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我的加拿大农民生活
很多来加拿大的华人朋友都喜欢自诩为农民,旅加三年后,我越加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也体会到了当农民的快乐。
我们刚来密市时租住的第一个房东是小丁夫妇。小丁告诉我说很多人到这里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不就是个大农村吗。是的,不论居民区,工业区还是商业区,这是个主要以一排排小平房,大平房,大平联房,大块绿地组成的城市,高层建筑屈指可数,的确很有农村的风范:一马平川啊。除了住在公寓和高级公寓的人们以外,大多数人居住在房子里,从一到三层不等。房子前面有草坪,后面就是独门的院子了。这的居民,不论你是否喜欢,都得在房前屋后种上草坪,树木当然还有各色鲜花,也有一些人,尤其华人朋友,喜欢在院子里搞块地种上蔬菜诸如大葱、韭菜、番茄、豆子之类,美其名曰“好玩”。这就更验证了这个城市象农村,或者居民象农民的说法。
我们租住的第二个房东老李一家,房子座落在弧形街道的转弯把角处,离左邻右舍都挺远,环绕他家大宅子的是一大片草坪,宋宋美誉其为草原。住把头的人家并不轻松,会有的不仅仅是“草原”赋予的感官上的愉悦,其劳动范围和强度都比别人要大了很多。那大一片地,春天得种花、施肥,夏天需剪草、浇水,秋天要收拾落叶、枯枝,冬天还扫雪、清路,路人打你家门前过,不仅不付买路钱,你还得小心别给他钱:如果他摔了一跤告你扫雪不当,那是一告一个准滴。所以,如果不以劳动为荣为乐,住把头的人自然就平生了不少苦恼。一个家能有这么多的“农业”工作,我和宋宋看着也头皮发麻,我们暗下决心,买房时坚决不买把角带草原的,当农民也就认了,千万别再升级当牧民,自寻烦恼。
在这里想不找农民都难。宋宋工厂的一个印度工友有一次对他说,诚你知道吗,我们在来加拿大之前,我们家有农业背景(agricultural background)。宋宋费了好大劲,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说你小
子不就是想说你原来是一印度农民吗,你说的这么复杂,我都快听不明白了。这个词是有些拗口,宋宋却十分喜欢起来,而且还随时随地准备发挥一下,到我这运用一次。我们家的后院有一小块地裸露着,大概原房主想种点什么。我们搬入后说要补上草坪,说了一年多了也没有行动过。今年我申请父母来探亲,这回宋宋急了,马上张罗补草坪。他说:要快,你爸妈都有农业背景,他们来了肯定要在上面种菜的,不能留给他们这个机会。种花、种草宋宋都跃跃欲试,唯独种菜,他嗤之以鼻:小农意识。即使当农民,也要当个大农、花农什么的,我们的朋友伟不是把MSN上的昵称都改为“花农”了吗,当个小农,多没时代感啊。我原本就属于夫唱妇随一类的,对老公的高论,只剩频频点头称是的份。于是我们买来草坪和牛粪土(当然加工过,没有原产物的形状和气味),宋宋先把整块地从上到下掘了一遍,我在这基础上,用把小锄头,把大块的土疙瘩都捣碎,然后均匀散布到各处,再铺上一层牛粪土,就等把草坪铺上去。宋宋看过后,对我的工作成果很满意,连连表扬:你果然有农业背景,这土平得很专业,很好, 是把田里好手。有了领导的肯定,那个农业背景的头衔戴着也就不大碍事了。
我和宋宋对当农民都没多大意见,只有女儿百般抵赖,说她本来就是城里人,现在也不当乡下老鼠。有了房子后,就得不停地收拾园子和房前的草坪。如果你很懒,草坪打理得不好,别人都不愿意跟你当邻居,小丁三年前说过的话依旧铿锵有声,字字是警言敲在我的心里。总不能让洋人不愿意跟咱华人当邻居吧,这可是国格问题,我等马虎不得。每天收工后,忙完嘴巴,我和宋宋就扛着农具一头扎进园子,忙上个把钟头。我们家大小姐自是不会参与这类敏感性的工作,怕一不小心被扣上“小农民”的帽子。漫长的冬季终于过去,宋宋种的花开始一拔拔地开放。宋宋说,湖老湖,这是他对我的尊称,有时他也根据不同的心情叫我“老虎妈妈”,从4月下旬你就可以看到花了,咱家的园子第一批开花的是郁金香,有红色、粉色、紫色、黄色等等,然后就是勿忘我,再后是不知名的小黄花、大紫花、爬墙的红花、一年生的矮牵牛、风仙花等草花,再之后就是牡丹,玫瑰….很多花都要开上一个夏季呢。去年你在上海没怎么看到,今年就等这瞧吧。
人们都说来加拿大后夫妻感情容易变好。在这里人们没有太多的家外应酬,夫妇除工作之外总是无可奈何地呆在一起,集体行动,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你剪草来我浇水,你种花来我施肥,协力过好每一天农民一样的生活。比起宋宋以前给我起的雅号:小番薯,老玉米等,现在他赠给我的显然上了一个档次,总算与农产品类脱离了干系。这也是夫妻感情加深的一个佐证吧。
当农民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把农民当好。有谁说过类似的话否不得考证,不过我知道这门学问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努力研究。女儿肯定不屑一顾,她忙着她的律师梦。等她真的成功了,我就再提笔,写上一篇“一个农民家出来的律师”或“一个有农业背景的律师”等等,做为我的农民生活的又一个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