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北京人·上海人·廣東人
送交者: 成惠天 2004年05月13日14:29:21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快過年了,不大願意就這麼唧唧喳喳、噼里啪啦地草草了事。總想寫些東西,以為加強些心境體驗。寫什麼呢?山川大河對我來說差不多都被別人寫完了,自視少了份資質,那就說說祖國各地的同胞吧!

我對地域之爭基本不參與,因為這要是弄不好很容易滑向無謂的仇視,愛國首先要愛我們國人自己嘛。但話又說回來,一些地區差異也確實是一種客觀存在,如果一概不理,或自命清高,倒成了助長地域歧視的一種暗因。其實,往寬里去想,這地區之間的人文差異是由我們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以及民俗文化方面的長期積累所導致的。總體上來看,中國歷史中的都城一般設立在北方,陝西、山西、河南、河北甚至遼寧等都曾經有過不少王朝中心,而封建歷史的價值觀就是皇權至上,一切社會思潮都逃不脫權力觀念,這在中國文化的記載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政治色彩的濃郁。論道、論政、論權,都充斥着我們的《古文觀止》,文化和藝術的發展也基本都在官僚政治的氛圍中進展着,中國歷史的“正統”,基本上建立在皇權文化的框架之中,卻也不乏永恆的經典。

北京人比較典型,因為長期的都城所在地,導致了豐富的京官文化。由於朝中有人,故說話大多正面相對,喜歡使用較大的字眼兒,愛談政治,為人浩氣凜然,然後慢慢形成習慣。這也使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當之無愧。上海的歷史比較短,以前那個灘涂也不成什麼政治氣候。自鴉片戰爭開阜後,由於傳入了海洋文化,使上海的地理價值大大地升格。過去的中國以中原為中心,從來都以為,靠近海邊就是到了天邊,因此有“天涯海角”一說。但從亞洲海域的範圍來看,上海自然是舉足輕重的,今天一開放,立馬顯現顏色。這是隱藏在海派文化中的根基,潛移默化地滲透在我們意識的底部。由於上海遠離權力中心,商貿意義又如此重要,使得上海人對於政治需求必然採取其符合實效的對策。上海人處世的傳統就是“利用別人的嘴說話”,善於調動積極因素。與其說,上海人表面恭謙,不如說是內心宏志。這是沒辦法的辦法,人微言輕嘛。廣東就更遠了,遠到沒法來關心日常政治的程度。我說“日常”是有根據的,因為在歷史上廣東人確實不在權力政策的左右,而這又不可能讓人的權利願望消失,所以廣東人是,要麼不政治,要麼就大政治。象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和共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等偉大壯舉,都是廣東人謀求政治權利的見證。由於地理和氣候環境的基礎原因,中國南方的廣大疆域非常適合以農耕為主的封建經濟模式,物產豐富;又由於皇權的集中以及諸侯和封建領地的割據,產生了朝貢矛盾。“南方澤國、富兵糧倉”,朝廷看南方是這麼個角度,而地方看朝廷卻是另一個角度,龔自珍在《明良論二》中說:“官益久,則氣愈偷;望愈崇,則諂愈固;地益近,則媚益工。”正因為集權勢力和藩屬在利益上的基本衝突,在官本位思想占統治地位的中國歷史中,一定會給民風民俗留下深深的烙印。

“京片子”也好,“上海小男人”也好,“廣東幫仔”也好,雖然都是一些帶有貶義的詞彙,但從歷史和地理位置的背景原因上看,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各色人等,都是按照特定的來歷被塑造的。我在北京上過四年大學,我喜歡北京人的正氣;我出生在上海,又帶着上海人的內質;我同廣東人做過生意,卻佩服他們的民本思想,他們讓你無法拒絕的理由通常是:“既然我們做了,總得讓我有點賺頭吧?”。其實都無所謂對錯的,各有特長,歷史使然。我們都認同歷史唯物主義,但這裡應該包含地理唯物主義,因為歷史是時間的縱向,而地理是空間橫向。一切文化首先必須承認,他們的來由都同人類的生存邏輯有關,都構成某種能在當地普遍通融的定數,個人是無法隨便改變的。籠而統之,北京人代表着北方人的文化特徵,廣東人為南方的另一級。以長江分割南北為界,居於長江入海口的上海,可謂是兩者兼而有之。因此,上海人的特點,儘管同江浙一帶還可沒必要地進一步細分,但還是代表了中部沿海地區的風格的。北、中、南這三大部分的特點,又何嘗不能成為地理差異具體的“三個代表”呢?凡事放遠了去看,往往能讓我們心情平和。這就象我們練字:兩橫一豎,須弄清楚下面到底要不要畫鈎,而“人”字撇捺的主次也要分明,不能寫得象“入”。做人做不好,就入了邪門。該較真的地方要叫真,但這總是在對待少數原則性的問題上的。不管怎麼去摳蛛絲墨角,我們終歸還是要退後幾步,望遠處和寬里去看,才能看出寫出來的字,是否成為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理髮趣事 (二)
2003: 小伏故事(7)
2002: 愛,如金色陽光
2002: 諦聽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