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上海弄堂●上海人●上海文化ZT
送交者: 夢回吳越 2003年04月05日18:32:51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上海弄堂●上海人●上海文化
羅小未


三義坊(新式里弄)

  "薏米杏仁蓮心粥!"       
  "玫瑰白糖倫教糕!"  
  "蝦肉餛飩麵!"         
  "五香茶葉蛋!"   

  這是魯迅先生在《弄堂生意古今談》中懷念20年代他初到上海時閘北一帶弄演唱內外叫賣零食的聲音。他認為那些口號既漂亮又具藝術性,使人"一聽到就有饞涎欲滴之慨"。

  "弄堂"是上海人對里弄的俗稱,"里弄房子"就是弄堂建築。在弄堂里除了有叫賣零食點心之外,還有叫賣青菜、豆腐、瓜果、雞蛋的,時而還有活雞活鴨;每隔幾天還有把服務送上門的修理棕棚、補皮鞋與彈棉花胎之類。他們各行業有各自的呼喚聲調,使人一聽便知道是什麼行業的人來了。此外,還有算命的、化緣的;晚上,當夜深人靜時還有聲調淒涼的賣炒白果與賣長錠的,更有使人毛骨悚然的為家中病孩召魂的長嚎聲。由於弄堂房子家家戶戶緊挨着,共同分享屋前屋後的弄堂,平時出入 照面時常會打個招呼或寒暄幾句。一有叫賣聲,抱有共同興趣的主婦就會應聲而出,於是對貨色評頭論足、討價還價、交流觀點之聲不絕。更有藉此機會交頭接耳,交換東家或西家最新信息,把本來要賣東西的原意也忘掉了。它的優點是這裡的生活富於鄰里感,鄰居相互幫助。親如一家,特別是所謂上海人其實多為外來人,"遠親不如近鄰"在這裡最能體現。缺點是,"對於靠筆墨為生的人們,卻有一點害處,假如你還沒有練到'心如古井',就可以被鬧得整天整夜寫不出什麼東西來"(魯迅,同上文)。此外,在大型的弄堂里,居民魚龍混雜、人各有志,接近了就難免會生是非,一不小心就會惹出各種各樣的弄堂風波來。人們常說上海人善於處世、門檻精,可能從小就處在這個微妙的小社會裡,接受這個小社會關於人際關係的教育有關。

  弄堂與弄堂房子是上海開埠後的土產。起初英國人只許中國人在租界工作,不同意居住。後來發現要發揮上海可能成為都市的潛力,僅僅靠那些為數不多的外僑(1865年在法租界的外僑為460人,英租界可能多一些)是不行的。那時恰逢太平天國運動進入江南(1853年),大量富有與中產階級的中國難民要求移入,於是租界當局順水推舟,公開向中國居民開放。為了便於管理,便在指定的地塊上興建大批集體住宅。房子為立帖式結構,像兵營一樣聯立成行,並於行列組成網絡,對內交通自如,對外只有總弄能達到馬路,弄口設鐵門,可以隨時關閉。沒有想到,這種原本始於方便管理、統一建造的集體住宅很快便發展成為綜合有東西方居住特色的上海弄堂,並在隨後的幾十年中成為上海經濟活動中最活躍與規模最大的房地產業的中堅。大規模建造的弄堂房子不僅租界有,華界亦有。至於它們的類型與各類型的特色,這裡就不贅述了。但從解放前上海418.94萬的居民來看,除了少數的外僑與中國富人(約占5%)住的花園住宅,與100余萬貧民住在城市邊沒用草、竹、蘆草搭成的棚屋之外,絕大多數居民,包括中中國與外僑的白領階層均住在各式弄堂中,總面積達兩千餘萬平方米。無怪只要居高臨下,滿目所及是一片片節比鱗次、此起彼伏、像波浪似的各式弄堂的屋面。

  建築是社會生活的鏡子,居住建築尤其這樣。在上海能住得上弄堂的,至少也得是有固定收者,否則無法交付每月到期必須繳納的房租與房捐(或稱巡捕捐、綠衣捐)。在舊上海,不交房鈿就要逐出,這是天經地義地事。

