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 Op.61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
送交者: 老中關村 2004年11月12日15:55:39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指揮 Firtz Kreisler 小提琴大師弗朗西斯卡蒂1905年出生於馬賽,父親嚴格粗暴,母親浪漫親切,這一硬一軟使得弗朗西斯卡蒂在少年時代即打下極為紮實的藝術基礎,功夫極為過硬。在現代諸多小提琴大師中,除卻海菲茨,他的技巧不輸於任何人。他五歲登台,13歲即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 他曾師從法國小提琴大師蒂博,藝術風格便有鮮明的法國傳統和意大利風範,優雅、浪漫、華麗、真摯,略帶甜美而決不流於庸俗。他的技巧高超但不愛炫耀,音樂感覺敏銳,他左手運指速度奇快而右手運弓穩健,音準幾乎無懈可擊,尤其是發音漂亮至極,非常吸引人。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23:22 不太快的快板 II. Larghetto 9:00 小廣板 III. Rondo 9:44 迴旋曲:快板 貝多芬惟一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這段音樂開始時的安詳情緒,比起貝多芬當年有意模仿莫扎特式的作品,更接近於莫扎特的精神。第一樂章由定音鼓上的五次輕擊引出美妙而寧靜的主部主題,當這五次輕擊由小提琴聲部在升D調上接過來並加以反覆時,效果十分驚人。而後這五次敲擊的節奏經常在展開部中出現。第二主體具有無比動人的旋律性,但與第一主題之間並沒有性格上的對比,應該說這一主題的呈示讓小提琴充分展示出其詠唱的特性,木管樂器演奏該主題後由獨奏小提琴在高音區作的反覆恍若來自天界的梵音一般令人沉醉。在展開部中,呈示部里的所有主題被調配得錯落有致,就像一幅精美的鑲嵌藝術品。在尾聲中,獨奏小提琴用低音區對第二主題的演奏給人以深刻印象。 第二樂章:小廣板,G大調。用變奏形式寫成。由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奏出,以一個聽起來似乎是很簡單的主題開始。接着,兩支圓號和一隻單簧管溫存地拾起這個主題:這是獨奏小提琴在其中交織着簡單的裝飾音的花環。其後是一系列美好的變奏。在沉思的結尾和獨奏小提琴的華彩樂段後,樂章直接進入輝煌、華麗的迴旋曲末樂章。 第三樂章:迴旋曲:快板,這是一首輕鬆愉快的炫技性樂曲。舞曲似的迴旋曲疊句,先在獨奏小提琴深沉的G弦上,而後在高音區閃耀的急速經過句、顫音和琶音中出現。這個樂章充滿自發性的活力,在貝多芬所用的曲式結構中得以加強:它是迴旋曲疊句起到奏鳴曲主部主題的作用,而副題群即展開部則起迴旋曲插部的作用。在華彩樂段之後,全曲在獨奏小提琴與樂隊演奏的輝煌尾聲中結束。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