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沈從文的《蕭蕭》 |
送交者: 蘇七七 2002年10月17日15:24:59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這個女孩子才十二歲,生在長在種田的莊子上,出嫁,就是從這家轉到那家。她的丈夫還不到三歲,不過她也不為這婚姻愁煩——她不想也不懂得愁煩,在抱抱丈夫,做做雜事中,象棵蓖麻一樣長大起來。小說寫的蕭蕭的成長,是一種原生的、自然的成長,她沒念過書,對於身處其中的婚姻制度、禮法制度從來沒有過自覺的反抗,但是成長中的自然的人性,卻與制度不可避免地衝撞在一起。 沈從文這樣寫道:“幾次降霜落雪,幾次清明穀雨,一家人都說蕭蕭是大人了。天保佑,喝冷水,吃粗礪飯,四季無疾病,倒發育得這樣快。”於是男小女大的婚姻中存在的矛盾暗暗呈現出來——在這個小說中,矛盾都被放在情節與細節之後,作者從不正面描寫衝突,但是蕭蕭在丈夫與花狗之間的關係,卻有了微妙的變化:“她有時覺得害怕,不許丈夫走開;有時又象有了花狗在身邊,打發丈夫走去反倒好一點。”這一句淡淡的點染,說出這個糊糊塗塗的女孩子心裡,隱隱地有了害怕與快樂的爭執。 因為沒有受過教育,蕭蕭不可能去反抗她的婚姻,也因為沒有受過教育,她沒有強烈的貞潔觀。——沈從文筆下的蕭蕭,是近乎完全自然的,聽從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喚。於是,在花狗的山歌聲中,她變成了個婦人。 變成婦人的蕭蕭,並不是因為失去了貞潔而痛悔,這種抽象的道德觀念倒並不使她恐懼,可是她有了孩子,具體的身體變化讓她害怕,她也明白這是切實的罪證,於是打算逃走,“收拾一點東西預備跟了女學生走的那條路上城。”可是沒有動身,就被發覺了。 於是蕭蕭此刻要面對的是禮法制度。出了這樣的事情,自然家裡是“生氣的生氣,流淚的流淚,罵人的罵人”,不過沈從文添了一句有意思的話:“各按本分亂下去。”好象生氣流淚罵人也都是應盡的義務,盡完便也罷了。而對蕭蕭的懲罰措施,依法倒是十分嚴厲:“沉潭”或“發賣”,伯父不忍將蕭蕭沉潭,而發賣也找不到人家,蕭蕭就又住下了,丈夫與她還是象姐弟一般。家人依舊對她好,住到生了個兒子,“照規矩吃蒸雞同江米酒補血,燒紙謝神”。 蕭蕭在與禮法制度的衝撞,終於因為家人的消極執行,也有驚無險地避了過去。 在人性與制度的對抗中,沈從文寫的是人性的勝利。對於婚姻,蕭蕭以天然的人性來對抗,以於禮法,家人以農人純樸的天性來對抗。這樣的對抗,都是不自覺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這樣的力量看上去是弱小而偶然,但是卻隱藏在這些“種田的莊子”里,在這些“種田的莊子”里,沈從文不動聲色地在搭建的是,是他心中愛與美的,永恆的“人性的希臘小廟”。 然而,既便沈從文是將矛盾都儘量淡化,在衝突的弱化中進展情節的,但他還是不得不寫進了殘酷的現實與制度。——蕭蕭的命運帶有這樣大的偶然性,她仿佛是幸運的,可她的一生卻只能服從於外在力量的擺布,從來沒有過對於自己的命運的自主的權力。她的快樂裡頭,潛伏着無知與麻木。人性的力量是天然的,卻帶着蒙昧的面目,於是小說中還有另一個群與蕭蕭們完全不同類的人,“女學生”,是這群人,引進了自覺的反省反抗的力量。 在《蕭蕭》中,對女學生的敘述完全是虛寫,她們就象是小說的後景,不停地從莊子邊“過身”,農人有着關於她們的種種荒誕不經的傳聞,他們對女學生的感情是複雜而有趣的,夾雜着歆羨與輕蔑,而對於這群他們不了解的人,他們不了解的生活,保持着距離與好奇。對蕭蕭來說,女學生完全就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在她要逃走的時候,她卻是要從“女學生走的那條路”走的,雖然她不可能真正地踏上這樣的旅程。 “女學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給小說一個時代的背景,她們暗示着一種對於制度的自覺的反省與反抗的力量,這種力量與小說的前景中的人性的力量象是處於不同的系統之中,可是它們是否有可能相結合?在天性的自然發展中,同時以教育使人脫離蒙昧?從而人能夠對不合情理的制度,有更大的對抗的能力。小說不是條理如此明晰的論說,沈從文也不可能是在觀念的指導下安排結構,但小說家的感性直覺卻可能是與理性結論相通的。有趣的是,一九二九年小說的原作結尾是這樣的: “這一天,蕭蕭抱了自己新生的小毛毛,卻在屋前榆蠟樹籬笆看熱鬧,同十年前抱丈夫一個樣子。” 而一九五七年較改字句的時候,沈從文加了這樣的一句關於女學生的話: “小毛毛哭了,唱歌一般地哄着他: ‘哪,毛毛,看,花轎來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體面!不許鬧,不講道理不成的!不講理我要生氣的!看看,女學生也來了!明天長大了,我們也討個女學生媳婦!’” 在一種輪迴之中,新的變數也正在醞釀與萌芽。 作為小說,《蕭蕭》是與眾不同的。它的着重點不在於衝突、矛盾以及應之而生的高潮,它描寫人性,態度寬和,筆致從容,情節是舒緩的,細節卻豐富而微妙——這裡體現出一個藝術家的感受,這種感受本身就可以突破某種固有的思想的藩籬,而帶給人新的啟示。在《蕭蕭》中,種田的莊子裡聞得到草料的香,聽得到山歌在唱,農人們的生活是勤苦而狹隘的,但卻又有質樸的生機。沈從文用《蕭蕭》譜出了一曲牧歌,雖然調子中也有沉痛與疑問,但總體卻是明朗的、優美的,在湘西那方自然的土地上迴響。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