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講過,貴族,其實就是祖先比較會打架殺的人而已,我是從貴族的起源來說的,可見,貴族的起源是很血腥野蠻的,所以我們沒必要把貴族,貴族品位,貴族的胃太當回事,貴族的品位不過是習慣性裝逼裝出來的,為什麼要裝逼呢?顯擺唄,顯得自己與眾不同有品位尊貴唄。貴族的胃口,不過就是不愁吃喝了衣食無憂的,嘴吃得就叼了,什麼東西嘗嘗就行了,不用非得把肚皮塞滿。洋大人吃飯有品位嗎?窮人家BBQ,那一大坨一大坨的肉塊,肉腸。。。。嘖嘖,純下里巴人的吃法,窮癆餓蝦的,看着胃都撐得難受,還別說吃了,所以他們要喝紅酒,不是因為喝紅酒有品位有貴族范兒,而是吃大魚大肉必須喝點紅酒幫助消化,要不然腸子難受。
所以說,任何東西,上升到貴族的高度,就是裝逼了,裝逼就挺討厭了。勞動人民吃得多,吃得快,吃得不講究,那是因為勞動了,體力能量消耗快,所以餓得快,因此吃得多也吃得快,這樣才能儘快補充能量和蛋白質。貴族後代就不同了,四體不勤衣食無憂,不勞動,消化慢,也沒啥食慾,嘴裡能淡出個鳥來,吃啥啥不香,因此只好折騰餐具,折騰就餐環境,折騰背景音樂,於是格調就出來了。
至於共餐制,我認為是和農耕社會的生產關係有關,農耕社會講究集體勞動互相協作,大家一起共餐,顯得和諧親密些;再加上農耕社會,菜多肉少,就那麼點肉絲,混在菜里,想分都難辦,就乾脆大家一起渾水摸魚了,這樣看上去公平些。而歐洲人分餐,估計和漁獵傳統有關,如果不是逮捕大型猛獸,打獵一般都是單打獨鬥,獨來獨往,那個阿爾卑斯冰川發現的冰人就是這樣干的。所以,大家吃飯,自己吃自己的也挺習慣的,再加上打獵,肉多,好分,分餐也不會發生你有肉吃我就只好啃骨頭的不公平現象發生,這也為分餐制打下了物質基礎。肉,應該是公餐和分餐的一個原因。
總之,我覺得把吃上升到貴族境界,就是裝逼了,沒意思,餓他媽的幾個月,不說貴族,就是皇帝都要去啃屎。那個流放臭老九的什麼山谷,就是傅作義的兄弟餓死的那地方,那些知識份子,最後餓得去挑大便里沒消化完的土豆吃,嘖嘖!當年慈禧太后逃難途中吃到農民的蘿蔔窩窩頭,都被爽得大呼小叫的,就是這個理。還是那句話,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