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選美的學問
送交者: 易大旗 2002年02月12日16:57:57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一、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

第五十屆“MissUSA”選美比賽,來自德州的金髮美女一舉奪得后冠!這幾年,純種白妞在兩大“美國小姐”選美賽當中連連吃癟,潮流興黑色黃色與雜色(混血),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唯是金髮凝脂的大洋馬淪為韋小寶的末房姨太,真是流年不利。這回好不容易重奪審美準則之“話語霸權”,亦無非是朝華夕拾、驚鴻一瞥,要在選美台上復辟“西方中心主義”,哪有這麼容易!

《禮記》尚且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何況我是大俗人一個,我喜歡看選美,亂花漸欲迷人眼,直看得心旌搖盪,不知此身何屬......

看過和“環球小姐”選美接軌的“MissUSA”,又念及與“世界小姐”選美接軌的“MissAmerica”,我也看了,前年那一屆,來自加州的粵籍老僑之後代__伍(拼音為NG)小姐差一丁點就艷壓全美,手牽手等待宣布“美國小姐”花落誰家的最後兩名佳麗,都生就一張亞洲臉,末了掄元的是夏威夷小姐,她也有幾分之一的中國血統。

於是聯想起中國思想文化界近年抨擊"西方中心主義"、“後殖民主義”的聲浪潮起潮落,鼓盪不已,擎旗者固系新左派的主將,卻也有另類的精神鬥士,他們關注和討論的都是文化與民族命運之類的高深問題,如我這般的俗人,萬萬不可語出輕薄。況且,反對"西方中心"、挑戰"霸權話語"的思潮並非僅囿於中國大陸,在亞非拉地區也不絕如縷,可見其來有自,西方價值當然不能涵蓋地球的每個角落,只是,要顛覆哪一種價值?拿什麼東西去取代它?這才是討論的要旨。

二、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唐.劉禹錫)

談經說法,筆者是外行,若論世俗怪譚,倒是一把好手,於是便從女性美醜的標準說起__大約四年前吧,意大利選美推舉出一名黑妞為"意大利小姐",招致部分傳媒鼓譟不已,指黑人不能代表該國的歷史、文化以及種族血緣。然而這類近乎"墨索里尼時代"的噪音,只似秋後寒蟬,黑小姐當仁不讓,及至代表意大利去競選"世界小姐"時,也曾過五關斬六將,殺入決賽圈並逼進到前五名才止步。

皮膚白即為美?對此,絕大多數的黑人都會"說不",他們認為黑色是最美麗的顏色。誠然也有例外,如歌壇天皇巨星米高.積臣,就再三整容與漂白皮膚,結果"妖魔化"了自己,那張臉十足傀儡,看得人心裡發怵。

然而在美醜的標準定義里,並無一個高高在上的"白人中心主義",無論是漂白派還是愛黑派,實質上面對的只是自己的"心魔",強勢西方價值那一片悽厲的白光,總難免撩動着別的文化族群之焦躁與憂慮。只不過,黑髮黃膚的我捫心自問,人家從未認為"白色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顏色",更未用自己的遺傳基因去界定一切,相反,西人特別欣賞黃種人的單眼皮、輪廓淺淡的扁平面孔還有那雙細長而向鬢角翹起的眼睛。於是乎,鞏俐連續幾年題名"世界俊女排行榜",先後上過"金榜"的還有中國滑冰名將陳露和搖滾小提琴手陳美,尚未上榜而呼之欲出的還有張曼玉、楊紫瓊、章子怡等。

為免至字裡行間散發出"挾洋自重"的腋臭味兒來,先要申明:吾族女性的風采,無須外夷去評頭論足----但是如果連外夷都心儀而且景仰,不亦樂乎?

何謂"霸權話語"?在西方列強的龍頭老大美國,文化多元,恰恰最能欣賞黑色的美麗。原先主流社會易於接受那種擁有精緻玲瓏的五官、瀑布般的長髮、往上翹的臀部的黑人寶貝,如世界名模緹拉班克絲(Tyra Banks)、娜歐蜜康貝兒(Naomi Campell),前美國小姐凡妮莎(VanessaWilliams)都屬此類。這多少還是有着白人先入為主的"霸權話語"的印記,我們都曉得,在黑人的祖家非洲,純粹土著氏族的人種並不是這付長相的,她們有着寬闊而多肉質的鼻子,肥厚而外翻的嘴唇,還有貼着頭皮生長而永不豐茂的捲髮,驟望去似乎個個都是光頭。至少,在矢言"永不稱霸"的中國人看來,也是無法接受這種另類審美標準的__不知是否"東方中心主義"?抑或仍是西方中心主義的僕從?

殊不知在九十年代中,西方時裝界隆重推出一位新款模特兒愛莉克.薇克小姐,此姝的現世,對傳統的美貌定義提出了尖銳質疑。薇克是個典型的黑非洲女孩,她來自蘇丹國古老的丁卡族,該族中人皮膚色素最濃,薇克渾身如炭一般漆黑,如緞子一般發亮,更擁有非洲土著的大鼻、肥唇和"准光頭"。她在十四歲那年與家人逃離內戰頻仍的蘇丹,在英國當難民,兩年前在一露天"跳蚤市場"吆喝叫賣時被模特行業的"星探"相中,從此步上國際時裝界的伸展台,轉眼間就大紅大紫,成了舉世矚目的一顆"黑鑽石"。

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宋.蘇軾)

