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一下书桌抽屉,发现一张梵蒂冈博物馆的门票(信用卡大小)。这是我多年前去罗马开会期间,去参观梵蒂冈博物馆时购的门票。当时门票费10欧元。
记得那是会议结束后的第一天(星期五)。我返程的飞机是在第二天,所以我有一天多的时间在罗马自由活动。会议期间,大会组织者也安排了一些活动,参观了一些地方。所以我要参观的首要地方就是梵蒂冈。罗马除了梵蒂冈以外,最有名的地方当然是那角斗场。但会议地点就在角斗场附近一个工程学院,走到那角斗场只需十来分钟,所以在会议期间,就已去了那角斗场好几次,但每次都没有机会进角斗场,因为游客队伍排得太长。
那天我大概早晨8点左右离开旅馆(就在火车站附近),乘地铁10几分到了梵蒂冈,根据地图找到了博物馆,发现还没有开门,但队伍已排有5、6百米长。在排队期间,碰到了几个乞丐,都是躺在或坐在围墙脚下,面前放个碗啊什么的。大多数排队游客经过他们时,都只是面无表情的看他们一眼,有的则干脆回避他们,只当没有看见。但偶尔也有人在他们碗里投入几个钱。有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在我前面一个小伙子去给一个乞丐投了个欧元后回到队伍时,我开玩笑地讲,playing the God here?引得周围能听懂英语的人大笑起来。
博物馆里的展品确是非常。。。(想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里面可以随便照相。有些东西我也早在各种出版物中看到过,在博物馆里看到实物,心里格外比较激动。我不信教,但看到各种宗教艺术品,总是敬意徒生。尽管宗教人物总是要让它们披上各种神秘的色彩,但我总把它们视为人类创造的财富。当然对我来讲,上帝(神)也是人类的一大创造。是人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造了人。我大概在博物馆里待了两个小时左右,在博物馆里的餐厅吃了中饭(披萨)后,离开了博物馆。出了博物馆,当然就去圣彼得大教堂。对圣彼得大教堂,我想大家应该都有些了解,我就不在这赘述了。总的说来,梵蒂冈博物馆和圣彼得大教堂给我的印象是相当震撼的。我几次由朋友陪着去无锡灵山大佛,在参观梵宫时,我这朋友总要吹嘘这梵宫和梵蒂冈博物馆有得一比。呵呵,我嘴上敷衍着(不想打击他的自尊心;灵山大佛是在他部门的管辖范围内),但心中想,幸亏梵蒂冈博物馆我去过,知道两者的“档次”,相差何止几个数量级。
离开了梵蒂冈后,就根据我一开始的计划,步行回旅馆,一路上参观几个有名的旅游景点。一个地方是万神殿(Pantheon)。见下面照片(网上下载)。万神殿是保存得最好的古罗马帝国建筑,其圆形水泥拱顶将近2千年来,居然没有什么受损。
另一个地方是特雷维喷泉(Trevi Fountain)。下面照片也是从网上下载的。据说如一游客希望有机会再来参观此地,就应该背向喷泉,向池子里抛一个硬币,然后愿望就会实现。游客扔进池子的硬币,平均每天有2、3千欧元。根据法律,扔进池子的钱,属于罗马的某个救济穷人的慈善机构,其他人从池子中捞钱属于偷窃行为。我记不得我是否在那池子抛了硬币,但当时我是希望哪天再回罗马好好玩玩的。尽管罗马到处可以看到废墟,但给人的感觉真是非常好。
还有一个地方是个类似于上世纪上海城隍庙的地方。在一条街上,我看到有6、7个中国男女小年轻(大概20多岁,个别的有30出头),在街边小凳子(自带)上坐着,用英文花鸟字母为游客写名字,像下面那种(网上下载),但没有那么精致。我在国内看到类似的中文花鸟艺术字。一个名字大概不到10分钟就可完成,收费3欧元。我看了好奇,就在那看了他们大概有半个多小时。那时是旅游旺季,看他们生意还不错,半个多小时,平均每人有3、4个顾客。我也顺便与一人聊起了家常。此人来自江西什么地方(具体城市记不起来了),老婆也在边上画字,家里有个3、4岁的小孩。他原是国内某单位的一个科级干部,几年前移民到了意大利(以什么途径忘了)。刚到意大利时,到处打打杂工。后来看到有人干这种画名字的活,看看收入还可以,就特意回国去拜师学了这画字手艺,开始他的艺术生涯。后来则又把画字手艺传授给了老婆,让老婆也加入了那艺术大军(他老婆比较腼碘,在边上从没插个嘴)。我问他移民意大利后有没有后悔,他说一点都没有。我说你如在国内,现在可能是处级甚至局级了。他说有可能,但也可能在牢里了。就是现在当了处长、局长了,今后命运也难说。看来他也确是看破红尘了。那几个人中,我看他画得最好。因为我们谈得比较投机,我临走时,他为我画了个名字(英文拼写)送我。可惜那画在我回到旅馆之前,给我不小心损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