  既然社會是分層次的,弄堂也有高中低之分。不同級別的弄堂房子在質量上雖有差別,但更重要的是地段。一般來說,位於閘北、南市的較差,虹口稍微好些,靜安寺路(南京西路)與霞飛路(今淮海路)一帶最好。故上海有"上只角"、"下只角"之稱謂,"上只角"指城市西區的高級住宅區,兩"角"的房租可以差三四倍甚至十倍以上。南京路中心地段的弄堂在早期時曾因其商業價值而興旺,它們是上海最早的"商住樓"。當時無論是廣邦或寧邦的"字號"(進出口行)均集中於此。這些房子常為"三上三下"或"五上五下",開間較大,前店後屋或下店上屋,前面的天井可臨時貨棧之用,後面還有可供職工居住的"後樓"。30年代,隨着進出口業體制的更新與新型辦公樓的興建,這些弄堂逐漸淪為居住條件較差之列。

  弄堂級別還反映在弄堂里的生活與文化中。"倘若走進住家的弄堂里去,就看見便溺器、吃食擔,蒼蠅成群的在飛,孩子成隊的在鬧,有劇烈的搗亂,有發達的罵言,真是一個亂鬨鬨的小世界。"(《上海的兒童》)這無疑是魯迅得先生對低級弄堂的寫照。在這樣的弄堂里,居民為了減輕房租負擔乾脆想通過房子來賺錢,總是把多餘的房間分租出去,自己當起"二房東"來。也有真實性把房子橫七豎八地劃分為小間,上面還要搭上擱樓,出租給外地到上海來謀生或逃難的人。因而這裡人口密度高、成份雜、居住條件惡劣,是非多。諷刺劇《七十二家房客》就出於此。另外,本文之初談及的鄰里感特強的弄堂可能屬於中級或中低級。這裡也有"二房東"和"三房客",但房東對房客是有所選擇的。有趣的是,當時許多為了逃避內地白色恐怖而躲到上海來的進步文人大多落腳在此類弄堂中的亭子間,於是出現了我國近代文學史中的一個小派別“亭子間文學”。"亭子間文學"並非描寫亭子間,而是這些住在朝北的、看到陽光的、冬冷夏熱的亭子間中的文人,在苛刻的生活條件下寫出來的現實主義進步文學。今天當人們懷念鄰里感時,常常會把上海的弄堂同鄰里感捆在一起,其實並不當
有些大型的,擁有數百戶甚至成千戶的弄堂,儼然就像一個城中之城。裡面有雜貨店、小吃店、理髮店、老虎灶、裁縫店、甚至還有工廠

然。看來越是高級的弄堂,其人際關係也就越是淡漠。在那些沉靜而優雅的高級弄堂里,除了有三五個男孩在那裡玩耍外,很少有人在此停步。偶而有三兩個人聚在一起低聲談話則大多為某家的"娘姨"(保姆)或"大師傅"(廚師)。假如哪一扇門忽然開了在迎賓或送客,甚至有些不尋常的活動時,人們也只是裝成漫不經心地遙望着,不會去圍觀。

  有些大型的,擁有數百戶甚至成千戶的弄堂,儼然就像一個城中之城。裡面有雜貨店、小吃店、理髮店、老虎灶、裁縫店、甚至還有工廠。上海的"弄堂工廠"是上海工業與文化的一大特色。這些廠大多為技術工人出身,帶着幾個徒弟,運用大廠扔下來的邊腳料或下腳貨,經過因材施用,精心設計,認真製作,竟造出許多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並在小商品市場中占着重要席位。解放後的上鋼八廠便是以幾個"弄堂工廠"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上海弄堂還有一個特產,就是"弄堂公館"。過去在魚龍混雜、而虞我詐的舊上海中,人們必須會一套自我保護的方法,"弄堂公館"就是其一。當時,有些富人在為自己建造大公館時,不是堂而皇而之把公館建在大街上而是先在基地沿馬路一帶建一個弄堂,用以出租;自己的公館則建在弄堂末端,隱蔽起來。這些公館規模不小,內部考究,但在外型上卻同周圍的弄堂房子差不多。這說明上海人在住房問題上是同西方人與內地富紳不同。

  弄堂是上海的特產,是屬於上海人的。它記載了上海的故事。反映了上海人的文化、生活方式與心態。上海有各式弄堂房子,每種是上海作為一個整體的一個部分。閱讀上海弄堂,就如閱讀上海與上海人的社會歷史。

  目前,儘管上海近幾年的住宅建設年達1000余萬平方米,但尚有45%左右的人住在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弄堂中,當今,在上海正在進行着的大規模的城市改造中,有些質量較佳的弄堂將在保留中進行改造,有些危房簡屋或居住條件惡劣的將予拆除改造。在此大發展與大變化的時刻,檢討一下上海弄堂同上海人與上海文化的關係是很有意思的。    

摘自《上海弄堂》上海人民美出版社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李清照: 醉花陰, 訴衷情, 孤雁兒, 一剪
2002: 是的,我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