薇克衝擊波對固有價值的顛覆與解構,有人為之瞠目結舌,有人為之歡呼雀躍。以薇克小姐為封面的國際權威雜誌,收到了大量挑剔她的容貌和抨擊時裝界審美準則的信函,但同時又收到了創刊以來最多的支持信函和電子郵件。
這正是非洲原住民天賦的模樣,薇克本人對這些爭議紛擾頗覺困惑,她說:"在我的部落村子裡,我的長相根本不是問題,因為大家都一樣,但在這裡,卻有這麼多膚色差異和別的考量,實在很悲哀。"

尤其值得悲哀的是,抨擊者中相當多是早已定居歐美的黑人,而支持者倒是白人為主體,例如的創意總監班西曼和模特兒經紀人哈迪森都是薇克的守護神,是黑色之美忠勇的捍衛者。哈迪森說:外界一直灌輸,前黑人美國小姐凡妮莎(膚色較淺,生有長頭髮)是美人的典型,薇克的出現迫使人們去思考,她也是美麗的突出代表,這是眾人必須面對的事實。而雪片般湧來的支持函件則指出:薇克的形象讓我們發現了美之真諦和它無比豐富的內涵。

反對者又持什麼說詞?美國洛杉磯的黑人髮型設計師辛普森宣稱:"我認為白種美國人希望我們象薇克一樣原始!"

這是黑人族群向西方中心主義"說不"的典型話語。不知為何,筆者馬上聯想起中國大陸文化圈裡抨擊張藝謀、陳凱歌電影作品的尖刻論調,認為張、陳(現在又捎帶上了李安)向西方展覽兜售原始落後的"中國符號",以博洋人一粲,而不去表現現代中國的精神風貌。那麼,什麼才是中國的摩登符號?是刺破青天鍔未殘的摩天樓群?是長江和黃河的高壩?是中國人終於追上了國際水平的高離婚率、心理焦躁症及諸如此類的現代社會症候群?

西方人欣賞張、陳之影作,就是希望中國人永遠穴居於黃土窯洞或掛紅燈籠的四合院子裡?大陸不少有識之士居然就是如此認為。說穿了,這種"仇洋心態"是一種畸形的民族屈辱感對西方文化的防衛性反應。

四、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唐.黃巢)

後來讀了美學家高爾泰先生在《今天》文學雜誌上的文章《面壁記》,不知怎的就想起"薇克現象"來。

高先生從1962至1972年在敦煌待了十年,其中四年是工作,六年是當"牛鬼蛇神"被懲罰去清掃洞子,敦煌莫高窟上下幾層四百八十多個岩洞,都被高先生日復一日地打掃,瞻仰,揣摩......敦煌的壁畫與塑像,集中了歷朝歷代的社會風貌、人生百態、佛教故事、中國上古神話等等,幾乎包羅萬象。它雖然迭遭劫難,仍為深不可測的寶庫。

高爾泰以其專家的眼光,評品歷代洞窟藝術,西魏時期,我們的民族仍處於青年期,所以魏窟極富想象力,風格大開大闔;最端莊華美的是唐代藝術,這正是中華民族的盛年時期,氣度恢宏,胸襟遼廣,三教九流、胡人番僧、婚嫁喪葬、戰爭圍獵、鄉野傳說.....莫不在華美的壁畫上迴旋飛翔。

唐窟造像里有各種膚色的人種,更有一些純粹是藝術家以天馬行空的奇特想力而"創造"出來的人物,觀之甚怪,但唐人一樣以其為美,故此唐代的造型藝術,絕少有雷同化、臉譜化之毛病。想深一層,這是中國歷史上文化開放的極致,唐人從不費腦筋去掂量哪一種舶來品的異質性會有礙中華道統,雅致固然是美,原始與質樸一樣是美。先人們的雲水襟懷,充溢着自信心與對世界的親和力。

有此標尺,人們就不妨比較一下今日的西方文化,這亦是它的盛年時期。將來它會垂垂老去,那是難免的,但就目下而論,西方文化具有中國盛唐時的某些特質,是不可否認的。至於別種文明在自己的盛衰周期中正處於低谷,尚有待振興,因而就用神經過敏的病態反應去對抗所謂"西方中心主義"和"霸權話語",有時他們的叫喊實在是失之太誇張、太造作。

高爾泰的《面壁記》還有一段警世故事__1962年9月,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徐平羽率領劉開渠、王朝聞等一行人來到敦煌莫高窟,召開專家會議研究加固洞窟的措施,大家參觀過歷代窟藏,都認為清代的塑像群最為惡俗難看,竟然就在會議上討論決定,將它們全部砸爛,清出莫高窟。這比文革紅衛兵和現時阿富汗塔利班都要先知先覺!而高爾泰當時只是個小人物,沒有發言權,只能眼睜睜看着雇來的農民把清窟全部搗毀,一件件殘肢斷臂都扔上牛車拖走,最後在大漠中湮沒於礫石與黃沙之中。

高爾泰本人是同意清代造像藝術甚為粗鄙這一評語的,但他深感訝然,它們是本民族審美意識退化與沒落的形象實證,至少具有歷史價值和先朝文物的價值,怎能因為它不夠美麗,就慘遭掃地出門呢?這樣的判斷與作為才真叫"霸權話語"!由此推及__薇克黑小姐要想在今日的中國熬出頭,真是門都沒有!於是就不難得出結論,大凡動輒"說不"者,都是有病。從精神虛弱到心理焦慮再到昏熱譫妄,大抵如是。

  嗚呼,薇克小姐,偌大一個中國,除了孤懸天末的敦煌石窟,再也不會有方寸之地能容得下你的美麗。但是這並非你和黑非洲的悲哀,而是一種蔓延百年的東方慢性昏熱病,說起來,這豈不正是“西方中心主義”作的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