小豬,當場鬨堂。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