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從兩女成長及在各公校流動性質的工作後,感覺族群現象的特點,在本縣教育系統還是非常明顯的。
對於美國教育理念,個體在單一族群環境成長,對個性,文化兼容及適應社會能力等方面處於不利狀況。教育系統每兩到三年,就會根據各區及各校的人口狀況,調整種族學生分布。
但這區華裔家庭,特別是學生父母是新移民,且在國內受過基礎教育的一群)在為孩選擇學校時只考慮兩個因素:學校成績排名及亞裔是否占比例。
這兩種參照標準可以理解: 國內國情所至。考試一種衡量標準,再加亞裔學生多後,形成努力,成績好的小圈。 孩子在交流,交際方面是可以減輕不少壓力及家長擔心的不良影響(吸毒,性行為等可以相對解決)但這種小圈成長環境,使個體失去了不少於不同族交流及交往的機會。 慢慢地, 個體於他族有太多不同。交流, 處事方式,看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及知識,信息,娛樂等等都有非常明顯的不同。 不同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個體不知道怎樣尊重及面對這些不同。 一旦沒有很好的心理承受力及自信後,無論智力再高,在社會表現方面就不能占優勢而使個體能力的發揮大打折扣。這也是不少高分華裔孩子及家庭大感冤枉,不能如願所得的主要原因之一。
舉例:不少華家長所買的好學區房在小學並不設天才教育中心。(因那些區絕大部分家長理念小學教育發展個性,規範行為及能動教育比功課更重要,天才教育三到八年級)縣教育局一般用這天才中心調節人口狀況及分數的作用。把一些分差一些或學生種族失橫的學校開設天才中心。教育水準較差的學區,必須開天才中心。不然學生學習水準及智力相差太大阻礙教學。而教師也無特殊好壞,每兩年普通與中心老師互換。大家平等教學機會。哈,就這天才中心一詞,吸引了絕大多數本縣華裔家庭孩子。 家庭捨近求遠求學不說,孩子從學前就開始進行新東方式應式補習。幾年積累,造成華孩不被選上天才中心之孩成為異類,另眼相待。(補幾年都考不上的,沒有問題嗎?) 哈,這邏輯逼得華家長們從孩子一上小學,不知傷了多少腦筋。 七八歲的孩子, 不享受童年,逼着做那枯燥無味的試題。這是進入天才中心的必經之路, 前人經驗。 初中之後又是考理工科技學校。 從五年級起到八年級,三年補習。又一關不被他人認為孩子有問題。 高中後,挑燈夜戰,在同一族裔占四分之三的超成績為主競爭環境中,有頂尖孩子考上名校。家長的這種育孩方式是中式認可方式,有前車之鑑,在華人社區被認可。只可惜, 這種封閉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在適應社會能力,語言交流能力及心理素質,公共意識及個體資訊,對社會反饋意識等等方面於高學歷不相稱,也是個體走上社會後自我價值無法實現且幸福度低的主要原因。
俺家這區房的家庭如是國內新移民家長,這高價房及好學區都沒有利用上。孩子進的是亞裔學生占大比例,華人圈認可的天才中心小學(一般不在所住學區,不於鄰居一起長大。周末,又上中文學校辦的一大堆興趣補習班)中學及科技高中。哈,自己選擇種族隔離的環境。俺到各中心學校亞裔學生從三年級起,一起吃午餐,一起活動等。那大學之後在選擇專業及職業方面也會相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常言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對他族從小不了解,不適應,再高的智力及努力也不易有融入社會的感覺。
主流非主流文化,在美只存在於沒有自信及缺乏自我挑戰個體及群體之中。孩子適應環境,自信,自立,及良好的心裡素質比一味追求高分,讓他人人認可更重要。 個體自信及幸福感不是通過於他人的惡性拼分拼智力取得的,而是通過尊重他人,遵守社會公德,發揮各人所長的社會行為獲得的。努力上進, 追求自我目標是好事, 但不重視社會適應性及心裡教育對個體融入社會不利。
Sent from my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