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众生”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义——林伟
2009年09月02日 11:00:00 《学术研究》
一、佛教关于“众生”的基本思想
“众生”的梵文是sattva;音译为萨埵,《梵汉大词典》解释为“有”、“存在”、“实在”;在佛教经典中sattva被译成“众生”、“有情”。它在佛教的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具无明烦恼,流转生死于迷界的凡夫,包括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和天这些三界六道的有情识之生物,也称作六道众生。这里的“情识”指的是情感与意识。“众生”的通俗解释是指一切有感情、有意识的生物(包括人类在内)。
但是,关于“有情”与“众生”这两个概念。在佛教辞典中的说法历来不一。有观点认为“众生”是“有情”的旧译,如吴均汝的《佛教大辞典》就认为“有情”这个概念是唐玄奘以后的新译,之前被译作“众生”。因此“有情”即是“众生”。如果仔细阅读一下佛教辞典,人们又会发现“有情”这个概念,在佛教词典中还有一个与之相对的概念——“非情”或“无情”。指的是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没有情识的物质。因此,另一个观点认为“众生”意指一切存在物,是“有情”和“非情”(“无情”)的总和,这一解释比较接近梵文的原意。大部分佛教辞典则将“众生”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指的是“有情”或者说一切有感情、意识的生物,广义指的是“有情”与“无情”的总和。
佛教的“众生”概念从定义上来看并不复杂,但仔细考察佛教经典对“众生”的各种解释,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首先,所谓“众生”就是众缘而生的意思。在佛教看来,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此理称为缘起。《杂阿含经》说:“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日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摩诃止观》云:“揽五阴通称众生。”《大乘义章》认为:“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大乘同性经》曰:“众生者,众缘和合名日众生。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六人因缘生。”所谓的“五阴”是五蕴的早期译法。可见,在不同的佛典中都认为众生是众缘而生,是依“五蕴”因缘和合而生。既然众生依缘而生,众生也会由于因缘之分散而灭亡。佛经《大乘义章》云:“多生相续,名日众生。”《俱舍论记》日:“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摄死,故言众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众死。”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要经历生与死的过程。只有当众生除去了无明、烦恼的缠绵,达到了佛教的涅槃境界才能够跳出这种生死状态。没有生与死的状态,也就无所谓众生、众死的问题了。
其次,众生依据其生存状态分为两种: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凡是有情识的,如人与动物等,都叫有情众生,没有情识的,如植物乃至宇宙山河大地,都归为无情众生。
第三,一切有情众生都在三世六道中轮回。《妙法莲华经文句》有云:“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五道指六道中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所谓的三世六道是佛教建构的时空模式。“三世”即是指过去、现在、将来三个世界,每一住世界又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之分,“道”的意思是往来住所。阿修罗、人、天是善道,地狱、饿鬼、畜生是恶道。佛教认为,有情众生无一例外地要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无穷流转。同时,因为它们在三世中的“业力”的各不相同,决定了他们在每一住世界六道中的位置也不同,有情众生在不断重复经历三世的过程的同时在六道中不断轮回,所以称作三世六道轮回。所谓的“业”指的是有情众生之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它能招感苦乐染净之果,即果报,并以轮回到六道中的善道或恶道的形式表现出来。换言之,众生在前世为人道者、现世或许上升到天道,也可能下降到地狱道,来世则有可能轮回到阿修罗道或其他众生道。至于轮回到六道的哪一道,取决于众生的“业力”。众生在过去世所作的“业”决定了它在现在世轮回中的苦乐果报,现在世的苦乐是过去世的业报.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