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一件励志的真人真事 - 持续当了 52 年义工的 Peter Yam。
Peter 出生在曾经被称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那是 1942 年。在 15 岁的那一年,他加入了 St.John (圣约翰救伤队)的少青队,学习急救训练,并在同一年拿到了急救证书。大家可能都在影视作品中看过那样的场面:发生意外的现场有人需要救援,然而医护人员还没到场,人群中有人挺身而出表示自己是医生或者有救援资格的人士,随即对有需要人士施救。可见拥有紧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确实对于救死扶伤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专业医护人员并不足以应付日渐增加的民众需求,圣约翰救伤队在提供紧急医疗服务方面承担起很重要的辅助功能。Peter 经常作为圣约翰救伤队的救援队出现在香港大型活动的场所,在繁忙的街头,Peter和他的同伴们也随时随地进行急救任务,他说做得最多的是 CPR (心肺复苏术)。Peter 的泳术也很好,被他从水中就出的溺水者也有不少。无论是在校求学时期、进入职场到自己经营生意,Peter 一直坚持为圣约翰救伤队做义工。
九十年代中,Peter 移居新西兰,定居在奥克兰。1997 年,圣约翰救伤队正准备在奥克兰成立第一支华人少青团,具备急救课程讲师资格的 Peter 成为了少青团的导师之一。他还在周末开着救护车为各种大型活动作为驻场救援队。不仅如此,为了提高自己的救援能力,他还不断进修各种救援新技术包括 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并陆续取得相关的证书资格。
奥克兰活动救护车志愿者的工作,Peter 一做就做了十多年。在这段期间,Peter又加入了驾驶 St John 健康公车的志愿者团队,一周一天。Peter 爽朗地说:“我很喜欢开车,特别是大型车,这是一个既能帮助人又能够满足我开车兴趣的志愿者工作,我很开心。”
2012 年,Peter 已经到达古人所谓的“古稀之年”,但是他服务大众的热忱丝毫没有减退。 2103 年由于被诊断出患了前列腺癌才被迫停止了他的义工服务。经过 35 次 的化疗之后,Peter 重新回到圣约翰救伤队的行列之中。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这次只保留了驾驶健康公车的工作。2018 年,St.John 成立了“中文关怀电访员”项目,Peter 受邀参加这个项目,并担任奥克兰西区志愿者的小组长。
圣约翰救伤队(St. John Ambulance Brigade)隶属源起于英国的法定国际性慈善救援组织 聖約翰救護機構(St. John Ambulance)。聖約翰救護機構在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大部分都是志愿工作者,在新西兰的志愿工作者就有 8,500 名。新西兰的“关怀电访员”项目开始于 1994 年,服务方式是:致电关怀对象并进行友好的交谈,籍此了解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是否需要提供协助,先前服务对象只限于英语使用者。有鉴于奥克兰华人群体的需求,St.John 在 2018 年成立了“中文关怀电访员”群组,并在华人社区作广泛宣传,为有需要的华人朋友提供了一项新的服务。
半个世纪以来,Peter 把他相当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圣约翰救伤队的义工服务之中。在 2020 年 6 月的“全国志愿者周”会议上,Peter Yam 的奉献精神再次获得高度评价。他却谦虚地表示:我只是常常谨记 St. John 的座右铭“不分宗教,不分种族,不分贫富,全心全意为人群服务。”
(2009年,Peter Yam从St John 前守护人Blundell夫人获颁42年的服务证书)
(2019年,Peter Yam获颁服务St John 52年的证书)
(Peter Yam 和他心爱的 St John 健康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