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物竞天择:爱国文化战胜汉奸文化
送交者: suibian2009 2012年07月09日09:30:03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平原上能不能建根据地?似乎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抗战初期,

这个问题却让大战略家毛泽东想破了头。

看过电影“平原游击队”的人,大多会认为能。起码李向阳的数

十土老帽就全歼了皇军松井中队。可演个电影容易,消灭几十鬼

子就难了。林彪的百战精英,打得呼哧带喘,也只杀了几百日本

后勤兵么。

日本部队可不是吃素的。在日本部队洗澡,地位高的不洗谁都甭

沾水。为此日本驻华北总司令岗村宁次大将特别下达军令,各级

长官行军到达驻地之后,必须尽快洗澡,以便下面的各级可以早

些洗。为什么?因为上级洗澡时下级必须伺候,烧水,添水,搓

背,倒脏水等活计,由级别低一些的承担。天皇不能给下等兵搓

背,否则礼数就乱了。礼数一乱,等级就不复存在,军队就会瓦

解。

平型关一役,日军无一人投降。道理跟洗澡一样,得讲顺序。松

井中队长不投降,下等兵自然不能。故在二战中,在天皇投降之

前,各战场的日军基本上没投降的。天皇一投降,日军刷地一片

都投降了。

可是,经常洗澡的这一支军队,竟然让脏兮兮的李向阳给歼灭了

。聂荣臻建立了几十个县的政权,轰轰烈烈地开征抗日公粮。日

军打地盘,共军坐收,吃胖了之后,再去袭击日军。这实在太合

算了。

不过要坐吃,必须有本事建立根据地。

平原建根据地的基本条件,首先是日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占领广大

的面积。小国寡民,资源有限。纵然是块铁,能打几个兵?一百

万军队攻几个城堡是可能的。但攻下华北大平原则完全是另一回

事。

撒一把盐不可能把湖变成海。

面积也是一种战力。小国打大国,最大的痛苦就是被面积稀释战

力。法国打俄国,德国打苏军都是这样的例子。德军大量杀伤苏

联军队,伤亡比例达到115。但是,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就成了

强弩之末,终于不能穿透鲁缟,就是因为德军这把盐被俄国面积

的湖水稀释了。

为了克服小国寡民的弱点,日军在东北修路。打开地图,立刻注

意到东北铁路密集。这都是日本人之功。他先确保交通线,建立

足够的机动能力,然后消灭抗联。

抗联司令杨靖宇身高一米九,双手使枪,在雪地上行走如飞。日

军无人能敌。最后是以一支500人的讨伐队,以5001的绝对优

势兵力消灭了他。这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军能迅速运送和集

中兵力,造成局部的战斗优势。

在河北日军采用的策略,也是建立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用强大的

机动能力弥补兵员的不足。百团大战的大破路,目的就在取消日

军的机动能力。此计由彭德怀首先提出,刘伯承,聂荣臻,邓小

平负责组织和实施,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同时破路,把

日本人的交通线切成了无数段。

有能力看到,抓住,并且戳中对方的死穴,这是一流的人才,一

流的眼光,一流的民众和军队组织能力。

共军在平原上建根据地的成功,更重要的因素是文化。这个因素

跟共产党无关,是祖宗的遗产。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软弱的文化,

中国被外族占领过好几次,汉奸比比皆是。这不错,但是中国人

最终每次都把外族给打跑了也不错。

在中国,爱国的文化是取胜的文化。根据自然选择原理,必然在

长期的竞争中,淘汰不爱国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下,中

国人有很强烈的反侵略情绪。这造成了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最深

厚的条件。

华北自古就出侠客和壮士,喜欢玩枪弄棒。几千年爱国文化浸润

的民众和土地,形成了悠长而强悍的潜在战力。

这种战力仍然只是一种潜力,需要第三个因素,组织因素。这就

看共产党了。而共产党确实有这个本事。他搞了一个东西,叫武

工队。顾名思义,其主要任务是“工作” ,而不是打仗。什么工

作?就是宣传,组织,武装民众。几个乡下佬往地里一站是乡下

佬,排成一列,就成了县大队了。这就叫组织。

共产党在几百万人口撒几千粒豆,迅速发展出几十万军队。这是

