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脑夫:聚会和微信上的说话方式
送交者: 脑夫 2015年03月13日17:14:39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聚会和微信上的说话方式

海外华人都喜爱在周末或节日的时候聚个会(party)。以松弛一下长期紧张和寂寞的心情。现在,又多了一个微信,可以天天与朋友和同学聊天、快活。这些当今最流行的社交方式的确为满足我们越来越强烈的表达和表现的欲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不过,聚会和微信的流行也给我们的说话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底‘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才能在这些社交平台上掀起更少的争吵和麻烦并同时营造更多的快乐和祥和呢?

既然聚会和微信的主要目的是放松和娱乐,那么在聚会和微信的场合,一些轻松、自然、愉快和看法易趋一致的聊天话题就倍受欢迎。相反,一些严肃、复杂、极易引起争议和甚至触发不良情绪的话题就让人躲之不及了。在一些敏感的话题中,政治应该是首当其冲。是的,政治异见无处不在。事实是,高度同质的群体也可能滋生出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可以安全地说,精神世界就像指纹一样,没有任何人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聚会和微信上应尽量避免思想上的亮剑。以求得不同阵营的人能够暂时在一个屋檐下相安无事,甚或做到表面上的其乐融融。这里并不是说政治议题不重要,相反,它很重要,而且,争论有时候也是必须的。毕竟,人人似乎都觉得治国平天下比自己的专业更容易,都有无容置疑的真知灼见。只不过,聚会和微信这两个‘谈情说爱’的平台并不适合讨论严肃和沉闷的政治议题。这种极易擦枪走火、引来暴风骤雨的话题与聚会的联欢性质和交友的核心价值背道而驶。是的,没有人参加聚会是为了找人吵架或结识一些难成朋友的人。因此,把政治讨论留在课堂、职场、或辨论会上就更加严丝合缝了。哦,对了,还有议事厅,在那里,议员们大打出手都是‘有意义’的肢体交流。有关意识形态的冲突对聚会的意外干扰,笔者就有一次戏剧性的经历,那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酒会,原本好心的主人无意间邀请了几个强烈拥中和拥美的粉丝级人物,两拨人马在上酒前就开始争吵了,强烈的求胜欲望很快就超越了美食的诱惑,最基本的斯文也迅即被恼怒所取代。最终不欢而散的结局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当时能以完整的一块脱身就已经是福星高照了)。

体育球赛是另一个需要小心应对的领域,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同一支球队。甚至不是所有的华人都只喜欢中国队(这点特别令人困惑)。因此,在聚会和微信的时候随便赞扬或批评某支球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很多人对赛事认真和严肃的程度可能会超出你的想像。比如有一次,一位老朋友在微信里宣告了一场球赛的胜利,我立刻就为他喝了一个倒彩,并毫不客气地给他微信去了一个‘小心被打’的动画,因为他们战胜的对手刚好是我家乡的球队,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平台、与错误的对象庆祝胜利,实在是让人生气,我简直没有办法及时调整好情绪和风度去假装与他分享他那原本毫无才气的球队只是因为运气和偶然才赢得的胜利。还有一次聚会,与身边的老美聊得正欢,不料电视里临时插播了一条体育新闻。大意是中国队刚好从美国队手里获得了一次关键性的胜利,这突如奇来的新闻使我们原本亲切友好的谈话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双方用词造句开始小心起来,这显然是由于我俩都无可救药地过度看重体育赛事,因而生怕一不留神踩到了对方的神经。这样类似的经历,常常使我意识到我对中国队一如既往的热情和对融入主流社会的艰难和无望。总之,如果你不打算惹人不快,那我就劝你不要随便开口议论你所钟爱或讨厌的球队或球星。否则,一旦遇到了死忠和脑残的球迷,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卷入一场你并不想要和有违你聚会初衷的战争(是的,对于某些人来说,球赛就是生命和战争)。

