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邪與正的辨識
送交者: nQQQQQ 2005年01月05日12:58:15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九

當時如來,對阿難請求開示的,都已一一分別解說開導,將要離開法座時,卻又於師子床,攬七寶幾,迴轉如紫金山一般的丈六金身,再度任椅,普告大眾及阿難說:

「你們這些有學、緣覺、聲聞,今天已經捨棄小乘,回心向大菩提的無上妙覺,我也為你們宣說了真實的修法;但是你們尚不認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中的微細魔事,當魔境出現的時候,你若不能辨識,難免以邪為正,將妄作真,原是要將定水,洗除心垢,既不識魔境,縱慾洗心,自亦不得其正,就難免要落於邪網了。

或是你自身的陰魔,或是外來的天魔,或為鬼神所附著,或遭魍魎所支使,這些魔境現前時,心中若不能辨認,必然認賊為子;或自以為已證聖果,未得謂得,或認魔為聖者,不惜以身命供養。

又於其中,得少為足,例如證四禪的無聞比丘,僅修無想定,不求多聞,只報得四禪天,卻妄稱已證小乘聖者阿羅漢果。等到天上福報已滿,想心又起,衰相現前,他不知自己本就不曾證聖果,反謗阿羅漢也身受後有,認佛說阿羅漢不受後有,是騙人的妄言,因謗佛謗法,墮入阿鼻地獄。你現在應當專心諦聽,我今為你仔細地分辨。」

阿難當即站起來,和會中有學等眾,都歡喜地向佛頂禮,俯首恭聽慈誨。

佛告阿難,以及大眾說:「你們應當知道,這充滿惑業的有漏世界中,十二類眾生,他們本具的妙明覺性,清淨圓滿的心體,與十方諸佛,並沒有兩樣,也毫無差別。

為何眾生又不是佛呢?這是由於你依從無始以來的妄想,迷失了本有真理的過咎,因為愚疑妄想,不能如實認知真如法性,不覺心動而生愛著,由於妄染愛著,於是化本來的一真心體,而為真妄和合的阿賴耶識。再依它所產生的業識,發而為能見的見分;能見既是妄,所見自然沒有一真,致使本覺真心,完全成為晦暗的頑虛,以妄見對頑虛,轉覺迷惘,由是而起化除迷惘的心念,因這化除的心念,相續不息,乃於空中,妄見色相,由此而產生了虛妄的世界。當然;這十方微塵數的國土,都不是清淨無漏的真實世界,皆是由迷頑妄想而建立了。

你當知道,這無邊無際的虛空,是你認為最大的了,若是將這虛空,置於你本覺真心之內,就好像你現在所見的太空中,飄起一片浮雲,不但太渺小,也太虛幻。假若你們之中,能夠有人,發現本有的真心,返本歸元,這十方晦暗的頑空,尚且會完全消失,何況這頑空中的虛妄國土,豈有能保全而不壞滅的?

你們修習禪定,嚴飾三摩提的,不論行、住、坐、臥,都能亡塵照理,在這理境中,不昏沉、不散亂,能與十方菩薩,和一切無漏的大阿羅漢,心精相通而穩合,混同一際,即當處湛然,虛空銷殞。

一切魔王,以及鬼神與各凡夫天,見自己所居的宮殿,無故崩裂,大地震坼,水中的河神海怪,地上的山神土地,飛空的大力鬼王,飛行夜叉等天神鬼怪,沒有不驚惶的。惟下界凡兼,昏昧無知,不能察覺這些變遷差訛罷了。但這些天神等,都已獲天眼、天耳、神足、宿命、他心等五種神通,只是沒有得漏盡通而已,因為有漏的煩惱習氣未除,自然留戀塵勞,怎麼肯讓你摧毀它安居宴樂的宮殿。所以當你修習三昧正定的時候,這些鬼神,各種天魔外道,魍魎妖精,都要來擾亂你,希望破壞你的禪定,它們方能安居宴樂。

