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打贏第三次世界大戰? |
送交者: 老幺 2002年10月07日23:55:25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中國如何打贏第三次世界大戰? 作者:老幺 (一) 鄧小平在80年代中期說,世界大戰在20年內打不起來,和平與發展是今後一段時間國際社會的主題。 時間飛逝,20年大限只剩下兩三年了。放眼當今世界,美利堅磨刀霍霍,伊拉克嚴陣以待,第二次海灣戰爭一觸即發;以色列寸土必爭,阿拉伯怒氣衝天,中東火藥筒一點即爆;塔利班銷聲匿跡,賓拉登生死未卜,恐怖襲擊如達摩克斯劍懸在美國上空;反觀中國近鄰,日本經濟蕭條,朝鮮窮困潦倒,阿富漢政局未穩,印度、巴基斯坦劍弩拔張,海峽兩岸爭購軍火。 最值得注意的是各國的領導人。布什總統不用多說了,好戰的家族基因與軍火能源業的利害關係讓人懷疑他的和平誠意;同樣鐵血的還有以色列的沙龍、伊拉克的薩達姆、恐怖者的賓拉登;再就是克格勃出身的普京、右翼抬頭的日本歐洲、家族世襲的金正日、為接班人問題困擾的大陸、為“台灣國”理想發狂的台灣之父之子。 事實上,美國已經動員起來了。布什總統在向聯合國、國會陳詞後試圖進一步說服美國人民。反戰遊行固然已經開始,鷹派的聲音卻在patriotic (愛國) / loyal (忠誠)的旗幟下越唱越響。 在過去的幾個月乃至今後不可預測的期間內,War已經而且將繼續吸引美國的眼球。一位律師朋友大聲地呼籲,不管你支持(對伊)戰爭還是反對(對伊)戰爭,寫信給你的國會議員/參議員,說出你的觀點!戰爭一旦打響,每個人將不可避免地捲入其中。 而隨着華府連環殺手的出現,恐怖似乎無所不在。一位朋友打來電話,疏釋她心中的不安,“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真的打響了,怎麼辦?” (二) 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真有的話,很有可能是文明的衝突。 從規模上來說,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並不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是西方的殖民戰爭。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北美、中美、南美、澳洲的原住民接近於滅亡,亞洲、非洲的絕大多數人口淪為二等公民。在歷史上同樣舉足輕重的還有阿拉伯戰爭、十字軍戰爭,中國的民族戰爭。戰爭的結果,不是一個民族吃掉另一個民族,就是一種文明戰勝另一種文明。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中華大地上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民族戰爭。以漢族為代表的農耕文明與以匈奴、突厥、蒙古、滿族為代表的游牧文明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發生過四次血腥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一個疆域遼闊、以農耕文明為主體的多民族統一國家。 第五次戰爭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與西方殖民國家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由荷蘭入侵台灣、葡萄牙“購買”澳門、英國割讓香港、俄國侵占北方、英法火燒圓明園為序幕,到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種種不平等合約,再到蒙古獨立、西藏自治、東北淪陷為歷史低谷,最後以抗戰勝利、台灣回歸、西藏回歸、港澳回歸為代表,取得階段性勝利。 從文明角度上,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在中國激戰千年,最終以儒、道、釋為代表的中華文明取得了壓倒性地位。但東西方之間的第五次戰爭,以自由、民主、科學為代表的西方文明取得了統治地位。就意識形態而言,固然可分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但不管哪一種主義,都屬於西方文明的範疇。 從某種程度上,中華古老文明已經經受了西方現代文明的洗禮,我們甚至可以說中國已經走出失敗的陰影---只要中國能夠繼續開放,繼續包容,繼續創新。 (三) 世上多少事,成敗論英雄。 文明的戰爭,如同劃分世界新秩序的二次大戰,是以實力說話的。中國之所以在歷史中處於不敗的境地,乃至於被滅國後文明依然不滅,從根本上是因為中國的實力,現實的與潛在的,人口、國土、能屈能伸、包容萬象的民族文化。 然而同樣的最終結果,其過程卻有很大的不同: 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發生的話,如同前幾次戰爭,對中國而言,依然是民族的戰爭、統一的戰爭;就世界而言,依然是文明的戰爭,劃分新秩序的戰爭。中國面對的依然是“非我族類”的民族分裂分子、投敵賣國的漢奸分子、亡我之心的殖民者與反華分子。 雖然就根本上,無論如何,中國將贏得這場戰爭,但從過程上我們期待的是漢唐一樣的完勝,而不是元清時代的敗中取勝;我們寧可如朝鮮戰爭、珍寶島戰爭一樣拒敵於國門之外,而不希望如抗日戰爭一般悽慘的人民戰爭;最高境界當然是如收復港澳一般“不戰而屈人之兵”。 (四) 下面是問題的關鍵:中國如何才能如漢唐一般地完勝,甚至如港澳回歸一般不戰而勝? 中國有兩個例子可以模仿。第一個例子是美國。美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美國經濟在一戰之前已經躍居世界第一。美國的汽車產業,20世紀美國的支柱產業,也在一戰前後蓬勃發展。一次大戰打得差不多了,美國也來分一羹,這屬於典型的“不戰而勝”。 第二個例子依然是美國。美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屬於“完勝”。為什麼這麼說呢?日本1931年就占領東北了,希特勒也早就吞併奧地利了,但是直到1941年底美國才介入世界大戰,滿打滿算不過打了三年多的仗。更關鍵的事,美國本土沒有捲入戰爭,而且有盟軍相助。在歐洲大陸上,與德軍抗衡的是蘇聯的坦克兵團;在亞洲大陸上,國共兩黨牽扯了日本陸軍的主力。美國以逸待勞,就象漢戰匈奴、唐戰突厥一樣後發制人,直搗黃龍,最終“封狼居胥”,成就霸業。 由此可見,要在全面戰爭中“完勝”甚至“不戰而勝”,實力固然是很關鍵的,時機也是不可缺的,通常是越晚越好,後發制人。 中國歷史上曾經抗日援朝、抗美援朝、抗法援越、抗美援越。中國為什麼這麼“無私”地援朝援越呢?道理很簡單,在自家打不如出門打,自己一個人打不如叫兄弟一起打。如果中國不援朝,美國的駐軍就不是38線而是鴨綠江。這個道理看看日本的侵華歷史就可以看到了,中國抗日援朝失敗後,日本占領了朝鮮,就打東北的小九九了。而中國之所以在朝鮮戰爭中取得先機,也是由於後發制人,打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 今後的許多年,很有可能是以基督教、猶太教、天主教為代表的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混戰。就戰爭形式而言,一方是精確打擊,另一方是超限戰。如此一來,無論是伊斯蘭國家還是美國本土的安全都將受到威脅。而中國最佳的策略就是置身事外,悶聲大發財,兩敗俱傷後加入“正義”的一方,後發制人,一舉而定天下。 Laoyao2008@yahoo.com.cn 後記:內心深處,老幺是一位綠色和平主義者,剛剛參加了反戰抗議。然而政客的野心是不會為善良人們的願望所改變的。中東石油的誘惑,加上聖經文化里對異教徒的排斥,使得和平的希望越來越渺茫。這就象只要有人依然追求“台灣國”、“突厥國”並付諸行動,戰爭的危險就無法離我們而去。 然而另一方面,文明的衝突,種族的戰爭,如果無法避免的話,就只能贏得勝利。這就意味着我們必須掌握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也就是優良的人口素質和社會制度。這就意味着我們必須培養包容的心胸和建設理性的社會。歷史證明,笑到最後的必然是博採眾長的。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