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難忘的1974年 |
送交者: ahf 2002年11月29日18:44:0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黃帥事件 1974年的初春,中學生像“文化大革命”的紅衛兵一樣,轟轟烈烈地又造起 反來。 幾乎一夜之間,北京市中小學校的玻璃窗幾乎被砸爛個精光,教室的桌椅板 凳也砸壞不少,在這群患了政治甲亢症的學生中;我們13歲的小英雄黃帥由幾篇 日記開始,不幸成為70年代反潮流的象徵。 後來人們也原諒了黃帥,她畢竟是個孩子,而且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她是個 天資聰穎、有好學精神的孩子。 黃帥是一個喜歡獨立思考的女學生,她所道出的,不過是對學校里的某種現 象的苦悶心情,師生之間的日常衝突,按理說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70年代裡學生們的歌謠:“東風吹,戰鼓擂,現在學校究竟誰怕誰…… 師道尊嚴一定滅亡”和全國教育界的一片沸騰,使得這個並不懂得世道險惡的女 孩子一次次撥弄好自己的紅領巾,被上層人物一次次召見。 誰也沒有想到,幾篇較有個性的日記,會使教育界失掉了最後一層體面,教 師的凜然和威嚴,在紅小兵的小拳之下已破碎不堪,踏着這些碎片,黃帥越發顯 得像個“革命小將”了。 雖然黃帥形象及其所謂的“黃帥”的日記,事後證明是有人故意推波助瀾, 但對於當時既成的“英雄”事實,不辨真假的小學生也只有順勢而為了。 黃帥現象 黃帥現象引發的社會震盪絕不是70年代的孤立現象。如果說當初一個小學生 的日記索要的是一種純潔的權益,那麼,更多的成人對權益分配的不滿,則是出 於瀰漫於這個時代的普遍的怨恨,1974年怪誕的社會風景,使人心變得更加無常 。 在歷史的某個時期,人性的自覺本來是自我拯救的一個心靈起點,儘管老三 屆為主體的紅衛兵在“破四舊”的罪孽中拒絕文化的歷史積澱乃至達到拒絕文明 的程度。但在上山下鄉後,他們仍然感受到農村的落後陋習,比紅衛兵自己更排 斥文明,或者是現代文明之風還未能吹到農村。 王安憶曾悲哀地說:知識青年不僅沒有給廣大農村帶來“知識”的春風,相 反,中國農村的愚昧像汪洋大海般地吞噬了他們。 面對農村經濟、文化、人民覺悟的落後,紅衛兵(知青)難以忍受城鄉之間 的文化反差,提出首要的任務是教育農民,但面對70年代恢復的旨在提高教育水 平,提高人才素質的高校招生制度,以張鐵生為典型的少數“知識青年”,終於 開始了命運的大逃亡。 張鐵生 張鐵生是遼寧錦州市興城區1968年下鄉的知青,恢復招考後,開始萌動求進 的想法了。 在政治亢奮時期過去以後,他發現自己在農村實在不可能有什麼 前途,一心一意想上大學,並以此為契機,改變自己的生活道路。 公社一級的文化考察,張鐵生以一劑偏方(給領導寫信自我推薦)通過了考 試,在興城區文化考試中,他遇到了難關,其實這考試是開卷考試,考題也不偏 不怪,比如“談談為人民服務的體會”等老生常談的內容。 無奈張鐵生天資不足,也未曾下過懸梁刺股的功夫,加上當時既要作政治的 先鋒,又要作學院淘金者,實在魚肉熊掌不可兼得。 結果張的語文考了38分, 數學得61分,理化僅得6分,幾乎等於交白卷。眼 看升學無望,張鐵生又亮出一劑偏方,在理化卷的背後給領導寫了一封牢騷滿腹 的信,不想竟得了個滿分。 尊敬的領導: ……本人自1968年下鄉以來,始終熱衷於農業生產,全力干自己的本職工作 。每天近18個小時的繁重勞動和工作,不允許我搞業務複習。我的時間只在27號 接到通知後,在考試期間,忙碌地翻讀了一遍數學教材,對於幾何題和今天此卷 上的理化題眼瞪着,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說實話,對於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逍遙法外的浪蕩書呆子們我是不服 氣的,考試被他們這幫大學迷給壟斷了,……在這夏鋤生產的當務之急,我不忍 心放棄生產而不顧為着自己鑽到小屋子裡面去。 ……在這個人與集體利益直接矛盾的情況下,這是一場鬥爭(可以說)。我 所苦悶的地方就在這裡。幾個小時的書面考試,可能將我的入學資格取消。我也 不再說些什麼,總覺得實在的有說不出的感覺,我自動的理想將全然被自己工作 所排斥了,代替了,這是我唯一強調的理由。 ……至於我的基礎知識,考場就是我的母校,這裡的老師們知道的,記得還 總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學考題,雖然很淺,但我印象很淺,有兩天的複習的時 間,我是保證把它答滿分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會關係都清白如洗,自我表現勝 似黃牛。 ……在這裡我沒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麼基礎知識和能力),我感 覺並非可恥。 ……我所理想和要求的,希望各級領導在這次入學考生之中,能對我這個小 隊長加以考慮為盼! 白塔公社考生張鐵生 張鐵生現象 其實,平心而論,像“考試被他們這幫大學迷給壟斷了”的句子,我們仍可 以從中看到“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信奉者最真實的失落。 時代的哲學總綱要求人們去如此這般地做,然而卻要把機會賜給了並不十分 信奉它的人。 這種矛盾,勢必在70年代引發出一場新的鬥爭,從這個意義上說,張鐵生也 道出了某種真實的辛酸。但是,本來可以到此為止的一篇文字卻導致了一場惡性 事件。 後來有人說:這封信使人想起狐狸與萄葡的故事, 對於愛讀書的“呆子” 們,按照這個時代的邏輯就算“不務正業、逍遙法外”! 在張鐵生語言不太通暢的自白之中,我們似乎明白,知識青年不得擅自讀除 毛選、《學習與批判》、《征途》以外的書,就是那個時代的大法。否則就是違 反了這一“大法”的。 這樣看來,張鐵生代表的知青“先鋒”們,希望這次 入學“加以考慮為盼”,這豈不要以身試“法”嗎?現代中國的狐狸與葡萄的寓 言,應該加一句新的台詞:“就算葡萄是酸的,我也要吃它”。 張鐵生的鬧劇被毛遠新當作“有稜有角的石頭”砸向周恩來的現代教育思想 ,原本可以恢復比較正常形態的文化教育再一次被掃進讀書無用的垃圾堆。中國 再一次陷入自我蒙昧年代。 而張鐵生自己,作為“教育革命”的闖將,不僅上了大學,還入了黨,擔任 了鐵嶺市農學院的領導,當上了四屆人大的常委會委員,張鐵生的“白卷英雄” 傳奇,一度傾斜了混亂時代的人心,以至於1977年國家正式恢復高考招生以後, 有大批的考生模仿張鐵生在考卷上寫信,對考試指手畫腳以圖出奇制勝。 從張鐵生自相矛盾的信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張對學習機會真誠的需求,如 果不是歷史的荒誕太深以至於我們把荒唐當作了真理的話,張鐵生也許不會身敗 名裂,相反,他一定會痛定思痛,下一番苦讀的功夫的。 這個被咒詛為文明“慧星”的張鐵生,如今在遼寧農村的一個診所行醫為生 ,這也算是一種象徵:醫治創傷的象徵吧。 文革十年很自然地形成萬般皆下品,唯有政治高的民族心態。文革的每場運 動,大多數的青年總是滿腔熱忱去衝鋒,但最後的結果呢? “山還是那座山,梁還是那道梁”,政治命運的屢敗屢戰導致青年心理的挫 折感增強,使大多數青年,總是處於社會生活的非主流地位。自己付出全部的政 治熱情但卻無前途可言,到頭來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讀書升學”之上,又屢遭 打擊,這是怎樣的一個反覆無常的年代呵! 馬振扶公社事件 繼張鐵生之後,1973年7月10日,河南省唐河縣馬振扶公社中學初二(1)班 的15歲學生張玉勤,在英語考試中交了白卷,在卷子背面寫了一首打油詩: 我是中國人,何必要學外文?不學ABC,也能做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 修反。 張玉勤的不良情緒受到學校的批評,小小年紀不知何方來的滿腹怨憤不能排 遣,竟投河自盡。 張玉勤的死不僅僅是她個人的不幸,在1974年1月,張玉勤的班主任被判刑 2年,唐河縣有關人員也被株連280多人。 黃帥的“首義”,張玉勤的死,張鐵生的呼應,共同構成了1974年青少年一 代的情感傾向。 於是乎,“白專道路”人人喊打,知識成為人世間最無用、最卑賤的事物, 70年代的荒誕風景,讓人感慨又無奈。 在第一次大學招生口語面試室里,主考老師準備考一位報考日語專業的學生 。 老師說:“請你先寫幾句簡單的日語句子吧。” 考生搖了搖頭說:“我只會說,不會寫。” 教師問:“那你憑什麼來報考大學呢?” 