雖然有這些魔亂,但不必畏懼,這些魔怪,因無故摧裂它們的宮殿,懷著滿腔憤怒而來,究竟是塵勞中物,所起的邪妄行為;而你所修的妙覺心中,本具正定,邪不敵正,以生滅的憤怒邪行,欲壞真常心中的正定,恰如以風吹光,將刀斷水,雖欲加害,卻不了相干。你如准湯,它如堅冰,暖氣漸漸鄰近于堅冰,堅冰不日消溶,徒恃五通神力,終同過客,不能久留。所以能夠使它們達到破壞戒律,擾亂定心的目的,還是由於你心中的五陰主人;主人若迷,認賊為子,客則乘隙而入,方得為惱為亂。如果主人當處禪那,惺惺不昧,覺悟其非,自然不受其惑,那麼它們的神通魔力,就奈何你不得了。由於陰境消除,而入於大光明藏;但那些邪怪,都是稟受幽暗的濁氣以成形,而明能破暗,它們一接近光明,自然魂飛膽落,消聲隱跡,如何敢強留而擾亂你的禪定。若是五陰主人,自不能明辨它們是魔,又不能覺悟那非善境,那麼必被五陰所迷惑,對當前的虛幻境相,妄起欣厭愛憎,這樣一來,你阿難必為魔子,凡所修為,都是魔業,終至成為魔人,墮入魔類。

如魔登伽女,本是很渺小而下劣的,她當初以先梵天咒咒你,不過使你破壞佛所制定的律儀,在八萬細行中,只毀你與女身相觸一戒,雖曾經缽吉蒂淫躬撫摩,由於你的心中清淨,幸不曾毀壞戒體,尚不至於淪溺於苦海。這種陰魔現前,卻是要毀你的法身,斷你的慧命,使你寶覺全身,俱遭淪墮。如宰官大臣,忽犯王法,抄家削職,輾轉飄零,無可哀救,豈可不自警惕。

阿難!當知你坐修道的壇場,反聞自性,心不流逸,虛明、融通、幽隱,以及微細精想等念,自然銷落,這些雜念若能除盡,就再沒有這些心念的相狀,一切時中,惺惺不昧,了了常知,這離諸念的精明之體,不因動靜而移易,憶忘如一,正當住於這離念精明之處,便可入圓照三摩提。然因定力不深,乍入理境,尚為色塵所覆蓋,就如明眼人,處大幽暗室中一樣,雖說六精之性,妙淨明心,本來圓滿遍照,但因色陰未破,心光未發,見處皆是一片黑暗,沒有光明,這就名為色陰區宇。

若到定力功深,心光獨耀,黑暗全消,就是肉眼所見,無不明朗,雖不能圓見三千大千世界,然已十方洞開,皆成光明世界。這時內觀五臟六腑,外觀山河大地,無不清清楚楚,巨細分明,這就名為色陰已盡。色陰既破,這人就能夠超越劫濁,到此再觀色陰之所由,方知是由堅固妄想以為根本。

阿難!在這色陰區宇之中,精研妙明之時,妄想不起,定力增強,於是四大(地、水、火、風)虛融,如雲如影,不再密織而成堅實。頃刻之間,這色身就能穿牆透壁,無所障礙,這名為心光發露,流溢於當前根塵堅實之境;是由於定力的逼使,暫得虛融之相,稍懈即失,並非聖者所證。如果不作聖境想,生歡喜心,名為善境界,若作證聖果解,就會墮入群邪陷阱,受其欺誑簸弄,漸成大害。

阿難!復以這禪定心,精研妙明之時,反聞功深,光明內照,身中瑩徹,是人忽然於自身內,拾出蟯蛔等蟲,而身體完好,毫無毀傷,這就名叫心精妙明;流溢於形體,使五臟虛融,四肢透徹。這不過是精研功行的逼拶,暫得身內瑩徹,並不是聖者所證。若不作證聖果想,生歡喜心,名善境界;若作證聖果解,就會落入群邪的圈套,受他們惑亂,必遭其害。