想像一下,一个人在你面前,可能是由于自信不足,喋喋不休地谈论她那挣大钱的丈夫对她多么好和上名校的孩子多么聪明,你会感受如何。受不了了吧?因此,在聚会和微信上,我们要学会适当地约束我们的幸福感。不要随便就在期望丈夫过高而使丈夫疲于奔命的妻子面前炫耀自己的男人(此话反过来说似乎也可以);不要在关注子女过度并一心想要望子成龙的虎妈豹爸面前夸耀自己的孩子;不要生怕人家不知道你生活奢华和有钱任性。老实说,我们人人都潜有相互比较和互相嫉妒的社交性。我们都有可能,在一旦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时会情不自禁地滋生出一种羡慕嫉妒恨。这种情绪反应说起来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多半情形下并无大碍。只不过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情绪有时候可能会汇聚成一股恐怖的负能量,这种悄然生长的负能量,就像专门撒向聚会和微信的一种最有效的毒药轻则可以秒杀聚会或微信上的热烈气氛,使这些平台突然变得格外冷清或尴尬,重者可以使老朋友变成互相讨厌的陌生路人(如果不是仇人的话)。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总是把我们的好消息贴在我们的额头上,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去高调提醒人家我们最近高于常人的运气和一些平常人暂时无法得到和享受的东西。尽管‘死了都要弄’的天性常常驱使我们蠢蠢欲动(这点男生和女生其实不相上下,只是弄的方向和内容不同而已),但为了友谊地久天长,为了让我们的聚会和微信可以长期健康地持续下去,我们还是应该在弄的方式方法上和分寸的把握上做得更聪明一些(注意,这里并没有完全反对出于善意并基于事实的信息交流,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愿意为‘买弄的欲望’留下一道小门。可能是由于‘no pain no gain’的思想在作怪吧)。总之,人类,很不幸,在分享他人的幸福方面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常常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否则,很多人将不得不忍受由于少数人无节制的晒幸福而带来的折磨(世间的事,常常是不委屈自己就委屈人家)。因此,晒幸福运动的爱好者们,请无论如何作出一点牺牲吧,这种个人的牺牲常常可以极大改善聚会和微信上的群体化学反应,使它更趋向于一种‘众乐乐’的共享状态,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在其中玩得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就像嫉妒是人的本性一样,渴望得到欣赏也是人的本性。聚会和微信就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舞台。相互欣赏而不是相反确实把人类的互动模式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赞美和欣赏他人的同时也可以给我们自己带来快乐。其实,相互欣赏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喜悦之上,即用他人的快乐奖赏自己的善举。由此,相互欣赏使人际关系妙不可言,而相互轻视则使人间温情有可能降到比北极上空的寒风还要清冷。有时我甚至在想,小到朋友之间的争吵和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可能都与相互欣赏的功能失常有关。所以,聚焦他人和自己的优点是一个良好的习惯,虽然人无完人,但要想找出一个毫无优点的朋友,可能比找到一个毫无缺点的朋友还要难,两者实际上都比大洋里钓到淡水鱼的机还要低。

虽然我们在很多领域都要顾及他人的感受,但我们聚在一起时不能总是仅聊天气。既然要聊天,意见不同就在所难免。其实,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于意见不同,而在于如何表达不同的意见。这方面的学问还真的比我过去想到的还要多。比如,我们很多时候习惯于以‘你错了’或‘你不对’作为发言的开始,这就很有问题,因为我们竟然在对方还未有机会聆听到我们精彩的分析之前就直接跳到了结论。这也太judgmental了,太不把对方当回事了。如果我们能以‘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或‘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作为开场白的话就服众多了,这样的开场白往往使对方更容易感受到对等的诚意,从而自然地进入洗耳恭听的状态,如果你的说法真的是匠心独具、而且悦耳动听的话,你就有可能让人享受到茅塞顿开的快感和拨云见日的喜悦。另外,一些有用的说话方式还包括在指出某人某事的缺点时先铺垫一些优点,在担心引经据典可能有误时先预先警告Correct me if I’m wrong纠正我,如果我错了的话),或者预先说‘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这些平时稍加注意就能养成的说话技巧和习惯,既有自知之明的理性,又有退后一步天地宽的智慧。使你的发言在对错之间游刃有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或有双重标准或只有时间才能检验。所以,暂时放弃钻牛角尖的做法可能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再比如,我们太想做争论中胜利的一方了,由此我们太容易过早放弃争论的真正意义。本来是想看看谁的说法更有道理(或叫做追求真理),但几句话交换以后,争论马上就会升级到捍卫自尊而不是真理的恶斗。这时候所谓的真理还不如一张擦口水的手纸,飞沫四溅也只是为了可怜的面子。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只要点到为止、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就行了。没必要非得说服对方,或非要对方输得体无完肤、自尊全失才痛快。要知道,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比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还要难。最后,虽然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这里还是值得再次强调,就是从来就没有人能够通过孩子似地发脾气或大喊大叫来赢得争论。说脏话或人身攻击更帮不上什么忙。相反,谁先动怒谁先输(When you lose your temper, you lose the argument)。的确,用最平静的口吻说出最具威力的话可使威力倍增。

不要动不动就挑战人家的底线。‘与人斗’并不是次次都其乐无穷,特别是对于那些吵架后就寝食难安的人来说,对抗一点也不好玩。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聚会和微信里已养成了处处质疑挑剔和事事尖酸刻薄的习惯,或潜意识下只对传播负能量情有独钟。那么,这就已经不是什么‘会不会聊天’的问题了。而是在心态健康方面,我们可能需要倾注更多的注意力了(需要尖锐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尖锐,只是聚会和微信并不是选用尖锐语言的地方)。反过来说,当听到逆耳话的时候,我们也最好先尝试一下‘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 无罪推)’的原则,看看实际情况是不是只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实说,我们国人有时候说话,还真的是够得上没心没肺。有一次,我正在兴致勃勃地观赏一个热门的电视节目(我真的是很喜欢这个某省卫视的节目)。突然听到节目中有人调侃一位非洲裔男嘉宾长得像猩猩,还说如果和一位非洲裔女嘉宾合影的话会担心照片里的她看不出来。OMG,我当时真的是大吃一惊,就像头被火车撞了一样。尽管我猜想当时台上可能还没人意识到这些玩笑有什么不妥。但我已经开始为两位非洲朋友担心了。这当然只是一次‘说者无心’的意外。不过,这也再次表明了我们确实应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变得更加敏感起来。我们永远都不想调侃他人的身体特征,就像我们不愿意人家调侃我们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本可以在熟练和有效地传递我们对他人的善意和尊敬的时候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内心最善良、骨子里最缺乏主动攻击性的民族嘛。我们没有理由把这些根植于基因的优秀品质在与他人、尤其是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时候隐藏起来。当然,这些品质只有在‘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的条件下才会力量倍增和意义非凡。