考生伸出一雙大手,伸開手指,滿手黃亮亮的老繭:“憑這個,不過,日語 我是會說的。” 老師想了想,就說:“好吧,你就說幾句吧。” 考生想起了幾部抗日戰爭題材的影片,精神為之一振,拉起粗噪門喊:“你 的,太巴殼(日語香煙之音)的拿來,我的米西米西的有。” 他見老師猛地瞪大了眼睛,心中更得意,將手往空中一揮,做了個劈刀的手 勢,大吼:“八格牙魯,你的瞪眼睛的不要……” 這種幽默,只屬於70年代。 1974年度記事 安東尼奧尼和他的《中國》受到批判 1月30日,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惡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 判安東尼奧尼拍攝的題為〈中國〉的反華影片》。這個所謂批判,以“高、大、 全”和“假、大、空”苛求於一位外國人,在國內外造成極壞影響。 文章說,安東尼奧尼公然站在帝國主義的立場上,說上海的工業“並非產生 於今天”,“上海作為一個城市,則完全是由外國資本在上世紀建立起來的”, 而解放後“倉促建立起來的工業往往只比大的手工業工廠好些”。 文章還說,安東尼奧尼把林縣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山區”介紹給群 眾,但在影片中,聞名中外的紅旗渠一掠而過,銀幕上不厭其煩地呈現出來的是 零落的田地,孤獨的老人,疲乏的牲口,破陋的房舍…… 8年來首次上映國產新故事片 1月16至20日, 國務院文化組召開電影製片廠負責人會議,傳達江青、張 春橋對《戰洪圖》、《火紅的年代》、《年輕的一代》等影片的意見。 于會泳在講話中對周恩來關於“中央對故事片抓晚了”的批評進行攻擊。故 事片《火紅的年代》、《艷陽天》、《青松嶺》、《戰洪圖》開始在全國各地陸 續上映。這是文化大革命 8年多來首次上映新的國產故事影片。10月,《閃閃的紅星》上映,轟動全國。 西沙群島自衛還擊戰 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和東沙群島,歷來是中國領土,但南越當局 竟然於1973年 9月將南沙群島中的南威、 太平等島嶼劃入其版圖。 我國外交部於1974年 1月11日發表聲明,重申南沙、西沙和東沙等群島屬於 中國的領土,指出這些島嶼附近的海域資源主權也屬於中國。 但南越當局置若罔聞,悍然派出軍艦於 1月15日入侵西沙群島之永樂群島海 域,並炮擊甘泉島,無理要求我在甘泉島附近生產的402號漁輪離開我海域。 1月17日,南越武裝部隊侵占金銀島,並在侵入甘泉島後強行取下我國國旗。 1月18日南越當局又以兩艘艦艇於羚羊礁北側撞毀我 407號漁輪駕駛台。中國海軍 為了中國領土主權和保護人民的正常生產,派出6艘艦艇於1月17日、18日進至永 樂群島執行巡邏任務。 1月19日,南越當局竟又派出武裝部隊進攻我國琛航島,出動軍艦與飛機炮 擊和轟炸琛航島,致使島上漁民、民兵死傷多人,該島漁民、民兵忍無可忍被迫 自衛反擊,經 1小時的英勇戰鬥,擊沉敵艦1艘,傷其3艘。 1月20日,中國陸軍部隊在海軍和漁民、民兵的配合下,收復了甘泉、珊瑚、 金銀3島。共斃、俘敵兵300多名。捍衛了我國的領土主權。 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 2月22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會見卡翁達並在談話中提出關於三個世界劃 分的戰略,號召聯合起來反對霸權主義。毛澤東說,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日 本、歐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亞洲除了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都是第三世界。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 我國就東海大陸架開發協定發表聲明 2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就日本和韓國簽訂所謂共同開發大陸架的協定一事發 表聲明。 