又以這禪定心,精研內身外境,定力增勝,這時魂、魄、意、志、精神等,除卻能感受的身體,不改常態外,其他皆交相涉入,互為賓主,會忽然聽到空中有說法的聲音,或能聽到十方,同時宣說微密妙義。這是因為精與魄等,遞次互相離合,成就的善因種習,暫時的顯現,並不是聖者所證。若不作證聖果想,生歡喜心,名為善境界;若作證聖果解,就會被群邪所惑亂。

又以這禪定心,澄淨獨露、皎然瑩徹,心光明照,遍見十方,皆成閻浮檀金色,各種眾生,都化為如來。這時會忽然看見毗盧遮那佛,踞坐於天光台上,受千佛圍繞,百億國土,以及蓮花,也同時出現。這是因心魂靈悟所染的習氣,由於心光研明,故能照諸世界,這不過偶然發露,暫得這種特尊身相,並不是聖者所證。若不作證聖果想,生歡喜心,名為善境界;若作證聖果解,便會被群邪所惑亂。

又以這禪定心,精研妙明的聞性,不斷的觀察,抑按降伏自心,制止超越,這時會忽然見到十方虛空,皆成七寶顏色,甚至百寶顏色,雖色彩各異,但同時遍滿虛空,互不相礙,青黃赤白,各各保持純色。這是抑制的功力過強,暫時所現的幻象,並不是聖者所證。不作證聖果想,生歡喜心,是善境界;若作聖果解,便會被群邪所惑亂。

又以這禪定心,因精研窮究而澄寂明徹,心光凝然,不因明暗而變易擾亂。這時會忽然於黑夜中,或暗室內,也能見種種物件,和白天一樣,而暗室中物,一如往常,亦不會消失。這是心光細密,見也精明,所以能見幽察微,但這是暫時的發露,並不是聖者所證。若不作證聖果想,生歡喜心,名善境界;若作證聖果解,便會受群邪惑亂,身受其害。

又以這禪定心,反聞自性的功深,內身外境,一片虛融,忘身如遺,四肢忽然如同草木,火燒刀砍,毫無感覺;火燒不熱,刀割其肉,也像削木頭一樣。這是諸塵並銷,排遣四大(地、水、火、風)性,一向反聞,既專且切,純覺遺身,偶然如此,並不如聖者所證。若不作證聖果想,生歡喜心,名善坑界;若作證聖果解,解會為群邪所惑,將蒙其害。

又以這禪定心,窮極欣厭,成就清淨,淨心觀照之功,到達極點,因而淨極光通,會忽見十方大地山河,皆成佛國,七寶具足,光明遍照;又見恆河沙數諸佛,遍滿空界,宮殿樓閣,莊嚴華麗,無與倫比。下視地獄,上觀天宮,毫無障礙。這是由於聽說淨穢二土,隨著而起欣上厭下的凝想,日久想深,今於定中,偶然影現,雖似實境,仍同幻化,並不是聖者所證。若不作證聖果想,生歡喜心,名善境界;若作證聖果解,便會被群邪惑亂。

又以這禪定心,窮究至極深遠之處,色境已不能為礙,會忽遙見遠方的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歷歷分明,或聽到他們交談共語。這是禪定心中,被功夫迫到極處,致令心光外射,故多能隔物可見可聞,然這只是暫現光景,並不是聖者所證。若不作證聖果想,生歡喜心,名善境界;若作證聖果解,便受群邪蠱惑。

又以這禪定心,窮究到至精至極境地,行者見自身作善知識,形體也隨時變易,或作佛身、或化菩薩,無緣無故,作種種變遷,煩刻不停。這是心中本含藏有魑魅邪妄種子,今以防心不密,定中發現,原屬虛妄不實;或是天魔乘隙進入行者心腹,把持他的心神,無端說法,並啟發他的狂慧,使通達高深的理論,這完全是魔力使然,並不是自己真正心得開悟。若不作證聖果想,魔事自然消歇;若作證聖果解,便會被群邪所惑,無可哀救。

