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羊趣事 |
送交者: 薛興國 2003年12月06日18:11:06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中國人吃羊是有悠久歷史的,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都曾經挖掘出大量羊骨。甲骨文更把祭祀用的羊稱為“少牢”;周朝的“八珍”之中,有四珍是用羊烹製的。不過,在周朝,羊只供士大夫階級享用。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羊才成為普羅民眾的食物,那時就已經有了“烤羊肉串”了。秦漢時羊肚成為名菜,北魏時,羊蹄、羊腸、羊肝也登上名饌之列,唐宋時更有了用羊眼來烹製的食療菜“學士羹”,以及那時叫做“撥霞供”的現代涮羊肉,到了元代更不得了,據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記載,用羊來烹調的食物就有73種之多。 我到過內蒙古七天,天天吃羊肉,有一天忽然看到菜牌里有“手指羊”,心想把羊做成手指般模樣,沒吃過,便點了一道。夥計把老闆叫來,老闆說,你們派一個人跟我來。怎麼?還要派人去監製?大夥便推舉我太太前往,她一去去了十幾分鐘,回來大家問她去哪兒啦?她說老闆用摩托車載她去了一處牧場,牧場裡有很多羊,問她愛吃哪一隻。她哪知道哪只好吃呀,就隨手指了一隻,老闆便把那隻羊帶了回來。原來“手指羊”就是手指哪一隻便吃哪一隻,不是做成手指般的羊肉。 我們的生活習慣往往影響我們的思維,怪不得就有個傻瓜的故事。話說在學校里有個傻瓜,有一天夜裡,他看到一對男女同學在草叢裡做那苟且的事兒。第二天,他又看到那個男同學在上體育課,正在做伏地挺身,他就很好奇地在一旁看,對方瞪了他一眼說,看什麼看!傻瓜。他說,你才傻了,人都走了你還在做。 這就是思維的模式,如同“手指羊”的誤會。 我在貴州吃侗族菜時,除了“炸臭屁蟲”聞所未聞之外,還有一道用羊做的菜也是沒有吃過的。這道菜叫“羊癟”,聽名字好像是在吃羊的癟三,可是哪個部位才是癟三的部位呢?大家就胡亂地猜,當然,猜那個部位的人最多了。點菜的人也故作神秘,非要我們嘗了第一口才揭曉謎底。女士們在謎底沒有揭開之前,打死也不動筷子。不過等謎底揭曉,她們可就不客氣啦。 原來,侗族人是把小羊宰殺之後,把羊的胃割開,用裡面的汁液來烹製羊肉和羊雜。羊胃裡有什麼?只不過是青草和羊的胃液而已,但烹煮起來倒有一種起先是微苦然後是甘甜的美味。不過,我們男士們可是把它當成那個部位來吃的。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