本事。

毛泽东在二几年曾经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详细讲解发动

农民的办法。然后他又办了几期农民运动讲习班,对于组织和宣

传民众,特别是农民,有过极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而刘少奇有

组织矿工的经验。故抗战时,他们制定的策略,叫“放手发动群

众,壮大人民力量” 。

有本事组织工人农民就很不得了,因为这是中国最广大的人口。

而共产党还有组织知识分子的本事,这件事由周恩来办。抗战时,

共产党麾下的大知识分子有鲁迅,田汉,冼星海,郁达夫,沈雁

冰,郭沫若等,小知识分子则包括江青,叶群,起码提供了足够

的压寨夫人。

当时苏北的陈毅,带了几条烂枪出山。很快就发展了数千兵。再

过几日,已经发达到数万,当初的花子兵,无一不成了带兵官,

连马弁派出去都是个支队长。

再厉害的将军打仗,只能越打人越少。可共军却有本事越打越大

。这里的诀窍,组织,宣传,政策而已。所谓政策,就是有足够

的辅助措施,让组织起来的人死心塌地地给你干。共产党的减租

减息,军属代工,都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华北出现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地主和乡绅出钱出枪,农民

出力,共产党领着,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扭抗日秧歌,日本人在炮

楼子里瞪着大眼看,不敢出动。

共产党的说法,这就叫群众工作,基层政权工作。有人看不起陈

毅聂荣臻,说他们没打什么大仗。特别陈毅,让国军打得落花流

水,毛泽东凭什么把他放在名将粟裕之上?说这话的人看低了毛

泽东。因为实际上,建根据地和政权工作甚至比打仗还重要。而

陈毅和聂荣臻,都是这方面的大专家。陈毅一个中学生,自然没

有指挥大战的本事。但他的一手臭棋却收服了江苏的大地主,让

他自愿把钱拿出来。聂荣臻虽然不是战将,却成功地建立的大片

的冀中根据地。而抗战时期是发展时期,不是打大仗时期。陈,

聂建立根据地的本事,比打仗要重要的多。

这就是为什么粟裕宁把司令让给陈毅的原因。威信摆在那,打仗

只是共产党取天下多种专业技能中的一种。

共产党内的地位是按人口排的,谁能组织人口多,谁的官就大。

毛泽东能组织农民,毛泽东当第一把手。刘少奇能组织工人和资

本家,他当第二把,周恩来能组织知识分子和文学青年,他当第

三。

抗战开始时共军有三万来人,一个个饿得半死。抗战结束时,共

军已经有几十万正规军,一百万等待升级的土八路,一个个都吃

得又胖又壮,摞胳膊挽袖子,要跟蒋委员长叫真。

这全是陈毅,罗荣桓,聂荣臻之功。

毛泽东在抗战初期认为平原是不可能建立根据地的,或者是很困

难的。为此他给共军制定的方针是:山地游击战。如果按照毛泽

东的策略,其结果将跟抗联一样,覆灭。因为,共军最大的问题

是军粮,而军粮只产于平原。山不过是个比较大的掩体,只能用

于藏身。靠掩体是无法得天下的。故自古争天下者,必须逐鹿中

原。中原有可再生的,最重要的战争资源,粮食。中共抗战期间

,仅仅华北就给山里的八路运送了一千九百万吨粮食。

毛泽东提出“山地游击战”方针,犯了过于谨慎的错误。在红军

时期盘踞在井冈山等山区是正确的。那时的主要任务是保存红军,

谈不到在平原立足。当时红军的战斗模式,可以称为“下山劫掠”

模式。平时在山上吃红米饭南瓜汤,吃光之后即须下山抢粮。为

此奔袭了井冈山周围的大量县份。朱德的扁担挑军粮都挑出了名。

但是抗日时期是大发展时期,前面让日本人挡着国军,共产党再

采用这种策略就太消极了。毛泽东之所以犯这个错误,跟他是南

方有关。对北方庄稼缺乏了解。南方稻子藏不住人。但是北方的

高梁和玉米完全可以隐蔽大部队。夏天一到,风吹的哗哗响,部

队行动很凉快,渴了有甜瓜可吃,累了打瞌睡还有庄稼遮阴,这

就叫青纱帐。

在这个青纱帐之上,还有一层更大的青纱帐,就是人民。共军在

这青纱帐之中,如鱼得水地成长,壮大,撒豆成兵,终于夺取了

全国的政权。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孟什维克:有两部越南片子很好看
2011: 好书推荐:《性别的战争》第一章战地素
2010: 西方有几件事很好,信用制度,互联网,
2010: 老华侨们的法律知识极度欠缺啊,连西老
2009: 中国人,你什么时候才能让人看得起?
2009: 大家注意,共党不仅给少数民族分数优惠
2008: 去年在俄勒冈拍的两张逆光
2008: 是不是有点过了----新闻中心给记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