阿難!以上所說,禪那中所現的十種境界,都是行者於色陰中,見理不曾透徹,正定沒有達到精純,不過是禪觀與妄想,兩相交戰於心中。眾生純頤,迷昧無知,不自惴度思量,我乃博地凡夫,怎能忽然獲得這等聖賢境界?遇到這種暫現的因緣,迷昧不能辨識,反而心生歡喜,自以為已登聖位,這是未證言證,未得言得,成大妄語,致墮無間地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不得出離。

你們當依照我的教誨,於如來滅度以後,將來在末法時代,宣說這些道理,令正修行人,知所警惕,不要使天魔外道,有機可乘,為害行者;應當予以保任維持,庇護真正的修行人,使能漸次證入,以成無上菩提道果。

阿難!凡不為以上十境所惑的善男子,繼續精進,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的堅固妄想若除,四大即消,前所見的幽暗,到此遍成光明,可親見諸佛心地;不過如見鏡中像一樣,似得其體,但不能稱體起用,因心雖出礙,但身根猶存,還是有感受的執著。就像人遭受魘魅,雖然見聞清楚,心裡也明白,可是力不從心,四肢不能動彈,這就名為受陰區宇。魘咎若停,就沒有所執受,這心就能離開身體,反觀自己的面貌,去住自由,不再有所留滯與障礙,是名為受陰盡。到了這般境地,這人就能超越見濁。返觀受陰的來由,原是感受前境,虛以發明,以顛倒妄想為根本。

阿難!彼已破色陰的善男子,在這受陰現前之中,得大光明,心中悟知,一切眾生,皆本來具有這般光明妙理,與佛無異,卻因迷妄,枉受輪迴之苦。於是自責自咎,恨未能早悟,化度眾生,因用功太急,於這用心過分之際,忽然發起無窮的悲心,遍觀水陸空行一切眾生,乃至蚊虻,皆如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這固然也是同體大悲,但這是由於功夫抑摧過分而發,不同於聖人證得的同體大悲,若能即時覺悟,就不會成為過咎。覺了就不會為此境所迷,這種悲憫情緒,自然會漸漸消失。

若是作聖者所證解釋,自以為與佛所證的同體大悲一樣,悲憫不止,就會有悲魔,潛入他的心腑,控制他的神識,使心不由己,見人就悲傷流淚,啼哭不休。因失卻正受而成邪受,定當從此沉淪墮落。

阿難!又彼禪定的諸善男子,見色陰已經消失,受陰明白,出現一種虛明的境界,因而勝相現前,如見佛心等,從前雖然聽佛說過,心即是佛,到底不曾親見,現在色陰既盡,於虛明中,親證實見,不禁感激萬分,因過分感激,忽然產生無限的勇氣,心意非常猛利,志齊諸佛,以為三大阿僧只劫,一念之間,就能超越。這是用功太過,急而越理的暫時現象,並不是聖者的實證境界,若能悟知尚為受陰所覆,依然反照自性,勤修本定,就不會成為過咎。覺了就不會為此境所迷,久而自然消歇。

若作聖境解,就會有狂魔,乘機潛入他的心腑,控制他的神識,使心不由己,逢人就自誇己德,傲慢無比,在他的心目中,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因而失卻正受,妄起各種邪見,定當從此沉淪墮落。

又彼禪定中的諸善男子,見色陰已經消失,受陰明白,呈現一片虛明的境界;向前進,受陰未破,沒有親證的新境相;向後退歸,色陰已盡,又失故居。在這關鍵的時刻,若能定慧等持,尚不至有所失誤;然而卻又定強慧弱,智力衰微。在進退兩難之際,墮在這二念之中,以致前後皆迷,回然一無所見,心中忽然產生一種如大旱望雨,如渴待飲的急迫之感,於一切時中,憶念這中墮之境,不敢散亂,以為這就是辛勤精進之相。不知道這名修心,偏於定力,沒有智慧相濟,自失方便,若能悟知定強慧弱,捨棄沉憶,使定慧等持,就不會成為過咎。須知這並不是聖者的實證境界,兩頭坐斷,中亦不存的光景。覺了就不會為此境所迷,日久自然消歇。

