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俺釣魚,船靠碼頭後,美國人用剔肉刀把魚肉剔下來。旁邊有一位亞洲女士,把魚頭和魚皮揀走。一個美國人問,她是不是沒錢買菜,連魚頭都吃。俺說NO。魚頭和魚皮最好吃,而且最富於營養。阿拉斯加的棕熊,每年漁汛開始時把三文全部吃掉。但到最後開始挑剔,只吃魚頭和魚皮,肉棄之不吃。由此可見魚頭的價值。
目前,魚翅是中國高級宴會菜。沒有魚翅被認為不上檔次。一位商人曾經宴請一位局長,沒有魚翅。之後商人要求加快審批項目時,局長笑呵呵地說,急什麼,聽說你最近手頭緊。攢幾年錢再說吧,別忘了花鋼蹦兒的時候要掰開。
商人跟記者說,不是我要吃魚翅,是我的生意要吃魚翅。
局長自然也不是嘴饞。他重視的是對方是否尊重他。這點各國都一樣。如果O8訪問中國,你叫艾未未跟他的奶媽們拖一輛排子車去接,他也高興不起來。在中國,魚翅就跟美國的總統座駕一樣,是一種地位和尊嚴的象徵,有不可取代的文化作用。這跟印地安人吃鯨魚,愛斯基摩人吃海豹一樣。他們並不缺吃的,可他們就是要吃,要的就是那個勁兒。
美國生意人一樣用筵席招待行政官員。不過不用魚翅,是用成百萬的政治獻金。所以,美國的局長們毫不猶豫地用公款扶植私人銀行和三大汽車製造商,並不說“過幾年再說吧”。可見,中美文化在這一點上相通。
好在鯊魚並不短缺。四百四十餘種鯊魚中瀕危的只有十七種。大家只管甩開膀子吃,離心臟還遠得很哪。
各民族有自己的飲食文化。正確的態度是理解和尊重。一些美國人口頭宣揚文化多元,但一遇狗肉,魚翅,魚頭,松花蛋,雞腳,燕窩就大搖其頭,這是一種文化偏見。
螃蟹最早叫海蟑螂,人們都以為它髒。第一個人吃螃蟹的時候,其他人也不舒服。這也是一種偏見。一些中國人到了美國不學好的,專學種族仇恨和文化偏見,這需要教育。
上帝派人來到這個世界,任務之一就是享用大自然提供的物產。所以,俺的,政治正確的態度是:吃魚翅促進文化多元,很好。中國人愛吃,誰也管不着。美國人吃三文,吃野牛,吃鮑魚,吃洛磯山牡蠣,中國人管過麼?
但是有一樣,誰也別逼俺吃。俺在北京民族宮吃過一次魚翅。對俺來說,一次就很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