千万不要把直率当成可以忽略或甚至中伤他人感受的借口。‘豆腐心’也不能使‘刀子嘴’情有可原。入木三分、刺刀见红的说话方式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帮助他人进步,但在这里,场合和对象都不对(不近人情的话还是留给老板去说吧)。不要轻信自己可以承受的字眼就不会冒犯他人。男生可以从彼此的冷嘲热讽中取乐(男生皮肉厚,关系越近越调侃),女生则有可能从最微不足道的言辞中找到流泪的原因和受伤的感觉(女生脸皮薄和感觉细敏,关系越近其实越危险),这种伤害虽小,但有可能会被永久记住,因为这样的记忆总是保留在受伤的一方。不要以为说错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事后道歉就行,事实是,那些比常人更善于道歉的人往往也比常人更具语言攻击性。请记住,如果你没有什么善意的话可说,就干脆不要说话(If you have nothing nice to say, don’t say anything at all)。少言寡语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因为沉默有时候就是最有力的语言。我的同事就特别羡慕我善于施展沉默的力量(事实上我只是第二语言还不够熟练的缘故)。对于那些滔滔不绝、没完没了、总是想掏心掏肺的话痨朋友来说,我希望他们在说累了喝口水的间隙,能够偶然想起,他们的可怜听众实际上也有一吐为快的奢望。正在望眼欲穿地等待着一个机会去满足这个小小的愿望。是的,每个人对这个世界都有看法,都有像‘七情六欲’那样的表达和表现的欲望,这种渴望发言的本性本来就是动物互相交流的基础和原始动力。那些习惯于一言堂和完全不知晓‘倾听有时候比说更重要’的说霸,我猜想他们可能是下次聚会时,最先被主人从邀请名单上划掉的人。另外,不要总是只聊自己,或者只对自己有关的话题瞪大眼睛,这样很容易被人贴上‘自我中心主义者’的标签,成为‘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无聊人物,人人得以避之。要知道,那些在聚会和微信上魅力四射、深受欢迎的家伙,都是些社交老手和社交技巧的天然领导者,他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极尽迎合他人的兴趣和口味,在激发你的想像力和逗你开心的联欢过程中。使你心情大好和心智大开。这不就是我们聚会和微信的主要目的和最大收获吗?

总之,当我们选择了海外生活的人生旅途以后,聚会就与我们形影不离了。最近又加上了微信,两者都是很powerful的社交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对付寂寞和寻找快乐的机会和场所。我相信,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交流的秘密’:即尽可能地感受他人之感受,我们就能让我们的语言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和像音乐一样打动。可以预测,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继续发展,海内外华人的情感交流会越来越广泛和频繁,我们也会越来越娇气、脆弱、和敏感,一套娴熟优雅的交流技巧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要了。看来,现在是时候为我们的中小学生设置一堂‘communication and debate’的必修课了,也是时候复兴和升华我们过去传统的温文尔雅、礼仪动听、和富有涵养的说话方式了。的确,这几年微信的发展,使我们海内外华人有机会参与一场史无前例、毫无时空限制的大party,并因而有机会再一次体验和见证以中文为代表的表意文字在e时代社交地平线上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和所表现出来的充满非凡想像力的情感和智慧的传递和输出能力它需要几乎故意视而不见才看不到这一切)。

至于另外一些与实名制相反、有马甲掩护的社交平台(就像在这里写博文或跟贴),那就是另外一种游戏规则了。披上马甲,再严肃、保守的人也可以变得稍为风趣和调皮一些,但不管怎样随心所欲,我想大多数人都更加乐意与尊重自己的网友善意互动。人生苦短,有限的时间真的应该花在无限的快乐之上。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北京印象(12 完)
2014: 北京印象(11)
2013: 流氓治国(原创)
2013: 谢职业,traveler,和禽兽几位的帮忙和
2012: 网上的“造反派”
2012: 美国Fox电视台报道肖氏反射弧(中文字
2011: 某个国家和民族的某些“高素质”对全人
2011: 日本核电站用什么作燃料阿?不是气耳诺
2010: 偶再做回两边得罪人的傻事,这次老巫和
2010: 提醒大家一哈:警惕阴险小人挑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