若作聖境解,就會有憶想魔,乘機潛入他的心腑,控制他的神識,使心不由己,日夜懸心一處,因失卻正受,永遠沒有智慧自救,定當從此沉淪苦海,墮落惡道。

又彼禪定中的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失,受陰明白,呈現一片虛明,智慧超過定力,過分珍重自己的所見所證,因見心佛一如,自性本來是佛,常以所見所證,縈繞心中,懷疑己身,就是盧舍那佛,不假修成,以少有所得為滿足。這名為用心有偏,定力微弱,忘失了恆常審察,致陶醉於自己的知見中。若能悟知,這時所見,如鏡中像,尚不能稱體起用,依然進修本定,就不會成為過咎。這並不是聖者實證的境界,若自作聖境解,戀著不舍,以盧舍那佛自居,迷不知返,就會有下劣的自滿魔,乘機潛入他的心腑,控制他的神識,使心不由己,見人就自誇稱,我已證得無上菩提第一義諦。因失卻正受,定當從此沉淪墮落。

又彼禪定中的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失,受陰明白,呈現一片虛明景象,但尚不能發揮妙用;色陰既破,原有的心又忘失,瞻前顧後,兩失憑依,自然產生一種艱危險阻之感,心中忽然有無限的憂愁焦慮,如坐鐵床,如飲了毒藥,煩躁不安,簡直就不想活了,以至常求別人結束他的生命,希望早得解脫。這是修行人,對當前的境相,失去了智慧的觀照,以致產生過分的恐懼,若能悟知這是幻境,不須理會,忘卻憂急,就不會成為過咎。這原不是聖者實證的境界,若自作聖境解,戀著不舍,就會有一分常憂愁魔,乘機潛入他的心腑,控制他的神識,使心不由己,重則手執刀劍,自割身肉,樂求速死;輕則常懷憂愁,遁入山林,逃避現實,不願見人。因失卻正受,妄起邪見,定當從此沉淪墮落。

又彼禪定中的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失,受陰明白,呈現一片虛明景象,行者在這清淨虛明之中,心安神定,忽然會產生無限的歡欣情緒,心中的喜悅,不能自止,這就名為輕安,不過是定心成就的暫時現象,因缺乏智慧觀照,故不能自制;若能覺悟,就不會成為過咎。這原不是聖者實證境界,若自作聖境解,戀著不舍,就會有一分好喜樂魔,乘機潛入他的心腑,控制他的神識,使心不由己,見人就笑,常於街頭、路邊,自歌自舞,任情放縱,自以為已得無礙解脫。因失卻正受,妄生邪見,定當從此沉淪墮落。

又彼禪定中的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失,受陰當前,呈現一片虛明景象,即自以為妄惑已盡,圓證一真,忽然無端起大我慢,對於不如我的,固然以己為勝;即與人等,亦自以為比人強;對於尊勝的也以自己更尊勝,本不如人,卻自以為勝人;未得說得,以劣為勝,自本全無德行,卻自以為有德,對勝他太多的,又自甘下劣,不求見賢思齊,反而傲慢不敬;這些輕慢的心理,同時齊發,十方如來,都不放在心,佛果以下的聲聞、緣覺,更不放在眼裡了。這只是唯見己靈的尊勝,而缺乏自救的智慧,若能悟知法性平等,沒有高下,尚不敢輕慢眾生,何敢輕慢聖賢,於是慢心自歇,就不會成為過咎。這原非聖人的實證境界,若自作聖境解,戀著不舍,就會有一分大我慢魔,乘機潛入他的心腑,控制他的神識,使心不由己,不禮敬塔寺,摧毀經像,常向檀越善信宣說,像是金石土木雕塑的,經不過樹葉或絹帛所寫的文字。我這肉身的真常活佛,你們卻不恭敬禮拜,反去崇拜金石土木,實在是顛倒愚疑。有深信他的,也就跟著他毀經碎像,埋棄地中,疑誤眾生,必入無間地獄。因失卻正受,定當從此沉淪墮落。