聲明指出:“1974年1月30日,日本政府和南朝鮮當局在流城簽訂所謂共同開發 大陸架的協定,背着中國在東海海域片面劃了大面積的大陸架作為日本和南朝鮮 的所謂共同開發區,是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中國政府決不能同意。 中國政府認為,根據大陸架是大陸自然延伸的原則,東海大陸架理應由中國 和有關國家協商確定如何劃分。如果日本和南朝鮮當局在這一區域擅自進行開發 話動,必須對由此引起的一切後果承擔全部責任。 黑龍江發現古代猛獁象骨架化石 4月14日, 新華社報道,黑龍江省肇源縣三站人民公社社員平整土地時,在 距離地面約 5米處發現一具較完整的古代猛獁象骨架化石。這在中國還是第一次 。 這次發現的猛獁象身長 6米左右,體高3.01米,其粗大扭轉的門齒曲線長度 達1.43米,據推算,它活着的時候體重可達4至5噸。這種動物生存在第四紀晚期 ,距今至少有1萬多年。 這為研究松嫩平原一帶第四紀晚期的地層、古生物、古氣象、古地理等提供 了新的實物根據。 長篇小說《艷陽天》出版 5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初瀾文章《在矛盾衝突中塑無產階級英雄典型: 評長篇小說〈艷陽天〉》。文章說,浩然的《艷陽天》,是在我國文藝戰線上兩 個階級、兩條戰線激烈鬥爭中產生的一部文學作品。 這部小說,以黨的八屆十中全會的精神為指導,深刻地反映了社會主義農村 尖銳激烈的階級鬥爭, 成功地塑造了“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領頭人”蕭長春的英 雄形象。 文章還說,努力塑造工農兵英雄典型,是社會主義文藝創作的根本任務。蕭 長春,是我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中湧現出來的成千上萬英雄人物的典型形象。 這一人物之所以高大、豐滿而感人,很重要的一點,是由於作者在創作中運 用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通過把現實生活中的矛 盾和鬥爭典型化的途徑,突出地刻畫了蕭長春的英雄形象。 8個樣板戲“開創了社會主義文藝新紀元” 7月1日,《紅旗》雜誌第七期上發表初瀾的文章《京劇革命10年》。 文章把江青、陳伯達、張春橋、姚文元早在1968年、1969年就鼓吹的所謂“ 空白”論、“創業期” 論、“新紀元”論,作了系統的發揮,說“第一批8個革 命樣板戲的誕生”宣告了“中國社會主義文藝的新紀元已經到來”,“過去的10 年,可以說是無產階級文藝的創業期”。 批判“三字經” 7月12日, 江青對《北京日報》一個內部刊物上登載的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 孫武成反映批林批孔情況的一封信,寫了批語:“中學,甚至小學的批林批孔都 應抓緊些。要抓典型,以點帶面。如不及時抓緊,對青少年、兒童不利。《三字 經》之類的東西,就是針對少年、兒童編的。我們對這個問題不重視,不能使一 個人從兒童、少年就粗知一點馬克思主義,敢於批孔老二,值得深思。” 國務院科教組於20日將上述批語用電話通知各省、市、自治區教育行政部門 。此後,在各級學校以至幼兒園又開展了批判《三字經》、《閨訓千字文》、《 弟子規》、《改良女兒經》、《神童詩》、《名賢集》等舊書的活動,這些當代 青少年從未接觸過的舊書被大量翻印。 “江青裙”被作為“新生事物”強行推向全國 10月14日,天津方面正式向全國人民展出了“江青裙”。 這一裙裝原本是經過天津市委的某負責人找人翻古書, 看古畫,臨摹出100 多種唐、宋、明女服飾畫圖,最後由江青修正審定、正式命名的。 為此,天津市委的某負責人向六省、市代表介紹了“經驗”: (1)此裙是個“新生事物” ,推不推廣穿與不穿,是態度問題; (2)市委排上日程,書記親自抓, 工商局黨委保證,局長親自動手; (3)決定市直屬機關女幹部和市婦聯頭頭要帶頭穿; (4)決定主力軍(紡織女工)上陣,一下穿出1000件,等等。 另外,據瀋陽、撫順、丹東、錦西、旅大統計,他們加工、進貨 2.9萬多件 “江青裙”,總價55萬餘元,結果壓庫1.4萬多件。 如何處理,愁壞了職工,難了領導。 末了,對於過多過濫的“江青裙”,有關部門不得不統統毀制,大削價,“ 大犧牲”,擺攤銷售。 這樣進行了緊張的善後處理之後,待全部處理完畢,國家損失達22萬元。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