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ghan1:追忆往事
送交者: ghan1 2005年07月20日09:44:23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是直线。可是这出自一个中学老师,又是对中学生,题目相当好,又理论联系实际。是个好老师。

我做过哲学论文,是学自然科学的。这“哲学”的确像“诡辩”,或者像一团面,今天是方的,明天是圆的,任人搓捏,但实在有意思。不然我的论文就出不来了。一诡辩,就成了哲学博士。也可以这样说,哲学博士论文极难做,你必须用“哲学”或“诡辩”的思维来做。不然,为什么学数学物理的,出来都叫哲学博士?是诡辩博士!

从文章看,我和你同岁,还有点亲切感。我们也是69年离开我们“楼”的。但大概和一号通令无关。不知造反派那根筋没对,运动之初最动荡的几年没动静,到69年,反而将“走资派”扫地出门了。我们搬到工人宿舍。不过,除了前后两个院八户人家,是我们机关工厂的产业工人外,周围都是城市贫民。真正的贫民。都是建人民大会堂的搬迁户,属于虎妞祥子一类的“流氓无产者”。

这“民”,都是朴实的。我们住在“流氓区”,真正的流氓区。以前我们楼的小孩不是被他们劫,就是和他们打架。可是,我们搬进去之后,从来没有受过真正意义上的欺负。有比我们小的小孩,“欺负”我们,那能出的了什么边。比我们大的(都是“流氓”),从来不欺负我们。人家也是不吃窝边草。

除了我们两个院之外(产业工人就是产业工人),每个院都有多个人进过局子,被判过。我们前院,后窗对我们前窗,四户人家有三户有进去过的。其实,这些“流氓”,一点都不比别人坏。家里父母没文化,受教育少,一打架,就抄菜刀,不知深浅。这动铁为凶,就折进去了。

我们房们口,有一个“防空洞”,“战备紧时”挖的。当时,大冬天,好像比现在北京的冬天冷多了,一镐下去,只是一个白点。在这样情况下,和大家同样劳动,很快就成了他们的“自己人”。连出去的时候,都有人(大“流氓”)保护。

后来,“战备”松了,防空洞成了菜窖。一次我们下去玩,一个小孩向外一探头,正巧我父亲从房里出来,没想到下面有人,吐了一口痰。虽然并没吐到小孩身上,还是很抱歉的样子,对小孩连说:“对不住,对不住!”这个小孩,不仅没生气,还跟我说,你爸还跟我说对不起呢(北京话是说“对不起”),又新奇,又得意。虽然我们家当时还是黑帮,我还是黑帮崽子,还遭到比我小的小孩的欺负,我父亲还被他们某种程度上,或官方上认为是“坏人”,但可见他们内心深处对这些单位领导(西方中文报,就一律用“高官”相称了),这些有点学问,有点本事的人还是从心里崇拜的。我们的“民”真好,做了一点儿小官儿,千万别忘了他们。

在工人宿舍住了大概两年多。能记得住的是,林彪事件时,父亲已可以出差,一定是某种程度的解放了。是去上海,原定十一过后回来,突然在十一前就回来了。又过了不知道多久,也许一个月或几个月,记不清了,我一个堂姐,神秘兮兮地问我,“你看最近谁不出来了”?怎么启发,我也不知道。她说“林副统帅”。我说,“你别瞎说”。她急了,赶紧跟我解释,最后说,你爸十一前回来,就是专门来听传达的。慢慢我才信了。多少年过来,我父亲十一前回来的往事,我堂姐那神秘兮兮的表情和那个小院儿的背景,使我确认,我们在七一年底,还是住在工人宿舍。

尽管只住了两三年,我还是在那个“流氓区”把高中上完的。搬回来之后,是骑车去上学的。在学校,除了一些极个别的,这些小“流氓”还是比较乖或要求进步的。我们胡同里有一个有名的(有绰号的且叫的响的)“流氓”(当时的流氓,是以打架定义的,不是字典里的意义),在学校很积极,入了红卫兵,还是班干部。开始我就想,真能装呀!可这一装,就是几年,直到毕业。年龄长了,才知道,人都是向善的,谁不想进步,谁不想向上走!

还有一件趣事。尼克松来时,北京人民夹道欢迎,一夜之间冒出了几百万条裙子。那时人们不是时兴军装,就是一身蓝,街面上没裙子。在学校,机关,工厂,我们楼里,任何人能看得到的地方,只有长衣长裤。大家只是在最心底里,还藏着一点点“肮脏”的小资产情调---裙子,而且是互不知道,又相互默契的。大多数人,都是和外国记者一样,尼克松来时,才知道大家破四旧都不彻底,都留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尾巴。

可是,我不是这大多数人。我知道,每个女孩都有裙子,而且有好多条。感谢我们的邻居,劳动人民,真正的劳动人民。让我从小就有欣赏“美丽”的环境。我们胡同里的女孩,夏天一下学到家,全换裙子,文革中,一直没变。劳动人民,就是劳动人民,谁怕谁。只是,慑于环境,还是没有到学校穿的。女孩子,穿裙子也是有讲究,无论是打扑克,还是耍拐,裙子一律撩到大腿根。天气热时,用裙子作扇子,一扇一扇的,里边的小裤裤时隐时现。这时,作为男孩,你一定不能盯着大腿看,盯着看就轻则品行不好,重责成流氓了。但也不能不看,不看,这女孩的把戏就白演了。到了美国,发现这种把戏,世界相通。公司里的女孩,都和电影明星一样,衣服一律是上面两个扣子不系(男士不能如此),苏胸似露没露。同样的道理,男士一定要看,但一定不能盯着看。我自认为功夫到家,因为从小受过训练,还是挺招女孩喜欢的。

没边儿没沿儿,侃到这儿。挺喜欢作者的文章,我是看了前面的,有感。留下email:BeiJingRen@nj.rr.com,作者要是在美国,就联系一下,没准儿还能串串们儿呢。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中国为什么赶不上日本——问题和思考
2004: 北京美食街大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