又彼禪定中的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失,受陰當前,呈現一片虛明,親見如來心地,於精明中,圓悟精明的理體,得無掛礙,無不隨心順意,感到無限輕安,於是自言已成聖果,得大自在。不知道只是在精明之中,圓悟精理的智慧,獲得輕安的清淨境界,暫泯精重塵相而已,偶然豁悟,何可自滿不前?若能覺悟,但依本修,就不會成為過咎。這原不是聖者的實證境界,若自作聖境解,戀著不舍,就會有一分好輕清魔,乘機潛入他的心腑,控制他的神識,使心不由己,以為功行已滿,福慧具足,不再求進修;這等行者,不肯親近善知識,勤求開示,多會成為無想天中的無聞比丘,未證言證,等到臨命終時,受生相現,致使眾生疑佛法的不足信,因而毀佛、謗法,斷菩提種,墮阿鼻地獄。因失卻正受,定當從此沉淪墮落。

又彼禪定中的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失,於十方洞開的虛明中,瞭然無礙,觀受陰虛明的體性,朗然顯現,無一物可得,心中忽然產生一種空淨的感受,永遠沉醉於空明寂滅中,致否定因果,一向入空,淨空的心念現前,由是而產生斷滅見解,若能覺悟這淨空,並不是究竟的真空,仍向本定進修,就不會成為過咎。這原不是聖者的實證境界,若強自作聖境解,戀著不舍,就會有空魔,乘機潛入他的心腑,於是執空謗戒,說嚴持戒律的人是執著,是小乘;菩薩悟一切皆空,有什麼持戒犯戒可說;並常在正信三寶弟子的面前,飲酒食肉,廣行淫穢,因受魔力的役使,能以各種巧妙的說詞,掩飾他的破戒惡行,使人信而不疑。魔鬼的心,潛居他的心腑日久,薰染亦日深,甚至吃屎飲連,和飲酒食肉等,以為淨穢皆空,破壞佛制的戒律威儀,以錯誤的言行,導人入於罪惡的淵藪。因失卻正受,定當從此沉淪墮落。

又彼禪定中的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失,受陰現前,常細玩味虛明的體性,貪著不舍,深入心骨,心中忽然產生無限的愛欲,愛到極處,情動於中,欲境當前,狂難自製,便成為貪慾,這是由於對安順的定境,愛入心骨,沒有慧力以自把持,致誤入諸淫慾;若能及時覺悟,不貪著當前的定境,仍依本定進修,就不會成為過失。這原不是聖者的實證境界,若強自作聖境解,迷戀不舍,就會有欲魔,乘機潛入他的心腑,使說淫慾,就是菩提聖道,自己常行淫慾,又教別人行淫慾事,不分僧俗,平等行淫,說行淫的人,名持法子,因仗鬼神的魔力,能於末法時代,攝受凡愚婦女,以供淫樂,其數至百,輾轉勾引,或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而至於千萬的。欲魔一旦心生厭煩,離開他的身體而去,神通既失,本來又沒有威儀德行,平時欺騙良家婦女,罪行暴露,當難逃國法的制裁。因疑誤眾生,後必入無間地獄,失卻正受,定當從此沉淪墮落。

阿難!如上面所說的十種禪那境界,都是受陰未破之時,理欲交戰之際,互為勝負,而產生的勝劣各種境相,原不過偶逢乍現,見勝相,固不必喜,逢劣相,也不必憂,自然無咎。但眾生頑迷,逢此因緣,迷而不識,自言已登聖境,成大妄語,當墮無間地獄。

你們當謹記如來的教誨,在我滅度之後,傳示末法時代的修定眾生,使皆能了悟這些道理,不要讓天魔有機可乘,要保持他們的真心,庇護他們的禪定,使漸次進修,以成無上佛道。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填詞幾首
2004: 中文詩欣賞: 滿庭芳
2003: 亂談
2003: 我的豐富多彩的愛情生活
2002: 羅大佑的音樂歷程(1)
2002: 羅大佑的音樂歷程(2)